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俗風情—民居

廣西民俗風情—民居

廣西民俗風情—民居指廣西少數民主壯族、瑤族、侗族、苗族等的特色住房

壯族居住風俗

壯族村落多選在地勢較高,背靠青山,面臨河溪的地方,以向陽為佳,坐西向東,或坐北朝南。歷史上壯族多聚族而居,秦漢之後,隨著各民族的遷徒、通婚、逐漸打破“舉峒純一姓”的狀況,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使聚族而居的村落結構至今仍未徹底改變。在遠離城鎮的村寨,這種情況更為顯著。較大的村寨也有幾姓共居的。村寨大的幾百戶,小村的幾戶或十幾戶。習慣於從山腳開始,一棟靠一棟地往山坡上建起木樓,形成梯形木樓群;或將若干個木樓排為兩行,中間留一條通道,兩端有圍牆和大院門,形成一個長方形的院落。在村落邊緣,如有那么幾家離得稍遠一些,或者散居他處山邊,一般是從別處另遷來的外族或外姓人。

壯族的木樓,俗稱“乾欄”,也有稱“麻欄”、“高欄”的。以粗長的圓木為立柱,下墊長約一米的石柱,以防立柱腐朽。立柱上鑿榫連以縱橫木條,中層鋪墊木板;屋頂作懸山式,過去多以瓦、草或樹皮覆蓋,現多用瓦,左右及後牆壁以小木條為骨,以稻草拌泥糊其上。房屋分為上層、下層和閣樓3部分。上層有3開間、5開間或7開間,下層用作牛欄、豬圈、雞舍、廁所和貯藏寶。同時,在上層往往另建有望樓、挑樓、抱廈、偏沙等。挑樓是利用出挑來爭取空間,擴大使用面積。抱廈作望樓的擴大部分,突出於乾欄的前部。偏沙相當於半個開間,多設在一年之中風來得最多的方向,以增強幹欄的側向抗風力,一般作次要臥房或輔助房間。此外,在火塘間的近處室外的向陽面,還設有曬排,供洗滌晾曬等用。整座乾欄除正門外,上層側後都開有便門,可通屋後山地。

壯族“乾欄”多出現於桂西、桂北山區、桂中、桂南或位在平地的壯族,多建舂牆土房或泥磚房,生活較好之家建燒磚房。現在已有不少地方建起了水泥磚混結構房屋了。

壯族村落習慣用石頭壘1道圍牆,牆外種荊棘,不少村落附近還種有大樹或者龍眼樹和竹子。舊時,村頭巷口都建有門樓,門內設柵欄,有的還築有炮樓,聳立於村中或寨側,是一種防衛性設施。村前寨口的溪邊,往往設有水碓、水碾或水榨房,為加工糧油之用。在東蘭縣等地的壯族還在寨中建涼亭,供人們乘涼、休息、議事和遊樂。壯寨中的巷道多用鵝卵石或石塊鋪設,大的壯寨一般建有祠堂,村頭寨尾建有廟宇。

瑤族居住風俗

瑤族自古就有依陡嶺而居的習慣。近代除部分瑤族(平地瑤)村落選在丘陵、河谷地帶外,絕大部分瑤族仍居住在高山密林中。河池地區的瑤族則大多居住在石山或半石山地區。瑤族村落的選向依山勢而定,只要是靠近水源和耕作區域、易找建築材料、野獸出沒較少的向陽處,便可建寨。瑤村一般較小較零散,村與村的距離較遠(近者二三里,遠的三五十里),只有富川、恭城等地的瑤族(平地瑤)和金秀瑤族自治縣的瑤族(茶山瑤、花籃瑤、坳瑤)村落比較大,住戶較為集中,數十戶有血緣關係的家庭組成一個村寨。其餘大部分瑤族(盤瑤和布努瑤)的村落一般只集住十多戶有血緣關係的同姓家庭或親戚,最多二三十戶;多數村落住戶分散,戶與戶之間常相距半里至一里,有時一個村落的人家分布在數個山頭或口場裡,每處只住一二戶。

