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砂陶

建水的碗窯村是個窯火燒出來的村落。沒人知道這裡燒窯的歷史應該追溯到何時,只知道一代又一代的碗窯村人用窯火把自己的家園紅紅火火地建設起來了。這裡有年代悠久的古窯和滿地瓷礫,撐起一段水火剝蝕的歷史。四周沒有車馬的喧囂,市井的嗡嚶,只有淒淒蟬鳴,時斷時續地從古瓷碎片的縫隙間溢出。

這裡出產的紫陶“體如鐵、明如水、亮如鏡、聲如磬”,花瓶裝水不發臭,花盆栽花不爛根,茶壺泡茶味正郁香,餐具存餚隔夜不餿。它雖與江蘇宜興陶、廣西欽州陶、四川榮昌陶並列中國“四大名陶”,卻鮮為人知。遺址的發掘讓這裡流傳著“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說,人們從這種極富靈性的陶瓷語言裡,破譯出唐時明月宋時風華。因而儘管被文人譽之為“滇南瓊玉”的紫陶工藝一百多年前才開始,但它其實早在碗窯上千年做陶瓷的歷史過程中便已埋下了伏筆。

窯/火/煉/媚/骨

碗窯村依山傍水由東向西逶迤排列,距建水城北約兩千米之遙。村前有瀘江河支流繡球河汨汨流過,村後張家溝後山儼然天然彩屏,蘊藏著豐富的五彩陶土。碗窯村一千多年前至今,這裡的居民大多以燒制陶瓷為生。村後形跡可辨有名有姓的20多處古窯遺址和遺址附近方圓十數平方公里的陶瓷殘片堆積層以及眼前景致奇特的在炊煙中仰立牆頭的瓦缸瓦罐,都不容置疑地向後人證明,碗窯這本卷帙浩繁的巨著,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堆積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沉積物。1980年中央工藝美院與建水工藝美術陶廠首次對建水古陶遺址和陶瓷殘片進行叩訪,他們驚喜地發現了大量的宋代青瓷、元代青花、明代粗陶和清代紫陶的殘片。瓷都景德鎮的古窯之中,亦先後發掘出建水窯的器物。可見當時建水陶瓷的聲名遠播,但由於諸多歷史原因致使建水陶業走向衰落,昔日的一段輝煌,掩埋進了沉寂的廢墟。直到80年代初期,才重獲新生。

建水紫陶生產之初,主要生產菸斗、茶具、花瓶、筆筒、印盒、燭台等物件;至清朝光緒年間開始生產一種用於燉雞的造型獨特的“楊林鍋”,新中國成立後曾大量生產,因燉出的雞肉味道鮮美異常,而深受外商歡迎,遠銷美國、日本及東南亞一帶。

1932年,建水紫陶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使者,遠赴大洋彼岸的“巴拿馬世界博覽會”,憑據古拙雄壯、文韻盎然的典雅氣度和鏗鏘若磬、質明如鏡的丰姿華彩征服了世界,首次亮相便榮獲了博覽會美術大獎。1953年,北京舉辦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這是新中國成立後規格最高的民間藝術盛會。建水紫陶又一次展示了她綽約風姿,在近乎苛刻的審評中,建水紫陶以其卓爾不群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征服了深諳5000年中華文明的各大名家,建水紫陶與江蘇宜興陶、廣東石灣陶、四川榮昌陶被國家輕工部命名為中國四大名陶。北京人民大會堂雲南廳內陳列的4隻大花缸,就是建水紫陶產品。上個世紀60年代周總理出國訪問,曾攜帶建水紫陶汽鍋、花瓶作為禮物贈送外國朋友。

巧/手/成/妙/器

在沒有文字的時代,任何一件用泥和砂製成的陶器,都承載著情感信息。直至今日,即使人們發明了文字,燒制過程中那種土地和人之間的羈絆仍能反襯出語言的蒼白。碗窯的紫陶也是如此,只有你親身體驗或是跟隨了整個過程,才能體會用靈魂去制陶的超然。

紫陶目前的手工作坊以陳紹康、袁應德、馬成林、向進興、徐榮紅5人為代表,全村有近40家私人作坊。作為聯合國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家,陳紹康正是紫陶工藝當今的“當家人”之一。他出生陶藝世家,祖上從江西來雲南開窯,到他這裡已經是第三輩。現在他的小兒子陳沛成了傳人;二兒子陳俊也是遠近聞名的才子,朱家花園修葺時,留下了他不少丹青作品。陳紹康一輩子鑽研紫陶藝術,曾經3進北京,先後受到鄧小平、江澤民和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中國工藝美術館也將他的多件作品作為珍品收藏。

建水紫陶的主要工藝特徵分六步,漂漿制泥,手工拉坯,濕坯裝飾,雕刻填泥,土窯高溫燒制和無釉磨光。不過找土卻是建水紫陶生產的第一個重要環節,紫陶的泥料需膩而黏不含砂粒,面對眼前顏色和土質沒有多大區別的五彩土山,那一層土能夠做陶,就只有經驗豐富的老藝人才能慧眼識得了。

塵/埃/掩/光/華

上世紀70年代以前,建水紫陶曾經的輝煌歷史由於種種原因,漸漸地被人們所淡忘。制陶企業各道工序的管理缺乏科學的量化指標,更多的是以計件付酬為主的作坊式管理。無論哪一道工序,其技能幾乎都緣於師傅的口傳手授而沒有明確的量化檢測控制指標。此外,大量製作花盆、醬缸、汽鍋等日常生活用品,使得這些東西的市場需求接近飽和,高品質紫陶產品則無法滿足國內和國際市場需求。

