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振

張元振,字九成,誕生於唐武則天神功元年,歷經整個開元盛世,早年在京城長安(現陝西西安)隨家父於崇仁坊開通巷內(今東南城牆外)從事黃金飾品製造。 張元振誠信為本,口碑為天,充分發揮其經營才智,不久便以其獨特的黃金設計和經營理念名貫市野。 從此,張元振的金店正式更名為“金九成金號”,專供宮廷黃金飾品。

張元振,字九成,誕生於唐武則天神功元年,歷經整個開元盛世,早年在京城長安(現陝西西安)隨家父於崇仁坊開通巷內(今東南城牆外)從事黃金飾品製造。唐朝開元盛世時代的經濟相當發達,金銀器製作也處於最成熟和繁榮時期,金銀器的製作加工技術亦即複雜精細巧妙。在當時,就已廣泛使用了錘擊、澆鑄、焊接、切削、拋光、鉚、鍍、鏨刻、鏤空等工藝,裝飾工藝技術已達到很高水準,有些還一直沿用至今。
張元振誠信為本,口碑為天,充分發揮其經營才智,不久便以其獨特的黃金設計和經營理念名貫市野。張元振認為市場行情,如陰陽五行,輪迴循環,變動不居;商品價格,瞬息萬變,物貴極點,越然下跌,賤至極點,必定攀升;昂貴之時,視之如糞土而不惜,低廉之際,視同珠玉而倍加珍惜。擁有如此卓越超前的經營思想,張元振自然迅速發家致富,小邑猶藏萬家室,以“資產數千萬”而名聞盛唐。唐玄宗李隆基驚聞張元振之不凡經商才華,為討愛妃楊玉環之歡心(楊貴妃乃盛唐擊磬高手,傳說其演奏時“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聲,雖梨園弟子,莫能及之”),特意令其製作一尊以金鈿珠翠為飾、藍田綠玉精琢的磐和一把翠翹金雀玉搔頭贈予玉環,玉環得之,歡欣不已,遂賜張元振金姓。從此,張元振的金店正式更名為“金九成金號”,專供宮廷黃金飾品。由於多數唐代金銀飾品都需特別顯示出一種不計工本、盡善盡美的皇家氣派,加之唐明皇特詔金九成可集中全國所有之能工巧匠,成立文思院(製作金銀器物的皇家作坊),依靠高度的組織化和嚴密的專業化分工,使得金九成成為造就唐代各種金飾品最高科技工藝水平的傑出歷史代表。金九成功成名就,遂潛心研究中國文化並將之與黃金相結合,不斷創作出富有歷史文化和中國神韻的黃金飾品,更是主導創造了“柳葉形金飾”、金香囊等歷史絕品,一時間長安街頭再現東漢時期“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的壯觀景象,金九成堪比春秋時期的“陶朱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