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民[高邑審計局長]

張信民[高邑審計局長]
張信民[高邑審計局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信民, 男,高邑縣審計局局長,國中就讀於西塔影中學,高中就讀於萬象中學,成績優異,品學兼優。大學畢業後在農場工作,由於他有特別的才能,被領導重視。

基本信息

第一章 窗前明燈簾外雨

1974年12月,在一個天氣陰沉,雪花飄零的早晨,張信民踏著尚未遮蔽的黃土道,從王家村來到西鄰的西塔影,到西塔影中學去就讀國中了。

提起西塔影中學,當年名聲很大,這個學校規模並不大,設備很簡陋,但山不在高,水不在深。1971年歲末,縣裡號召各社隊籌辦中學,西塔影村非常重視教育事業,村幹部得悉朱國礎是個實幹優秀的好教師,幾經周折,總算把他要來了,又把文科教師王蘭信也請了回來,一理一文,合教一個高中班,他們默契配合,以赤誠報國之心,精心育人,弘揚傳統優良學風,經過拼搏執教,創造了驚人的奇蹟。自1977年恢復高考後,從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平原小村,考入清華、北大、復旦全國一流大學數名優秀生。而兩屆高中畢業生中就有40名學生考入大中專,1979年升學率創全縣有史以來最高記錄。一時間,西塔影學校成了“大學生的搖籃”,為國育英才的風水寶地,周邊村鎮學生紛紛慕名而來求學就讀,破陋的教室,雖然連風雨都難以遮閉,卻爆滿了求學若渴的有志學子。

張信民來到西塔影,雖然是在國中班,當時,尚未恢復高考,也未能接受名師朱國礎的親授,但他被朱老師的身世遭遇和摯愛教育事業的真情,深深感動。他在這樣一個“精心育人,拚命求知”的特殊優異環境裡讀書,榮幸而且深受濡染。當時,西塔影學校酷愛學習蔚然成風,學生專心攻讀,如醉如痴。在國中讀書期間,張信民各門功課成績都是班級第一名,無論數理、文史,全面發展,全科並重,受到師生們的一致稱讚。

此時,任高中班課程的數理科老師朱國礎和文史科老師王蘭信對小一年級的優秀生張信民早已知曉,很想把他接收過來,加以重點培養。

假日裡,他和夥伴們一起參加生產勞動。在他的心中,尚無“勞動創造世界”的觀念。但他想的是“要用自己的勞動,去減輕家庭的負擔。”到生產隊參加農田勞動,鋤草、施肥、定苗、洇地、拉車送糞,什麼活都乾。有時,那太笨重的活兒不適宜他乾或者農活不忙的時候,隊長讓他“歇著吧!”他就覺得很委屈,但又沒法兒,怎么辦?歇一天不要緊,就等於增加了一些生活負擔。那時,各家各戶都以柴草漚糞,圈肥也可以折合成工分,照樣可以參與三七分紅。他扛上背筐,拿上鐮刀,每天三、四筐茅草,積多了,一圈草肥還能掙上幾十個工分。

白天上學,他專心聽講,放學回來,又參加勞動。那時,農村停電是常事,為了不誤學業,張信民自製了一盞小油燈,常常攻讀到深夜。窗前明燈,成了張家柴扉院落一個別有風味的亮點。小小油燈,昭示著一個學子求學若渴、孜孜以求的情愫。就是這一盞半暗不明的油燈,陪伴勤學的他,度過了幾個春夏秋冬。在一個個黃昏暗夜裡,隨著油燈螢光的跳動,張信民讀了多少書,寫了多少字,他那聰穎智慧的大腦里,調動了多少億個腦細胞,做過多少次思慮運轉,誰能計算出來?一年又一年,不輟勞作又不誤學業。年年考試總成績屢占全班第一,只有小小的油燈,才能知道,張信民的學生時代付出了怎樣的辛勞。

1978年7月,張信民考入萬城中學,從而進入他青年時代的高中階段。在高中學習,是走讀,萬城離王家村8里路,每天16華里的步行,兩年間步行萬里路,風裡去,雨里來,無論風晴雨露、雲霧雷電、酷熱嚴寒,都沒有停止過求學的腳步。

