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李希·維爾海姆·茂瑙

弗里德李希·維爾海姆·茂瑙

弗里德李希·維爾海姆·茂瑙, 生日1888年12月28日,德國人,是一位著名的導演。他最著名的作品《吸血殭屍》、《浮士德》,和拿過奧斯卡獎的《日出》,柏林國際電影節舉辦了茂瑙回顧展。茂瑙的名字,經常跟柏布斯特、韋勒及費立茲朗等德國導演相提並論。

基本信息

原名弗里德李希.維爾海姆.茂瑙
英文F.W. Murnau
生日1888年12月28日星座摩羯座
性別男地區德國
血型A職業導演監製編劇
從多方面看,德國電影大師茂瑙(F.W. Murnau,原名F. W. Plumpe)都堪稱為「創造者」。他利用光影炮製影像的能耐,彷如畫家運用油彩般手到拿來。他的電影構圖蘊涵強大的力量,直達人類心靈深處,像先知那樣把故事道出個所以然來;他以赤子般的大無畏精神,在攝影及光暗技巧上搞實驗,測試片廠攝影的極限,又領攝製隊跑到田野,甚至遠走至大溪地的海島取景。
約翰.馬爾可維奇在《吸血鬼的陰影》(2000)里扮演茂瑙,看過這部影片的人,也許以為茂瑙是個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導演,會不惜出賣自己靈魂(就像他鏡頭下的浮士德一樣),換取電影上的不朽。我自己看過了他存世的大部分作品之後,倒覺得他其實是個孤獨的人,一頭栽進他自創的光影繪畫之中,尋找避世所。他優雅的打扮,宏大的野心,以及不囿於地域的思維背後,似埋藏了情感的壓抑,像努力在尋覓自己的天國而不果......
茂瑙那些歌德式古堡中的故事,多少年來一直在銀幕上縈繞不去。那裡,不僅有教人悚栗的影子,有大衣挺硬的吸血殭屍,還有探進我們良心的光影風格,以及給電影透視重新定義的建築構圖。茂瑙很愛把玩光影,他拍《魅影》(1922)「走動的影子」一場,在偌大的廠景中,以射燈投向在路軌上走動的不規則形狀木板,弄出群影追逐男人的效果。整部《浮士德》(1926)都在室內拍攝,好讓他大搞晃動的光影效果。為了製造浮士德坐在魔鬼的斗篷上遨遊萬里的景觀,茂瑙還特地建造了天馬行空的巨大山川模型。
此外,他也嘗試走到各式各樣的實景拍戲:拍《吸血殭屍》(1922),他跑了超過六個城市;拍《都市女郎》(1930),他要主角們一直跑過美國的一片又一片農田,攝影師則亦步亦趨;拍《日出》(1927),他要攝影師追隨女主角坐畢全程電車,引領觀眾跟她一起從鄉郊走到了城市......
茂瑙年輕時,已喜愛詩與戲劇,亦學過美術,曾受戲劇表演訓練。他風格化及形式化的畫面構圖,為往後不少導演的創作奠下根基;他的拍攝技巧,至今依然在德國電影史占有主導地位。茂瑙(1888-1931)一生說得上短暫,但卻留下重要的電影遺產,差不多八十年後的今天,其作品的魅力依然教人沒法抵擋。可是,茂瑙對新一代而言肯定陌生;記得他的人,可能依稀記得他最著名的作品《吸血殭屍》、《浮士德》,和拿過奧斯卡獎的《日出》;但沒有多少人聽過他早期的作品《夜中行》(1920)或《古堡驚魂》(1921),也不會知道他拍過喜劇《公爵的錢財》(1924),或其後改編自莫里哀劇作的《塔度夫》(1926)。這個夏天,香港觀眾有幸可以再次體驗茂瑙表現力強勁的電影。
2003年二月,柏林國際電影節舉辦了茂瑙回顧展。茂瑙的名字,經常跟柏布斯特、韋勒及費立茲朗等德國導演相提並論。香港緊接柏林,是茂瑙回顧展的第二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