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頌[李雙江演唱歌曲]

延安頌[李雙江演唱歌曲]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這首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紀念日的歌曲,原唱:李雙江,翻唱:薛浩根

基本信息

創作背景

《延安頌》創作於1938年4月,歌曲熱情地歌頌了抗日戰爭中的延安欣欣向榮的動人景象,具有抒情性,又富戰鬥氣息。全曲可分為五個部分,曲式結構為帶變化再現的復三部曲式,中間節奏比首尾稍快,風格上也形成鮮明對比。第一部分帶有敘述性,優美嫵媚的旋律傾注了作者對革命聖地滿腔的熱情的由衷的讚美。結尾處二聲部合唱把全曲推向高潮。

歌詞

延安頌
作詞:莫耶
作曲:鄭律成
演唱:李雙江
夕陽輝耀著山頭的塔影
月色映照著河邊的流螢
春風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結成了堅固的圍屏
啊延安
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
到處傳遍了抗戰的歌聲
啊延安
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
熱血在你胸中奔騰
千萬顆青年的心
埋藏著對敵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間長長的行列
結成了堅固的陣線
看民眾已抬起了頭
看民眾已揚起了手
無數的人和無數的心
發出了對敵人的怒吼
士兵瞄準了槍口
準備和敵人搏鬥
啊延安
你這莊嚴雄偉的城牆
築成堅固的陣線
你的名字將萬古流芳
在歷史上燦爛輝煌

賞析

莫耶詞,鄭律成曲。1938年夏作於延安。1940年曾易名《古城頌》刊登在國民黨統治區《新音樂》第二卷第3期。歌曲熱情地歌頌了抗日戰爭中的延安欣欣向榮的動人景象,具有抒情性,又富戰鬥氣息。全曲可分為五個部分,也可看作是帶變化再現的復三部曲式,因為中間節奏比首尾稍快,風格上也形成鮮明對比。第一部分帶有敘述性,優美嫵媚的旋律傾注了作者對革命聖地滿腔的熱情的由衷的讚美。結尾處二聲部合唱把全曲推向高潮。
《延安頌》全曲由ABCDE五個部分構成,屬多部曲式結構,(亦可視為帶變化再現的復三部曲式結構)。大調,採用了C43和42兩種拍子,使抒情和激情很好地結合起來。
第一部分中速,帶有敘述性,它是對某個特定環境和風光的描繪,如詞中的“塔影”、“河邊”、“原野”、“群山”等,都足以令人產生實際聯想。這段旋律,從一開始就出現了一個明朗而開闊的六度大跳音型(5■),它在全曲中先後共出現六次之多,是一個富有特性的動機(見以下各例中的■處):■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有機延續,這裡具體地點明了前一部分所描繪的地方是革命聖地延安,熱情而親切地歌頌這莊嚴而雄偉的古城:■第三部分旋律轉入渾厚的中聲區,拍子由43轉入24。這是一段沉著有力的進行曲,它表現了千百萬革命青年懷著對敵人的仇恨,聚集在山野田間的景象:■第四部分是第三部分的有機延續,這段旋律中兩次出現的八度跳躍(見下例■處)使歌曲更加強了堅定性和動力性,有一種不可遏止的戰鬥激情:■歌曲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變化再現,它加強了歌曲的整體感和讚頌性。
這一段速度稍慢,轉回43拍子,特別是加入了二部合唱,與第三、四部分形成對比,使歌曲情緒達到高潮,傾注著人們對革命勝地的嚮往和讚美:■以上是按多部曲式結構對《延安頌》所作的分析。但從此歌的旋律布局、速度安排、節拍的處理以及逐段歌詞的含義來看,如果把它看作是帶變化再現的復三部曲式也同樣是合適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