張信民勤學自勉,成績優良,對老師致誠尊敬,對同學友愛團結,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考試成績在萬城中學全年級名列第一。

有一次,全校高年級搞數學競賽,他做為一名低年級學生躍躍欲試,破格參加了高年級的這次數學競賽,成績是全校第三名。這個好成績本來已經相當不錯了,但張信民並不滿足於第三名,他的目標是第一名,竟然為此而哭了。

信民下定決心,百尺竿頭拼力奮進,加倍努力,刻苦學習。晚上,他怕影響別人,常常鑽進學校鍋爐房裡,就其燈光,精心鑽研功課。學業成績直線上升。學校和老師對他寄予厚望,期望他能考上最頂尖的學府。

那時,張信民心中,也有一個遠大理想,就是將來作一個大科學家,象錢三強、李四光、華羅庚一樣。

人世間,許多意想不到的事,往往會在關鍵時刻突然降臨,給人帶來失意和傷感,改變人生,往往就在些微枝節。

1980年,高考臨近了,一場大病突然降臨,在最關鍵的那幾天,高燒,頭疼難以支撐,有心想“放棄高考”。班主任胡增國懷著極大的痛惜之情,由衷地說:“先休息一下,就憑你現在的積累,考上北京的大學還是很有把握的……”

迷迷糊糊走完了高考萬里路。

金榜題名,並不全是喜悅。

清華、北大、復旦,名牌大學,和他擦肩而過,一場病,使他當大科學家的美麗的夢破滅了,一場病,使對他抱有最大期望的班主任老師胡增國落淚了。在心中,徒留下了深深的不解情結。

第二章 初登叢台圓夙夢

9月1日,是河北農大邯鄲分校開學的日子。

1980年8月31日,張信民攜帶著簡單的行裝,迎著東升的旭陽,感受秋風輕撫的清爽,乘火車南行到邯鄲,步入他的大學生涯。

青年,是多么美好,發光發熱,充滿了色彩與幻夢,是書的第一章,是永無終結的故事。

邯鄲位於河北省冀南平原,西依太行山,東臨滏陽河,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2500多年前,即立其名,邯是山名,單乃盡。邯鄲,意思是邯山至此而盡,因城廊從邑,而寫為鄲。春秋時,邯鄲先屬魏,後屬晉。戰國時,公元前403年,屬趙,公元前386年,始建都於此,直到公元前228年趙被秦滅亡為止,165年間,邯鄲一直是趙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漢代,邯鄲是五大都市之一,十分繁榮。三國魏太和六年,趙國治所由邯鄲遷至房子(今高邑古城一帶),歷150餘年,故邯鄲與高邑,在歷史上有過一段美妙的親和經歷。

張信民從高邑來邯鄲求學,心裡感到有一種十分親切的感覺。邯鄲,這個古老的文化名城,有許多珍貴的文化古蹟,如“趙王城”、“武靈叢台”、“藺相如回車巷”、“梳妝樓與照眉池”、“學步橋”、“響堂石窟”、“黃粱夢”、“媧煌宮”,還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典故故事有“圍魏救趙”、“完璧歸趙”、“負荊請罪”、“毛遂自薦”、“胡服騎射”,土特產有“邯陶”、“叢台酒”。

初到邯鄲,張信民被許多新鮮事物吸引,都想去看一看,欣賞一番,但因學業緊迫,未能如願,然而叢台是不可不去的,他在叢台南門石級上,首先看到了郭沫若的碑刻題詞:“邯鄲市內趙叢台,秋日登臨曙光開,照黛妝樓遺廢跡,射騎胡服思雄才。”

武靈叢台,始建於趙武靈王(公元前325-前299年),故得此名。史載原來叢台上有天橋、雪洞、妝閣、花苑諸景,規模宏大,結構奇特,名揚列國。趙武靈王就在這裡觀看操練兵馬,同時,也在這裡休息和娛樂。