中國戰略發展研究會、北京故宮博物院、雲南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協會、雲南省民族學會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專家組在調研中指出:“有工無藝”是重創建水紫陶產業的致命傷。北京故宮博物院譚斌副院長和劉偉都認為,文化和藝術正在建水紫陶身上逐步流失,“有工無藝”導致建水紫陶和宜興紫砂等產品相比缺乏競爭力,市場萎縮帶來生產經營不正常的惡性循環。

據建水紫陶研究會會長謝恆介紹,建水紫陶業年產值目前近1000萬,力爭2010年達到5000萬。但是,如何提升產品質量,對外宣傳形成品牌效應仍是重要問題。發展建水紫陶產業的主體是企業,只有紫陶生產企業具備大規模生產高品質紫陶產品的能力,紫陶產業才有做大做強的希望。目前紫陶生產企業產權不清、職權不明的經濟體制,已成為阻礙建水紫陶產業發展的絆腳石。而分散的小規模作坊、濫挖人才、殺價等惡性競爭導致紫陶劣勢的產生——即“內爭原料,外爭市場”。因而建水縣目前正規劃並籌集資金,建立圍繞紫陶展開的集旅遊、體驗、推介、銷售為一體的“景苑”,征地8—10萬畝,最遲明年上半年將出台建園方案。建水紫陶如此美好的未來,更令我們期待。

【壹】泥中菁華

敲碎浸泡後的泥漿經過第一次濾漿後,還要經過五六次反覆的攪拌漂洗,然後在透氣封閉的狀態下自然凝乾成泥,整個過程要經過20天左右的時間,這時的泥料已膩如膏脂,無絲毫砂料半點暴性。建水紫陶不叫紫砂陶而叫紫陶,泥料是最本質的區別。

【貳】拉坯的藝術

熟練的拉坯藝人,要么是胸有成竹,又似乎漫不經心,在不經意間,各種造型各異、功能齊全的紫陶器型就在瞠目結舌時一氣呵成。拉坯是制陶的基本功,藝人們總結,拉坯時心要正、眼要準、手要穩。唯有此,才能造就一件“正品”紫陶作品。

【叄】筆墨點陶魂

建水紫陶的魅力,還在於其雕刻填泥工藝所構成的陶製泐痕與纖毫圓勁之間的對比融合。以陶為紙,既要保留筆墨的法備氣至,又要兼顧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濕潤狀態的柔糯特性,捉毫濡墨須由厚實的懸肘運筆功底。這也正是昆明書法家協會王副主席及其朋友會長期受聘駐紮建水縣碗窯工藝陶廠,在陶泥上揮毫的原因。

【肆】泥彩的幻化

許多人以為建水紫陶的文字圖案由美工師畫上去就可以燒制了,殊不知,對陶坯落墨後,刻工藝人必須立刻將墨跡雕刻成模。經填泥、修坯、風乾、焙燒、分次打磨拋光以後,線條會呈現好似經千年鏽蝕風化而斑駁陸離的肌理變化,於是便有了金石之氣的天生古拙。

紫陶刻工多為女工,她們心細手巧,起落之時游龍走鳳。紫陶出名了,大師出名了,她們的名字卻從來沒有被留在陶瓶上,只是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平凡與單調。

殘貼的裝飾是建水紫陶獨具匠心的創造,是所有陶瓷中僅限於建水紫陶獨特的語言。傳說建水縣城有一位文人練字時,將寫過的字紙隨手扔在一邊。卻無意間發現了堆在一起的字紙表現出一種殘缺的美感。這種特殊的排列方式,極大地拓展了建水紫陶承載空間。

【伍】龍窯之變

碗窯燒制紫陶的土窯,當地人稱為龍窯。龍窯一般建在坡度30°左右的山坡上,頭朝下,尾在上,長可上百米,短亦十數米,形似從天而降的蛟龍。龍窯在建水出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末期。最長的一條還在使用,此窯建於70年代初,總長百米有餘,其長度堪稱世界之最。

憑經驗推算,龍窯的成品率只在70%以下,比不上現代化的氣化窯,成品率可以在95%以上。但龍窯有它的魅力,當龍窯窯膛溫度達到1200°的時候,紫陶呈色就會出現奇異的窯變,或黑或絳或紅紫相間,出現可遇而不可求的神奇色彩。窯變後的建水陶,像雲彩一樣神秘而又捉摸不定。一代一代的建水工匠,一次次點燃窯火,一次次夢想著神秘的窯變,將這種獨特傳統工藝傳承下去。

【陸】磨陶如杵

紫陶初出窖爐表皮粗糙一身火氣,無金玉之光。因了泥料無砂的細膩,可經過精細的打磨而使陶明如鏡,也因了高溫的焙燒,陶質堅硬若鐵,人工打磨異常艱難。先用粗砂去糙,隨後用細砂均勻地除去粗砂打磨時留下的拉絲;然後用油石將坯面磨光,使用磨工各自珍藏的光石進行拋光細研;最後用油脂對陶器進行周身擦拭讓其浸透,以除卻表皮上細微的灰蝕,經過這些細緻繁褥的過程,粗糙無神的陶器,顯露出誘人的綽約丰姿。歐陽小抒 文/攝影《大觀周刊》2008年 第一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