瑤族住房多為竹木結構,一般是一樓一底,樓下住人,分成兩間或三間,進門左邊一間為住房,右邊為堂屋,煮飯在房屋正中。樓上用作屯糧或儲存雜物,也供男人居住,畜舍多在住房背後。

苗族居住風俗

苗族大多聚族而居,幾家或幾十家住一個村寨,大的村寨一二百戶。村寨的房屋緊密相鄰,三五十棟或一二百棟緊挨在一起。隆林各族自治縣等地的苗族一般與壯、彝、仡佬族雜居,每寨七八戶、十幾戶不等,三四十戶以上的大寨較為少見。

苗族的村旁常保留幾株或幾十株參天大樹,俗稱“水口林”。過去,還在村寨四周種荊棘為籬,高五六尺,縱橫交錯,人畜均難通過;在進村的路口建一小木樓作寨門,晚上由守寨人或最後收工者關閉寨門。寨中一般有公共場所,並建有戲台,平時供人們休息和兒童做遊戲,節日時供人們聚會娛樂。三江侗族自治縣等地的苗寨,寨中挖有水井,井上建有亭閣,既可保護水源清潔,又可供人乘涼。

苗族居住地區木材多,房屋多為木質結構,又常以杉木皮、茅草或瓦片蓋房頂。舊時,多數苗胞住在杉木皮蓋的木房、草房或十分簡陋的“杈杈房”里。“杈杈房”以木頭交叉搭棚,上蓋茅草,用茅草、樹枝或竹片編籬為牆,再糊上泥巴,用以擋風。現時已多建樓房。融水、三江、龍勝等地的苗族多住吊腳樓。人們利用山坡的斜度,在山坡的下方豎較長的木柱支撐,上方則豎較短的木柱支撐,鋪板為樓,樓下堆放雜物。木樓的窗戶一般開得很小,室內陰暗,但可避風寒。融水、三江等地的苗族村寨,寨內房屋大都緊緊相靠,穀倉則建在村邊寨頭,以免一旦村寨失火,殃及糧食。

族住房多為5柱3間,也有7柱5間的。有的人家還根據地勢,在兩頭配建橫屋,在正屋前檐下再配上比檐口低50厘米左右的重檐,以加大門樓的寬度。

現在苗族的房屋正中一間是堂屋,左邊一間做火塘,右邊一間分里外兩個臥室或是用作貯藏室。過去,苗族的屋內布局以火塘為中心,人們的起居、飲食、祭祖、敬神、打坐均在火塘旁。火塘用青石板砌成,再用椿木圍成正方形,然後在火塘周圍用質地堅硬的木地板鋪“地樓”。“地樓”離地面約30厘米,苗族稱之為“拉總”或“總站”,意為“床鋪”或“冷鋪”。平時,火塘總是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有的人家還用桐油油得油光鋥亮。現在苗家多有了木架床,晚上睡覺不再臥在火塘旁,借火取暖禦寒,但火塘邊仍是安靈設位祭祀祖先的地方。所以,到苗家作客,如未得到主人邀請,不能在“地樓”火塘邊的凳子上坐。當主人邀請就座時,必須到外面擦掉鞋子上的泥巴,然後再到火塘旁坐下。

侗族居住民俗

侗族聚族而居,單家獨戶居住的情況極少。大寨三五百戶,小寨也有十五六戶。族村落多為綠樹環抱。寨內鼓樓高聳,四周布滿魚塘,有的還把糧倉建於塘上,既可防火,又可防鼠。鼓樓是侗族一村一寨或一族的標誌,是議事和文化娛樂的中心。如全村同一姓,就共建一座鼓樓於村寨中心;若是數姓雜居,則各姓所聚居的中心分別建鼓樓。鼓樓是寶塔式的亭閣,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為四方形的殿式建築;上半部是重檐斗拱,一般呈四面滴水或六面滴水,也有呈八面滴水的。由下而上依次縮小,呈寶塔狀,層數多為奇數,三五層至十五層不等,高於全村所有房屋。著名的三江馬胖鼓樓,建於民國17年(1928年),樓高13米,鼓樓內大廳達132平方米,大廳板壁上和樓頂中央均有以侗鄉風光和吉祥花鳥為內容的精美畫圖和雕刻。鼓樓造型美觀,氣勢高昂莊重,是典型的侗族建築。