武靈叢台是邯鄲著名古蹟之一,現僅存一台,高26米,原為夯築,後代用磚加以包砌。台南北有登道,拾級而上,可達台頂,現有主要建築為:武靈館、如意軒、回瀾、據勝亭等。在叢台,可以聽人們講述“胡服騎射”、“趙氏孤兒”、“將相如”等膾炙人口的動人故事,使人遊興倍增,情趣盎然。

通過登叢台,展望眼,使張信民增長了不少新知識,對古老的文化古都邯鄲更加熱愛,對高邑這個古老而又文明的故鄉更加眷戀,兩地一脈,同根同祖。現在來這兒求學,更感榮幸,何況他父親曾在邯鄲涉縣工作多年,愈是情深意濃。

緊張的學習之餘,張信民還同步參加了山西刊授大學中文系中文專業的學習,並在《廊坊日報》、《邯鄲科技》等報刊發表文章。在校期間,還做過多門課代表,被評為三好學生。

1984年7月,張信民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河北省國營蘆台農場四分場。

蘆台農場,這是一個國家級的重點農場,周圍被天津環繞,轄幾百平方公里,設一個場部、五個分場、兩個鄉,擁有農業工人十萬之眾。

在農場,他學會了獨立生活。擁有了很強的生活能力。

在農場,他接觸到了一些國家乃至世界級的專家大師。

在農場,他參與了一些諸如胚胎移植、控性試驗等國家級和世界性的課題研究。曾在國家級刊物發表專業文章。

在農場,他結識了許多患難與共的朋友。

在農場,那期間,他尋找到了自己的愛,……

愛,是人生最好的相逢。愛情,是幸福的源泉。1986年春天,他認識了在高邑縣棉麻公司任副經理的女朋友,她叫賈俊芝,1983年參加工作,業務技術拔尖,工作認真負責,1984年開始參加全省棉檢技術競賽,連續三屆六年獲全省第一名,榮獲河北省“技術能手”稱號。還當選為縣人大代表,石家莊地區勞動模範。共同的情趣和志向使他們走到了一起。人隔千里,鴻雁傳書。一年後,他們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1987年10月,又一個金秋時光,張信民調回家鄉,遊子歸來,倍感親切,張信民孜孜不倦的工作,其認真負責嚴謹細密的工作態度和出類拔萃的智慧才華,已如小荷出水,漸露頭角和鋒芒。

第三章 寸草有心報春暉

有一次,他奉命參加一次摸排全縣財政收入、發展、預測下年增長點、稅賦稅率、投入、回報率等一系列有關全縣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調研工作。張信民與財政局兩名同志一道投入調研工作,深入細緻地到各有關單位去了解情況,經過半個多月的細密調研,預測方案拿出來了,材料翔實,推測嚴謹,說理充分,縣領導十分滿意。

稅制改革前,國、地稅稅比、稅種如何確定?既要把比例合理劃分好,又為下步分稅制改革奠定一個良好基礎,同時兼顧中

1990年3月,縣誌辦主任郭德民出面考察張信民,給他出了一個命題作文:“你如何看待縣誌?”張信民用心思考,交出了第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郭主任見他文筆流利,書寫端正。文體規範,立意清新,分外高興。很快便辦理手續,調入縣政府辦公室工作。上任第一天,就交給他一個緊急任務,縣裡要在富村鄉召開“營養缽棉花種植現場會”,讓他寫一篇講話稿。張信民翻閱了一些有關資料,精心梳理,很快撰寫完畢。當時,主管農業的副縣長亢武元非常滿意,此後,張信民給亢縣長當了三年秘書。期間,撰寫的高邑大棚蔬菜發展的典型發言,在全省農業發展會議上引起了轟動,資料被保定地區複印了三百多份,全區推廣,並多次組織到高邑參觀學習。幾年間,他跟隨領導走遍了高邑的村村寨寨,田間地頭留下了查看農業農村工作的身影。大棚菜有了長足發展,焚燒秸稈現象基本絕跡,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率達到100%,……

