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江

張伯江

張伯江,男,著名語言學家。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語言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所長 。曾掛職酒泉市委副書記。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張伯江,語言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語言學系教授。1962年生於北京,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獲得學士學位;199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得碩士學位;2007年在復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6-1997年在美國聖巴巴拉加州大學語言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1984年至今一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現任文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文學評論》雜誌執行主編。

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語言學會理事,《語言科學》、《現代中國語研究》、《漢語學習》、《漢語語言和話語學報》雜誌編委,“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編委,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立法用語規範化專家諮詢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研究領域為現代漢語語法和一般語法理論,側重功能語法和認知語法。出版專著《漢語功能語法研究》(1996,江西教育出版社,合著)、《從施受關係到句式語義》(2009,商務印書館)、《什麼是句法學》(2013,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在國內外期刊發表漢語研究論文八十餘篇。

代表論著

《漢語功能語法研究》與方梅合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從施受關係到句式語義》,商務印書館,2009。

《什麼是句法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論文成果

張伯江張伯江

2018年

漢語句法中的框-欞關係,《當代語言學》,第2期,第231-242頁。

傳統文化的反思、改造與自新——從新文化運動兩項文化遺產的百年實踐看,《中國文學批評》,第2期,第128-135頁。

構式語法套用於漢語研究的若干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第2-11頁。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語言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網》,8月7日。

現代漢語的非論元性句法成分,《世界漢語教學》,第4期,第442-455頁。

2017年

從“叫”的個案討論漢語句法格局的形成方式,《語文研究》,第1期,第6-10頁。

文風問題的學理思考,《光明日報》,8月14日第11版。

語言主觀性與傳統藝術主觀性的同構,《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第3期,第89-99頁。

2016年

《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二)》(主編),商務印書館出版,撰寫序言《功能、語用、認知研究的深化》(第1-10頁)。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裁判手記,《漢字文化》,第1期,第27-32頁。

春聯里的語言藝術,《光明日報》2月21日,第7版“語言文字”專刊。

言者與聽者的錯位,《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第14-23頁。

2015年

法律法規語言應成為語言規範的示範,《當代修辭學》第5期,第1-7頁。

2014年

漢語句式的跨語言觀——“把”字句與逆被動態關係商榷,《語言科學》,第6期,587-600頁。

漢語句法結構的觀察角度,《語法研究和探索》第十七輯,46-67頁,商務印書館。

從“來”的代動詞用法談漢語句法語義的修辭屬性,《當代修辭學》,第4期,1-7頁。

現代漢語同位同指組合的性質(與劉探宙合作),《中國語文》第3期,211-221頁。

2013年

近、現代漢語裡“給+VP”的形成,台灣中研院出版“BreakingDowntheBarriers:InterdisciplinaryStudiesinChineseLinguisticsandBeyond(綜古述今,鉤深取極)”651-664頁。

《什麼是句法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

《什麼是句法學》《什麼是句法學》

漢語話題結構的根本性,《木村英樹教授還歷記念,中國語文法論叢》,日本白帝社,130-141頁。

2012年

以語法解釋為目的的語體研究,《當代修辭學》第6期,14-23頁。

釋漢語“指•量短語”的兩種意義——兼論定冠詞問題(與吳早生合作),日本朝日出版社《現代中國語研究》第14期,70-79頁。

雙音化的名詞性效應,《中國語文》第4期,338-346頁。

2011年
從《語法修辭講話》的寫作談呂叔湘先生的社會責任感,《世界文化》2011年第12期,5-6頁。

漢語的句法結構和語用結構,《漢語學習》第2期,3-12頁。

現代漢語形容詞做謂語問題,《世界漢語教學》第1期,3-12頁。

2010年

時勢之必需,學術之大業——設立語言學一級學科的重要意義和學理基礎(與劉丹青合作),《語言科學》第1期,14-18頁。

漢語限定成分的語用屬性,《中國語文》第3期,195-207頁。

《紀念語言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主編),商務印書館。

語言研究所六十年(執筆),《中國語文》第4期,364-382頁。

2009年

《從施受關係到句式語義》,商務印書館出版。

張伯江張伯江

《從施受關係到句式語義》

《激進構式語法》導讀,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現句”在近、現代漢語中的語法化,《語法化與語法研究》(四)469-481頁,商務印書館。

受事和施事的不對稱,《漢語語法研究的新拓展》(四)251-267頁,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

句式語法理論與漢語句式研究,瀋陽、馮勝利主編《當代語言學理論和漢語研究》497-507頁,商務印書館。

動詞及物性的語用變化,《語法研究和探索》第十四輯,144-161頁,商務印書館。

2007年

語體差異和語法規律,《修辭學習》第2期,1-9頁。

北京方言淺說,《文史知識》第8期,33-37頁。

追憶林先生,《燕園遠去的笛聲——林燾先生紀念文集》299-304頁,商務印書館。

2006年

關於“索取類雙賓語”,《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三輯,298-312頁,商務印書館。