侗族聚居的地方常有河溪,有河必有橋。橋樑大都建在村前寨後的交通要道上,有石拱橋、石板橋、竹筏橋、木架橋等。其中長廊式的“風雨橋”最為著名。整個建築為石礅木身結構,橋礅以青石加工後壘砌而成,舊時沒有鋼筋水泥,只用灰漿;橋身以木頭鑿榫穿枋銜接而成,不用一顆鐵釘。橋面並排數根木頭骨架,上鋪木板;橋頂豎柱立架,蓋以青瓦,如亭閣屋頂,整座橋就是躲風避雨的長廊通道。橋內有欄乾坐凳,供人歇息;各樑柱及連線枋板還有雕刻或描繪有圖案包括飛禽走獸的飾樣。“風雨橋”既是通行的要道和擋風避雨場所,又是休息娛樂的好去處。最著名的三江程陽橋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與我國的趙州橋(石拱橋)、瀘定橋(鐵索橋)以及羅馬的諾娃上沃橋(鋼樑橋)齊名,同為世界四大歷史名橋。

侗族有唱歌、演戲之俗,故近百戶人家的侗寨除修建鼓樓外,還建有戲台。戲台形似鼓樓,一般為二層,每層高約2米,第二層為舞台。台前建有岩坪,以青石板鋪成,為觀看演出場地,也是人們茶餘飯後休息乘涼之處。

侗族一般不飲河水飲井水,每個村寨旁和茶亭附近都有泉眼,村民常用大石板將泉眼圍成水池,俗稱“石井”。井上蓋一塊大石板,用以遮住雨水和隨風飄落的樹葉和雜物,保持飲水清潔。較大的石井還修建井亭,亭柱上掛著一排竹筒做的竹杯或竹瓢,供人取水飲用。亭內有木板長凳,可供小憩。

侗族也居住乾欄,一般為木瓦結構。一座乾欄木樓一般二三層高,除房頂蓋瓦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成,整座樓也不用一顆鐵釘,但十分堅固。一般為2開間或3開間1幢。每間寬約4米,兩端有偏廈,呈四面滴水,屋頂壘一堆瓦,或砌一“金錢”。廊前皆設門窗,有的裝以木格或花格窗門,有的用木條於外壁鑲幾何圖案。有的還在四周廊道上圍以欄桿,呈“走馬轉角樓”。乾欄一般是一家一幢。三江縣的苗江、八江、林溪一帶侗族,因聚族而居,他們便將同族房屋建在一起,廊椽相接,可以互通。地勢較平坦的村寨,房屋緊連,前後成排,整齊美觀。建在河邊或陡坡的寨子,則依地勢建吊腳樓,外面的柱腳,有的高達二三丈。有的乾欄建築還於樓前檐附以木格門窗,龍頭穿柱,檐柱吊以“金瓜”,窗子雕縷龍鳳。

漢、仫佬、毛南等族居住風俗

漢族 漢族村落多選擇在地勢平闊、背風向陽、交通便利的地方。漢族房屋多為院落式。居農村者,多為3開間一幢的平房(也有5開間的),正房的前而建有門樓、廚房、耳房,有圍牆將正房、門樓、廚房、耳房等連在一起。正房多為2層,正房中間為堂屋,堂屋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廂房作居室,堂屋前有天井;2樓一般較矮,只有臨時使用木樓梯方可上人,樓上多用作貯藏糧物之用。一般正房後有後院,有土牆圍住,作種菜和涼曬衣物之用。居城鎮者的院落式住房一般為2層至3層的單間樓房,臨街多為騎樓。在主樓與廚房之間通常有一小天井,以便採光、通風之用。