縣長秘書,並不好當,撰寫公文,也不容易。為了能寫好公文,張信民不知熬了多少個不眠之夜,讀了大量套用公文的有關理論和文章。為了積累資料,他堅持讀書看報,摘錄要點,不間斷寫日記隨筆,對國內外大事,格外關注,對縣內大事一一收錄。他總是走在工作的前頭,以超前意識、銳敏感悟,處理日常工作,胸有成竹,遇事不慌,乾工作,他有一套別致的藝術:積累要深厚,辦事有章法。

持之以恆的刻苦學習,緊張有序的工作鍛鍊,使他在縣政府辦公室這個特殊的育才學校迅速成長。

1991年炎夏時節,辛莊村發生了一件民事糾紛:一家農民在自己承包的玉米地里噴除草劑。當時刮著三、四級東南風,周邊地鄰近百畝棉花受到損害。棉葉枯蔫、曲卷。民眾情緒激動。

主管農業的副縣長亢武元知道後,立即趕赴現場察看實情。當時雷聲隆隆,彤雲翻滾,一場大雨就要來臨。司機問亢縣長:“還能去嗎?”亢縣長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說:“馬上走!”張信民隨車同往。亢縣長坐的是一輛破舊的吉普車,一路顛簸。一陣風,一陣雨,雨越下越大,行至辛莊田間路時,黃土路早已泥濘不堪,吉普車拐彎南行,又遇上粘土窄路,汽車軲轆打滑,險些掉進西側丈余深的溝里。情況非常危險,亢縣長當機立斷,他首先跳下車來說:“咱們推車前進!”硬是推出了四華里的粘滑土路。雨里走,泥里推,兩個人都象落湯雞,走進辛莊村,村幹部和民眾見狀,無不驚訝,那幾戶鬧糾紛的人見了這狀況,深受感動,心中的怨氣早已不消自散。亢縣長冒雨徒步到各家棉田察看情況,並當場拿出意見:一、採取補救措施,追肥補水,減少藥害損失;二、受害較重棉田,耕去殘棉,搶種豆類和蕎麥;三、以不同數量的資金和化肥,補貼受害棉農。

亢縣長現場辦公,貼近民眾的作法,受到幹部民眾的交口稱讚,這幾戶農民順利達成協定,十分滿意。

事後,辛莊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民眾,到縣政府表示感謝,並送來錦旗。

秋收之後,亢縣長又到受損農戶地里察看,問長問短,關懷備至,辛莊百餘戶人家都在地頭鼓掌歡迎。那幾戶受損農民握住亢縣長的手,激動地流著淚說:“亢縣長,你真是俺老百姓的貼心人,俺這點事,一直掛在你的心裡。”

張信民親眼目睹了這件動人事跡的原委,他以“民眾莊稼受損害,縣長地頭解民憂”為題,及時寫了一篇文章給報社,河北日報在頭版頭條予以刊登。這篇報導,影響很大。

農業縣長亢武元,積極為農民排憂解難,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幫助農民開拓致富門路,發展多種經營,關心農民疾苦,他的人格,他的作風,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張信民的心靈。幾年來,張信民跟著亢縣長,走遍了泲槐兩岸,走遍了西嶺東原,全縣107個行政村,遍布了他們的足跡。信民以自己親身見聞,把經歷和感受,寫了許多文章、信息,在各級報刊和內部檔案發表,成為了珍貴的歷史紀實。

亢縣長退休離開高邑時,機關單位的領導及同事,甚至是政府周圍的個體經營戶以及路上的行人幾百人自發的幫他整理衣物,與他送別,在縣政府門前形成一道景觀。

縣長的楷模品行,感動、激勵著張信民,他從縣長的工作中,學到了許多寶貴經驗和領導藝術。時刻鞭策自己,勤奮工作,廉潔從政。

1992年,高邑縣委書記、縣長一人兼,王志敏同志擔任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協助王三堂主抓政府全面工作,同時分抓財政,稅務工作,縣政府工作的重擔落在了王志敏同志的肩上。張信民被安排跟隨王志敏當秘書,這工作與以前大有逕庭,工作由原來的一個口變成了全面工作,陌生的行業和專業術語都是新課題,為了儘快進入角色,適應新環境,張信民從零開始,了解政府各項工作,努力學習財稅法規和專業知識,掌握各種經濟數據及其內在聯繫,從門外漢迅速成為行家裡手。央和地方利益。又一個難題交給了張信民,他認真翻閱了國家關於分稅制改革前下發的一系列檔案,把握其精神實質,站在縣情實際的角度,在多方面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詳細的方案,合理確定分稅比例,達到了縣、稅滿意,上、下滿意。在分稅制改革前夕作這些工作的當時只有高邑一個縣,高邑隨後的分稅制改革之所以能夠順利實施,平穩過渡,是與這次認真細緻的前期工作分不開的。

