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林·夏夫納

弗蘭克林·夏夫納

弗蘭克林·夏夫納是來自美國著名的導演作家,主要的代表作是《巴頓將軍》。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弗蘭克林·夏夫納 弗蘭克林·夏夫納

中文名:弗蘭克林-夏夫納

職業:導演

外文名:FranklinJ.Schaffner

國籍:美國

出生日期:1920年05月30

星座:雙子座

性別:男

身高:185CM

體重:84KG

代表作

弗蘭克林·夏夫納 弗蘭克林·夏夫納

《巴頓將軍》

導 演:弗蘭克林-夏夫納

主演:卡爾-莫爾登

喬治-斯科特

類型:戰爭劇情

上映時間:1970-2-4

更多譯名:Patton鐵血將軍巴頓

產地:美國語種:英語

分級:美國PG

片長:170分鐘

劇情介紹

美國故事片《巴頓將軍》是一部以真人真事為依據的軍事傳記片,根據迪斯拉斯·法拉戈所著的《巴頓:磨難與勝利》和奧馬爾·N·布萊德雷所著的《一個士兵的故事》兩書內容所創作。這是近十幾年來,美國所拍攝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重要影片之一,獲4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等7項獎。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人物與情節基本上忠實於歷史。巴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毀譽參半的經歷,包括毆打士兵、發表不慎重的政治言論等都得到了如實的反映。該片屬戰爭題材,且不乏雷霆萬鈞的戰鬥場面,如坦克大戰等,但同樣也用了許多筆墨描寫了人與戰爭的關係,將巴頓這個“暴戾的軍神”的個性寫活了,全片緊扣主人公,精細刻畫出他的性格、脾氣與內心矛盾,而沒讓他淹沒在一大堆裝甲和隆隆的履帶聲中。影片不但歌頌了巴頓將軍,而且也通過對巴頓這個人物的刻畫,肯定了美國在打敗德、意結束歐洲戰爭中的作用。

《巴頓將軍》在攝影上有一定的特色,它運用高級寬銀幕技術,使影片的畫面顯得相當漂亮,許多巨大場面拍攝清晰而集中,其中沙漠裡的戰鬥和巴頓將軍在隆冬越過法國的場面,格外令人讚嘆。導演還藉助於綜合的移動鏡頭完成了由點到面的空間展示,先用整體環境中的一個局部造成突出的效果——戰爭的殘酷性,然後再讓觀眾帶著這個由局部造成的強烈的印象,去領會場戰爭的規模。

由於美國官方的大力宣傳,《巴頓將軍》公映後獲得好評,連連獲獎。軍事題材影片過去是一向受冷落的,但在一九七O年度奧斯卡評選中《巴頓將軍》卻戰勝了由大名星主演、高成本的《愛情的故事》、《航空巷》等片,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美工、最佳剪輯與最佳音響七項大獎。

本屆頒獎典禮最“經典”的是在電影《巴頓將軍》中巴頓將軍的扮演者喬治·斯科特的拒領。當時,已為世人矚目的喬治·斯科特在頒獎典禮即將開幕之時,從千里之外的西班牙發來一紙電文,文字簡單,態度卻頗強硬:“我本人將不接受這一提名獎勵,藝術家們都應是朋友,不必捲入竟爭的提名、評獎的旋渦。”原來,他一方面對奧斯卡的評選方法不滿,另一方面對巴頓這個有爭議的人物持保留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