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久禮燒雞的由來
張久禮燒雞何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從張利總經理的口中,我們得到了答案。除了風味獨特外,食品衛生也很關鍵。張久禮老人每天都換上雪白的衣帽,乾淨利落。有兩句話常掛在他的嘴邊,一句“乾淨,對得起人家!”另一句“手藝人,必須把活乾好!”在他的心中,“保持衛生,就是保衛生命。”這一輩子,老人家唯一的愛好就是做事。店裡的榮譽牌匾中,他最鍾愛的就是其中的一塊,上書“誠實勞動者”。多年來,張久禮燒雞店始終堅持嚴格工序、產銷一條龍,不批發,不積壓,不管賣得多快、寧可少賺錢也不多做的原則,從而使產品的衛生和風味有了切實的保障。正因為做到了這些,張久禮燒雞才得以迅速地風靡沈城。常常有顧客不惜乘坐計程車前來購買燒雞,有很多顧客來晚了空手而歸,也是經常可以遇見的事。天道酬勤果滿枝
“張久禮五香燒雞香萬家”。這是原遼寧省副省長朱川同志對張久禮燒雞的評價。彈指一揮間,二十多年過去了。張久禮燒雞的發展與日俱增,得到了社會和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多次獲得獎勵,先後被評為“瀋陽市風味食品”、“瀋陽市消費者最滿意的十大品牌”、“瀋陽市著名商標”等。“永遠不說自己是最好的”這句座右銘,激勵著後人把“張久禮”這一名牌一如既往的傳承。
喝水不忘挖井人。張久禮老人身前十分關注慈善事業。多次向災區和福利院捐款捐物。下面的這一段話是瀋陽光彩報刊登的老人捐款後的留言:“在舊社會我經歷過無數次洪災,那時候,災民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反動政府不管不問。現在有黨和人民政府,有親人解放軍,大家風雨同舟,再大的困難也能戰勝。我雖是八旬的老人,可共產黨的恩情我永遠也不能忘,為黨分憂,支持災民,重建家園,我感到榮幸”。
張久禮燒雞的特點
公元二00六年九月九日,“燒雞大王”---張久禮老人,在瀋陽走完了他人生的旅程,享年八十八歲。日月飛逝,轉眼間三年過去了,走進接班人張利的辦公室,睹物思人,無限感慨。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老人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如一幅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張久禮老人,原籍山東萊州。年少時家境貧寒,吃百家飯長大。十六歲那年,隻身來到青島,跟人學徒。憑藉那股韌勁和細心,早早地就練就了一套製作燒雞的本事。後來,隨著大批人流闖關東,在瀋陽安了家,並找到了工作。
一九八二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已過花甲之年的張久禮老人坐不住了。天生要強的他,為了讓家人日子過得更好些,就重新操起年輕時的行當---加工燒雞。剛起步時,張久禮老人只能帶著老家的幾名親屬在一塊廢棄的空地上,搭建起三間簡易房,就這樣一個臨時的小作坊就誕生了。
雖然是小作坊,但張久禮老人卻絲毫也不放鬆對每一道工序的管理。從活雞到成品雞,嚴格按照七道工序逐一實施。配料足、雞煮得爛、香味直透雞骨。從燒雞的外形看,雞色金黃,雞身完整美觀,肉爛而形不散。把雞煮爛。重量就要降低,而且費工、費成本,對此,張久禮老人卻說:“做生意就是要講信譽,不能財迷心竅當奸商。”多年來,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大東門市場,那個最初用手推車當貨架,上面罩個玻璃櫃的燒雞鋪,漸漸地吸引了眾多的消費者。產品銷量也逐步上升,從最初的每天十幾隻,到後來的每天幾十隻,而今每天的銷量約在兩千隻左右。一個個統一標識的張久禮燒雞專賣店印入了廣大消費者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