王志敏同志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對經濟工作熟識熟知的能力,對張信民影響很大。王志敏同年調回石家莊市輕工局,後任輕工局局長。

信民懂得,作為一名政府文秘工作人員,不能滿足於做好一事一情,秘書面對的是一任又一任縣領導,是一個龐大的多單位的群體,必須隨時有應對各種變化的能力,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基本功,不艱苦磨練是不行的。

由於當時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實行的是一人兼體制,考慮到全縣政務服務的整體大局,縣主要領導提出成立聯合資料組。聯合資料組主要由兩辦的四名同志組成,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重點負責縣委書記、縣長王三堂同志的大型講話、重要匯報、政策性調研等。張信民為成員之一,參加了許多重要材料的起草。特別是高邑小康縣的謀劃,他利用自己熟悉經濟工作和數字的優勢,對新經濟成長點的提出、社會經濟指標增長比例的科學測算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4年,張信民被領導點名調動到縣委辦公室,擔任副局級資料員、綜合科科長,幾年間,他兢兢業業,勤奮工作,撰寫了很多優秀文章,對宣傳高邑,推動高邑工作的開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有的文章比如《在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受到原省委組織部長趙世居的肯定。

王三堂是全國百名優秀縣委書記之一, 1995年,升任邢台市委副書記,後任秦皇島市委書記。

縣委副書記李保中接任書記,提出讓張信民擔任秘書。1996年張信民任縣委辦副主任兼綜合科長。1997年8月,兼任縣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以及形象辦主任。頭銜多而事務繁,張信民在工作中,一貫堅持埋頭苦幹不張揚,追求卓越不鬆勁的拼搏進取精神,屢創佳績。

幾年來,共組織各類調研活動180多次,起草上報各級調研文章、調研信息800多篇(條),市以上內外刊採用400多篇(條),意見建議同級黨委採納近二百條,被縣委譽為決策“左右手”。連續三年獲得石家莊市調研工作先進集體和信息工作優勝縣,20人次被評為全市調研、信息工作先進個人。1997年起草上報的《推進蔬菜產業化,不斷加快經濟發展》一文,被省委《當代河北》刊載,並印發了供主要領導參閱的《清稿》,副省長陳立友、副書記李炳良先後作出批示,之後,省市領導郭洪歧、呂傳贊、趙金鐸等相繼到高邑視察蔬菜產業化工作。他的這篇文章還在河北省第二屆決策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中獲優秀獎。起草的《里村蔬菜產業何以紅紅火火》、《讓環境保護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原動力》等三篇文章分獲石家莊市97、98、99年度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97年信息工作位居全省非直報點縣第一名,被省委辦公廳評為省委信息工作成績顯著單位和個人,省委信息中心專門給高邑縣委發來賀信,享此殊榮的全省只有兩個縣。99年省委辦公廳發函給予高邑縣委辦“非縣級信息直報點上報省委信息工作優勝單位(最高獎項)”。起草事跡材料並請示縣領導推薦的高邑鎮黨委書記馮勝斌被省委確定為“全省帶著感情做好民眾工作先進個人”,在河北省帶著感情做好民眾工作電視大會上發言,事跡材料整理上報後被評為全省“十佳公僕”。《當前學生減負的幾個難點》和《當前農村兩種不良消費傾向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兩篇文章分別被市委副書記李宏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振江批示,並安排有關部門搞好調研,抓好工作。97年以來,他主編了24萬字的《蓬勃發展的高邑蔬菜產業》和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陳來立題寫書名的8萬多字的《農村幹部應知應會》兩本書籍。除抓好縣級調研隊伍外,他還組織建立了與縣政研室聯繫相對緊密的鄉鎮、縣直部門以及大企業、重點村等的調研網路,這些網點工作成績明顯,如與土地局人員合作的《建立土地儲備制度,促進經濟發展》文章被市採用,市長作了批示,還在高邑專門召開全市土地儲備工作經驗現場會。之後,這一經驗在2000年5月23日的《河北經濟日報》上以《高邑縣建立土地儲備制度》主標題刊發頭版頭條。