仫佬族 仫佬族有血緣關係的同族人往往居住在同一村寨,只是在一些較大的村寨才與別的民族或別的姓氏雜居。羅城下里一帶的仫佬族,同姓不同祖宗的人同住一村時就分段居住。大村百來戶,小村二三十戶,村與村之間距離多在五六里之內。仫佬族住房多是泥牆瓦頂四合院建築,茅草房極少。一些富裕戶則建磚瓦樓房。

毛南族 毛南族村寨大多選在平地。其房屋稱“乾欄石樓”,多是泥牆瓦頂。毛南族多為同族、同姓聚居一起,很少和外族、外姓雜居。山區村落比較分散,三五戶為一村者頗多;平地村落多為十多戶至數十戶,大的百餘戶。寨內房屋零星分散,各房族自成一棟,互不相連,少數為磚瓦頂。房屋建築多為三間一幢,也有5間、7間、9間一幢的。

回族 回族多聚族而居。在城鎮,多集中於幾條街道居住;在農村,則多自成村落聚居。回族聚居的街道與村落一般建有清真寺。

京族 京族村落大多選在海島或海岸邊。他們聚族而居,村落多位於茂盛的樹林之中。村落中的房屋零星分散,沒有整齊的排列。每家四周留有開闊的空地,周圍種些劍麻、仙人掌之類植物,既可作為籬笆,又能美化環境。京族村寨中建有“哈亭”。“哈亭”既是京族“唱哈”用的歌亭,又是神廟和祠堂。過去,京族多建竹木結構的矮長住房,竹篾為壁,湖上泥巴,蓋茅草或瓦。新中國成立後,這類房屋逐步減少,大部分人家蓋起了磚瓦房。因海風較大,房屋仍建得低矮,瓦面壓上磚石。近年,用條石和鋼筋水泥建的2屋小洋樓漸成趨勢。

水族 水族村落一般建在依山傍水、光照充足、樹木較多、溪水長流之處。他們大多聚族而居,同一村寨的人大都有血緣關係。村落大多較為集中,少的幾十戶,多的百餘戶。房屋為乾欄式建築。早在宋代,水族地區就出現了“樓屋戰棚”,並有有竹柵護衛。後來發展為“人樓居,梯而上”,“上以自處,下居雞豚”。最後又把底層圍起,除關家畜外,還堆放雜物。一般為3開間一幢,也有五間一幢的,高二到三層。貧苦農民多住在狹小的茅草屋裡,用竹篾或蘆葦編成大排,圍在的柱子外邊,也有舂土牆房子,屋頂蓋茅草,四壁少開窗戶。新中國成立後,茅草屋已逐漸淘汰。

彝族 彝族村落一般建在依山傍水、光照充足、樹木茂密、溪水長流之處。也常在山腰建房,房屋朝向依山勢而定,朝向東西南北都有。住房也屬乾欄建築。過去多為茅草屋,新中國成立後泥牆瓦房和磚牆瓦房逐漸增多。隆林等地彝族房屋多為一幢3開間,舂土為牆,厚牆小窗,便於避風擋寒,住房周圍建關養牲畜的小舍。那坡彝族的房屋,地層主要是關養牲畜,左前廂養豬,左後廂養馬,中間養牛,右前廂放石碓。2樓住人。左右兩間鋪設竹樓,用來放置糧食、飼料及晾曬辣椒之類,但互不相通。堂屋設神位,左右兩邊分別為臥房與廚房。

仡佬族 仡佬族村寨大多建在海拔13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過去貧苦的仡佬族農民多住茅草房,有錢人家的房屋用大木柱和厚木板建造,房頂蓋瓦。新中國成立後,雖然仍有部分人居住茅草屋,但房屋建的比過去高大,一般是3開間1幢,高約7米。富者以石砌基礎,立木為柱,圍以木板,房頂蓋瓦。人畜分居,每家都在房屋旁建1間小木屋,分為上下2層,上層養羊或雞鴨,下層關牛、馬和豬,也有用作雜物房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