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簡介
中國畫家北京人士
張伯玉字大仲號宗煒
中國著名書畫家
張大千第三代傳人
1951年生於北京
經歷
聆受田世光老先生“光學百家,兼收並蓄,自成一格”之教誨,一改由表及中、以術向道、索法傳統之重法趣、輕文理之束縛。藝術瞻識不斷突破以能工善寫之優勢、藉助西方側重文理、融會貫通、銳意出新,多次入選國內外大展並獲獎,百宇幅作品被毛主席紀念堂及國內外美術管和博物館收藏。他的精品曾多次於各地日報、美術雜誌、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刊物登載發表。他的不辭辛苦,熱衷寫生,容於自然,力求天人合一。堅持藝術來源於人民,要還給人民的信念,同時堅持在研討表現藝術內涵的創作生涯中,修煉人品,陶冶書品。堅持讀破一卷書的治學態度。是一位勤勤懇懇,很有靈氣的表現主義畫家
現任職務
•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兼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會員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
•中國北京市藝術研究所美術研究員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家高級美術師
•中國佛教協會北京廣濟禪寺(明陽法師弟子)
張伯玉和他的畫
畫意境界
中年畫家伯玉的花鳥畫雍容華美中總透著股靈動之氣,從不以奇異奪人耳目的他,善於於平淡中與人一種雅致感,這就是他的創作宗旨一一追求一種輕鬆和平的境界。伯玉畫花寫鳥多採取半工半寫手法,鳥禽多用工,花卉多用小寫意。與人不同的是他的鳥禽無論巨型的孔雀還是小型的蟲鳥,遠看色彩皆光彩照人活靈活現:近看筆墨老道,形式美感強烈。必須看到的是,伯玉色屏卻的是庸俗的怯紅侉綠,色彩美都是在色彩對比中顯現的。即單看每種色彩都淡雅平常,但被他交織錯落在一處時色彩鮮活了,生動了,立即煥發出與主題和諧一致的情調;色彩在伯玉手中就像許多無情感的音符,經他神奇的組織.便產生出無窮美妙的樂章。我見過他畫的一張春來圖,圖中迎春花的幾種黃色都很平常,但經他一番巧妙的處理便出現了如詩如夢的奇趣,引人生出許多鳥語東風的遐思,在人心中點燃起難言的美感,讓人驚嘆他記憶高超,充分的體現了他對繪畫深刻的理解和達到了隨心所不逾矩的境界。
伯玉作畫一絲不苟,但絕沒有半點匠氣工板之態,而是於工細中顯現出大寫意的靈動不拘。他的畫中處處鮮活而喜人,柔和而衝淡,華貴而清雅,妙不可言的筆觸墨色交融.無不顯示了他多年繪畫功力。像連工帶寫的花木石禽、依勢交錯渾然有致的搭配,尤其畫面中虛實的處理,巧妙的結合色彩筆墨的運用.使畫面整體上越發顯得空靈。伯玉的畫不柔弱,在花鳥畫中這是不多見的。當然,這與他深厚的書法功力不可分。他的畫無論墨線彩線,點染勾畫.都蘊含著書法的意趣。又由於他不像有的人以厚重的大紅大綠作畫的主題。而是採取以衝淡為其色烘托出一個主點.從而使書眼得到奪人耳目的突出,能讓人久看不厭,驚嘆那衝淡的美妙,服膺他那於衝淡美妙中凸見主題,凸見畫眼,凸見形式藝術美感的和諧藝術手法的高超。
筆工畫意
伯玉的書畫不柔弱工板,相反總洋溢著一種豪邁磅礴之氣,正如他的為人總顯示著幽燕男子漢意氣飛揚的豪俠氣質。在他的筆下.花鳥在一幅畫面中形成互相映視輔助的完美整體。花卉、禽鳥互相不乖不背,而是互相映視,相互助勢、相互推波助瀾形成高潮:如禽鳥草蟲的活潑使花草樹木越獻出勃勃生機,花的艷麗也使禽鳥草蟲顯得活靈活現。可以說.伯玉的畫近幾年來已展現出大家之風範,大家之氣度。以為隨著他藝術觀念的成熟、技術造詣的逐漸老道、我行我素苦苦的不斷進取,遠小家的扭捏,立大家的風範就成了他苦心孤詣窮追不捨的目的,而隨著他幾十年的磨練。我們驚喜的看到“目的”已成了現實。他的畫無論大小,在經營上杜絕苟且,杜絕草率,似乎每幅畫都是在胸中充滿浩然之氣時才揮毫運作出的。伯玉在構圖上從不人為的強行制險造勢,而是因勢力導駕馭內容以藝術形式,筆墨色彩都結合物態、情感、抓大局、控主脈。從他的畫中我們可以形象的理解歐陽修所云:“詩之為巧,猶畫工小筆爾。如此知文章於造化爭巧也”。文章可與造化爭巧秒,從古人詩中可得到驗證,畫與造化爭巧秒,從伯玉的畫中我同樣得到了驗證,伯玉厚厚的幾百張畫,幼稚內到精妙的歷程,像我們顯示了他雄厚的藝術實力。你看那鳥、那花、那葉…….逼肖而又遠離實物的藝術形態,都在向觀者顯示著畫家巧奪天工、勝於天工的大家氣派。這就是伯玉花鳥畫的魅力所在,也就是他步入上乘之列的基礎。
伯玉的畫講氣勢,但不乏娟麗清雅:有豪情,但並不乏錦心繡口式的溫雅。這些苦心孤詣磨練出的精品如杯杯陳年老酒,入口甘甜,禁得住細細品味,具有真正藝術品具有的雋永性賢,絕無時下一些扭捏做作老辣之名而肆意信筆塗鴉的欺世盜名味道。顯示了一個真正藝術家認真的品格。
北京藝術研究所劉玉來老師贊他:伯玉精於連寫帶工,手法細膩而不匠,肆意塗鴉時風中,他能敢守法度借古開今,並形成了自己鮮明獨特的個性,確實難能可貴。眼下伯玉才過天命之年,這正是他收貨的黃金季節,我希望他能珍視並迎接藝術創作高峰的到來,創作出更加輝煌的作品,為自己,為人類。對了,伯玉之所以能有此成就,尚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是著名花鳥畫大師田世光先生的弟子,曾受到田先生的耳提面命,正所謂取法高是成功的一半,在伯玉身上同樣得到了最好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