第四章 堅強團隊領軍人

一滴晶瑩的水珠,雖然美麗,但經不起太陽的曝曬,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單槍匹馬殺出天下。

一個人踩不倒地上的草,眾人能踩出陽關道。

泰戈爾有句名言:“惟有具備強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並創造文明。”

高邑縣審計局局長張信民 高邑縣審計局局長張信民

時光荏苒,發展提速。

在新的形勢下,高邑縣審計局如何適應這跨越式的時代需求?這是擺在張信民局長面前的一個重大而嶄新的課題。

多年的實踐他悟出一個道理:團隊素質是工作上台階的關鍵。為此,他不斷整合最佳化審計力量,聘請專家,選派人員直接跟隨省、市審計組作業。局內搞好傳、幫、帶,同時,著力提高審計人員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專家講座,學習交流《審計查賬技巧》,舉辦各類專題培訓。加強橫向聯合,與河北經貿大學聯繫,在高邑建立了河北經貿大學實習基地,實現了產研互促,到目前已有10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到高邑實習、鍛鍊。在《廉政制度》基礎上,又新出台了《審計人員紀律六條》,促使審計幹部成為堅強團隊,幹事、乾淨、乾成事。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張信民還參加了中國電大會計本科學習,在讀電大的兩年時間裡,他沒有休過一個節假日。農大畢業的學會計,隔行如隔山,在對會計知識技能基本為“零”的前提下,他孜孜不倦的攻讀,悉心的請教。電大寬進嚴出,有好多一同參加學習的同學退出了,但他卻執著地堅持著,一門一門通過,最後,以平均分數80分以上完成了會計本科的所有課程,順利畢業,取得了會計本科證書和經濟管理學士學位。

張信民同志富有開拓精神,他把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於實踐,促使審計管理進一步走向精細化、科學化。他負責建立了《審計流程圖》,制定了《審計檔案整理規範》等。尤其是在業務會議制度執行上,開創性地使審計結果情況與法規對照分設,從體制上規避了審計風險和“人情審計”。建立了《審計常用法規庫》,他自己還研究開發了《審計精品檔案形成軟體》等。這些對審計工作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張信民積極參與和指導重點項目的具體審計工作。對於審計中發現的違法違紀問題,他毫不手軟,堅決查處。

在一次清產核資審計中,發現一名單位主要負責人隨意變相處置國有資產,甚至在資產凍結以後,還通過非法手段連夜與人簽定長達80年的租賃契約,單位財務管理極度混亂。為查清事實,他和審計組同志一道實地查看了被租賃的廠房車間和非法租賃契約,走訪了一些幹部職工。期間,衝破了種種威迫利誘和人情撞擊,經過艱難地調查取證,終於追查出了被隱匿的賬簿、憑據。終使這名責任人員受到了應有懲罰。

