內容簡介
《張光年文論選》收錄作者的文藝評論31篇,共分三輯。第一輯為作者1935~1944年的文藝評論,包括《論所謂“中國本位木刻”》《文藝的民族形式問題》等重要作品。第二輯收錄作者在1951年至1963年問的評論文章,其中的《誰說“托爾斯泰沒得用”?》等文章至今仍有其獨到的價值。第三輯主要為1976年後的評論文章,反映了作者對於中國當代文藝的新思考。這些文章基本囊括了作者近70年文學生涯的文論精華。《張光年文論選》使用的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版本。
作者簡介
張光年(1913~2002),筆名光未然,湖北光化(今老河口市)人。詩人、文學評論家、文藝活動家,愛國歌曲《五月的鮮花》、組曲《黃河大合唱》的詞作者。主要著作有《五月的鮮花》《江漢行》等,論文集《戲劇的現實主義問題》《風雨文談》等。
目錄
第一輯 1935-1944
論所謂“中國本位木刻”
藝術家的反省——界外人語(一)
談談藝術教育——界外人語(二)
“不急之務”——界外人語(三)
“藝術家”——界外人語(四)
戲劇教育
什麼是戲劇運動?
戲劇的二元性.
論選擇劇本及其他
文藝的民族形式問題
宋詞引論
詩的美學尺度
第二輯 1951-1963
與老舍先生談《方珍珠》
戲曲遺產中的現實主義
滇劇《闖宮》中的人物描寫
藝術典型與社會本質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存在著、發展著
在新事物面前——就新民歌和新詩問題和何其芳同志、卞之琳同志商榷
誰說“托爾斯泰沒得用”?
題材問題
關於戲劇語言的雜感
《膽劍篇》的思想性
“共工不死”及其他
第三輯 1976以後
駁“文藝黑線”論
從詩歌問題說開去——在《詩刊》詩歌創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短篇小說的大豐收——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發獎大會開幕詞
主要問題是創造典型人物——在長篇小說座談會上的發言
文學刊物的特色與社會主義文學的獨創性
研究古代文論為現代服務——在《文心雕龍》學會成立大會上的談話
《劉子集校》值得一讀——在《文心雕龍》學會第二屆年會上的談話
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學在闊步前進——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序言
“中國文庫”主要收選加世紀以來我國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科學文化普及等方面的優秀著作。這些著作,對我國百餘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過重大積極的影響,至今仍具有重要價值,是中國讀者必讀、必備的經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時代震撼智慧的學論、啟迪民智的典籍、打動心靈的作品,是時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寶,均應功在當時、利在千秋、傳之久遠。“中國文庫”收集百餘年來的名著分類出版,便是以新世紀的歷史視野和現實視角,對20世紀出版業績的巨觀回顧,對未來出版事業的積極開拓,為中國先進文化的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大凡名著,總是生命不老,且歷久彌新、常溫常新的好書。中國人有“萬卷藏書宜子弟”的優良傳統,更有當前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要求,中華大地讀書熱潮空前高漲。“中國文庫”選輯名著奉獻廣大讀者,便是以新世紀出版人的社會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幫助更多讀者坐擁百城,與睿智的專家學者對話,以此獲得豐富學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為此,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要求,以登高望遠、海納百川的廣闊視野,披沙揀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賾索隱的嚴謹態度,投入到這項規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