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平市江口鎮簡介
江口鎮距桂平市區陸路37公里,水路32公里,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149平方公里,轄2個街委會,20個行政村,540個村民小組,16個街民小組,人口11.65萬人,主要民族為漢族,操閩方言。其中農村居民9.65萬人,城鎮居民2萬多人,是廣西第二人口大鎮,同時也是廣西最負盛名的三大古鎮之一。
江口鎮形成於明末。當時, 在桂平市爆發了規模巨大的大藤峽瑤民起義。起義被鎮壓後, 官府於嘉靖十九年在大湟江口設瑤圩, 允許瑤民出山買賣食鹽、布匹、山貨等物。從此, 這裡成為瑤民集中交易的場所。明清之際, 成批粵商源源入桂, 有些即在大湟江口定居下來, 人數日益增加, 到乾隆年間發展到一百多人, 市面不斷擴大。 因位於大湟江口匯入潯江處, 又稱大湟江口, 簡稱江口圩。
城鎮面積230多公頃,城鎮居民2萬多人,擁有耕地64000多畝,其中水田42000多畝,是優質谷、淮山、半夏、黃麻、桑蠶、香芋、篙竹等名產地。
近年來,江口鎮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發展經濟,工農業均取得了長足發展。努力實施“工業化”戰略,全力以赴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鎮區內形成了東升科技工業園和紅河工業小區,擁有工業企業54家,其中我資企業4家,2001年工業總產值達3.9億元。基本形成了以竹藤為龍頭及保險柜、麻紡、針織、造船、印刷協調為發展的工業體系。農業方面引導農民走“壓擴經”的路子,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創稅農業,形成了三布難桑蠶、果蔬基地,東升大樟香芋基地,六寶淮山基地,和合甘蔗基地等,基地農業達10000畝,農業產值達1。8億元。
江口竹器主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江口鎮。江口鎮是市內有名的竹鄉,是出口竹製品的重要生產基地。江口竹器業有悠久的歷史。解放前,竹器編織除供農用外,主要作生活用具。製作工藝比較粗糙。解放後,產品種類日漸增多,除用傳統手工製作外,還採用機械化生產。每逢圩期,江口圩上自然形成竹器行,有生活用具類的竹萁、竹篩、竹籃、竹笠、竹筷、竹椅、竹床、竹簾、竹蓋、竹蒸籠、竹蓆、竹掃、竹籠;有農用類的住竹籮、竹耙、竹扁擔、竹圍等;有供船用的竹篙、竹纜、竹茹油灰;有專供出口的竹針、竹托、2521%型兩耳基托、2510型二頭基碗等,令人目不暇接。江口的竹製品銷往廣東、柳州等地,還有出口到西歐、日本、美國、東南亞等海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