存現句里的專有名詞賓語,《語法研究和探索》第十三輯,214-219頁,商務印書館。

現代漢語句法語義研究綜述(與史金生合作),《中國語言學年鑑1999-2003》32-47頁,商務印書館。

2005年

功能語法與漢語研究,《語言科學》2005年第6期,42-53頁。

語言的交際功能,《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術講座薈萃》第二十四輯,122-131頁。

功能語法與漢語研究,劉丹青主編《語言學前沿與漢語研究》23-45頁,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

篇章中的無定名詞主語句及相關句式(與劉安春合作),Special issue of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omputing, Singapore, pp97-105.

深化漢語語法事實的認識,《21世紀的中國語言學》135-142頁,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紀念呂叔湘先生百年誕辰》(主編),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畫傳

張伯江張伯江

2002年

施事角色的語用屬性,《中國語文》第6期,483-494頁。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語言學》(林燾主編),59-65頁,福建教育出版社。

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同上,79-80頁。

“死”的論元結構和相關句式,《語法研究和探索(十一)》80-92頁,商務印書館。

1994-1997現代漢語研究評述(三,語法方面),《中國語言學年鑑1995-1998》85-91頁,語文出版社。

“是NP”和“是(一)個NP”(與李珍明合作),《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59-69頁。

2001年

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對稱與不對稱,《中國語文》第6期,519-524頁。英文版由林忠譯,Linguistics in China, No 1.,126-137頁,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出版。

2000年

無定式把字句在近、現代漢語中的地位問題及其理論意義(與陶紅印合作),《中國語文》第5期,433-446頁。

紀念語言研究所成立五十年(執筆),《中國語文》第4期,378-380頁。

漢語連動式的及物性解釋,《語法研究和探索(九)》129-141頁,商務印書館。

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語言研究》第1期,28-40頁。

1999年

現代漢語的雙及物結構式,《中國語文》第3期,175-184頁。

1998年

名詞的指稱性質對動詞配價的影響,《現代漢語配價語法研究(第二輯)》151-162頁,北京大學出版社。

呂叔湘先生和青年一代,《中國語文》第4期,291-293頁。

呂叔湘先生生平,《中國語文》第3期,169-170頁。

從話語角度論證語氣詞“的”(與李訥、安珊笛合作),《中國語文》第2期,93-102頁。日文版由於康、山田忠司譯,《語気詞と語気》129-156頁,[日本]好文出版。

1997年

性質形容詞的範圍和層次,《語法研究和探索(八)》50-61頁,商務印書館。

漢語名詞怎樣表現無指成分,《慶祝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建所45周年學術論文集》192-199頁,商務印書館。

認識觀的語法表現,《國外語言學》第2期,15-19頁。

疑問句功能瑣議,《中國語文》第2期,104-110頁。

1996年

《漢語功能語法研究》(與方梅合著),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否定的強化,《漢語學習》第1期,15-18頁。

1995年

北京口語易位現象的話語分析(與方梅合作),《語法研究和探索(七)》260-279頁商務印書館。

語言研究所四十五年,《中國語文》第6期,464-472頁。

1993年現代漢語研究綜述(語法部分),《中國語言學年鑑1994》7-12頁,語文出版社。

中國漢語研究(與楊平合作),《國際漢學》第一期,341-350頁,商務印書館。

北京話指代詞三題(與方梅合作),《呂叔湘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149-158頁,商務印書館。

1994年

漢語詞類歸屬的理據(譯文),《國外語言學》第4期,29-36頁。

詞類活用的功能解釋,《中國語文》第5期,339-346頁。

漢語句法的功能透視,《漢語學習》第3期,15-20頁。

領屬結構的語義構成,《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68-78頁。

漢語口語的主位結構(與方梅合作),《北京大學學報》第2期,66-75頁。

1993年

“N的V”結構的構成,《中國語文》第4期,252-259頁。

1992年

《中國語文》四十年,《中國語文》第6期,468-475頁。

1991年

動趨式里賓語位置的制約因素,《漢語學習》第6期,4-8頁。

關於動趨式帶賓語的幾種語序,《中國語文》第3期,183-191頁。

1989年

施事賓語句的主要類型,《漢語學習》第1期,13-15頁。

1985年

《現代漢語詞典》單音節同音詞統計(與劉菊黃、呂克農合作),《文字改革》第2期,55-57頁。

“別X”和“別不X”,《中國語文通訊》第3期,1-4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