對關係到廣大人民民眾生產生活的教育、扶貧等專項資金項目的審計,張信民更是嚴肅認真對待。在一次對某單位審計中,延伸發現一個“硬”部門代收學生某些辦證費,經查實後,要求其立即停止,並認真糾正。阻力當然是有的,而且還很大,但是他堅定地告訴這個單位:“自從做審計人的那一天,就注定了我不缺‘鈣’,不怕‘硬’,我雖然不懂得你們過去的‘規矩’,但是這種情況在我這裡‘到此為止’”。堅定的態度和被審計單位的逐步理解,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為促進審計事業創新發展,他提出了“跳出審計抓審計”、“人性化審計”、“藝術性執法”等一系列新理念,並進行了積極的探討實踐。“投資審”、“專項資金三步監督”、“審計回訪”、“審計務實化服務”等多項工作受到市局乃至審計署的肯定。開發區、贊皇、橋西區、礦區審計局等多個單位到高邑學習交流。“審計務實化服務”,促進了審計被審計的溝通和融合,全縣出現了被審計單位“主動上門請審計”的局面,每年都有近20個單位主動找到審計局要求審計。為促進服務的深化,他還提出並建立了會計服務中心,免費為行政企事業單位提供會計諮詢、指導會計科目設定等。他組織專業人員,按照各行業會計制度的特點,有針對性的編制了50多萬字的“培訓教材”、“虛擬賬”,進行務實培訓,先後培訓了教育系統、民政系統等60多名財會人員,參訓人員普遍反應良好,效果顯著。衛生系統以及一些單位也主動找上門來,要求為他們提供培訓。

高邑審計務實化服務的經驗在2007年6月11日的《中國審計報》頭版刊登,給與了高度評價,並加編評:

審計工作圍繞當地黨委、政府工作中心,發揮審計監督職能,寓服務於監督之中,促使被審計單位依法行政,維護正常的財政秩序。可以說,審計工作的這幾年的成績得到了地方黨委、政府的肯定,也得到了被審計單位和社會公眾的認可。高邑等地被審計單位態度的轉變,從被動應付審計到主動要求審計,就說明了這一點。各級審計機關今後應繼續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大審計宣傳力度。通過報紙、電台等新聞媒體宣傳審計法和審計工作,擴大審計影響;通過審計回訪、調研、製作宣傳牌、公開審計監督電話等,宣傳審計工作紀律、審計程式等內容,使民眾進一步了解審計;加大對熱點、焦點問題的審計力度,促使專款專用,維護人們民眾的切身利益。通過加強審計監督、宣傳、服務力度,讓審計工作進一步深入人心,贏得社會各界的肯定和支持。

2007年8月,石家莊市局首選了四個大縣,搞法院系統的審計試點。試點進展艱難,從6月安排到8月,試點失敗。市局主管局長曹書辰親自打電話徵求張信民如何搞好法院審計的意見,並提出讓高邑審計局牽頭,重新搞試點。張信民接受重任,親任帶隊組長,審計新樂法院。

之前,他安排人員搞好審前調查,在摸清本縣法院系統情況的基礎上,對法院如何執法、財務來源、去向透徹了解後,通過類比,在新樂開展審計工作,局面很快打開。審計組人員,在張信民帶領下,夜以繼日,白天下去查賬,了解情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和信息。晚上回來,召開分析會,理順線索,制定新的工作重點和方向,晚上12點前沒有休息過,關鍵的幾天,工作通宵達旦。問題很快查清,並頂住了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把這個項目作成了“精品項目”,在全市樹起了標桿,為推動全市法院系統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省審計廳廳長安雲昉認為高邑審計的一些經驗做法“非常有借鑑意義,是一種新的創新,很有推廣的必要”。並和石家莊市審計局局長一道專程到高邑聽取高邑工作匯報,對高邑審計局近年來的工作給與了很高的評價。

十年來,張信民愛崗敬業,開拓進取,克己奉公,廉潔自律,帶領全局上下共同努力,使高邑縣審計局連續十年被評為全市審計系統“實績突出單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石家莊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先進縣”稱號,業務“精品工程”有二十項獲得省、市三等以上獎勵,其中對農業發展銀行某市分行的財務審計檔案,在全省巡迴展出交流,全局近年來共獲得各類榮譽120多項。他個人被評為省級先進工作者,享受市勞模待遇;在審計機關成立20周年紀念活動中,被市局和省廳評為先進工作者;縣勞動模範;優秀人民公僕;石家莊市十大傑出青年衛士;記三等功兩次。2006年被團中央、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等16家單位聯合評選為“全國優秀青年衛士 ”,在人民大會堂接收表彰。高邑審計事跡曾兩次列入《審計風采錄》和《河北省審計系統先進事跡彙編》。 2007年、2008年石家莊市審計局號召全市審計系統向張信民同志學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