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塘鎮位於南寧市南部,東鄰邕寧區百濟鄉,南接南曉鎮,西連那陳鎮和防城港市上思縣東屏鎮,北靠那馬鎮和邕寧區新江鎮。全鎮土地總面積498平方公里,是南寧市良慶區面積最大的鎮。風光旖旎的千島湖就在大塘境內。大塘鎮處在南北欽防沿海經濟區的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經之地。邕欽公路、南北二級公路、南北高速公路、南防鐵路穿境而過,境內設有那鋪火車站,並配有大型物資儲運場。(本詞條是一個歧義詞,以下將詳細介紹廣西南寧市大塘鎮,在最後也將簡略的介紹四川蒲江縣大塘鎮、廣西玉州區大塘鎮和貴州平塘縣大塘鎮)
鄉鎮概況
大塘鎮大塘鎮位於邕寧縣西南部,鎮政府駐大塘街,距縣城60公里,距南寧市45公里。邕欽公路、南北二級公路、南北高速公路、南防鐵路自北向南穿境而過,境內有那鋪火車站,距大塘街2公里,設有貨物儲運場。大塘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111個自然坡,40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萬人,居住著壯、漢、瑤、侗等民族,其中壯族占總人口數的99%。耕地面積13.5萬畝,其中水田面積6.25萬畝,甘蔗面積5.2萬畝。林木面積23萬畝,林木覆蓋率達35%。行政區域面積500平方公里,為全縣各鄉鎮面積之最。有耕地面積4842.6公頃,其中,水田面積3351.8公頃,旱地面積1490.8公頃。有山塘水庫面積380.47公頃;林地面積12557.33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9.3%。2003年,轄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3個村民委員會共409個村民小組、110個自然坡。
大塘鎮總戶數12423戶,總人口44996人。其中,農業10609戶、41316人,非農業1814戶、3680人。全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5933萬元,農業生產總值17722萬元,財政收入12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05元。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30萬元。全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01萬公頃,其中經濟作物種植面積4332.67公頃,占農作物種植面積的43.3%。糧食總產量2.03萬噸;甘蔗種植面積3369.87公頃,總產量25.01萬噸;木薯總產量8192噸;蔬菜總產量1.35萬噸;水果總產量7313噸;果用瓜類總產量1117噸。年內家禽出欄185萬羽,肉類總產量4289噸,水產品總產量774.7噸。全年累計發放貸款2270萬元。年末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22億元。
鄉鎮發展
大塘鎮大塘鎮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是良慶區糧食、甘蔗、水果、林產品、芝麻鴨的主產區,糧食、甘蔗、水果、林產品量位居全城區前列,素有“甘蔗大鎮”之稱。大塘芝麻鴨以其稻田放養、皮薄肉脆且香甜可口而遠近聞名,暢銷區內外,故當地有“南曉雞、大塘鴨”之說。2004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367l萬元,財政收入1234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10元。
大塘鎮各項工作走在原邕寧縣各鄉鎮的前列,在小城鎮建設、招商引資、社會治安、農業科技、為民辦實事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一是小城鎮建設得到迅猛發展。城鎮供水、供電、通訊、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被推薦為參加廣西第五屆市容“南珠杯”競賽活動的鄉鎮;二是招商引資成績顯著。先後引進了航寧鋼鐵廠、勇新林化廠、上海真空氣調保鮮庫等10多家企業。2004年成功引進占地500畝、投資2.7億元的廣東順德鋁塑板廠,為全鎮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全鎮有規模以上企業4家,未來幾年將進一步最佳化環境,強化服務,進一步營造“親商、富商、安商”的氛圍;三是全鎮經濟政治穩定。通過以“鐵腕”管治安,成立治安聯防隊,加大糾紛調處力度等辦法,使全鎮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得到了上級以及國家法務部的充分肯定;四是農業科技得到廣泛推廣。建成的百樂農業科技示範園引進了全區先進的農業技術,在丘陵地帶節水灌溉、淮山定向結薯等農業技術得到廣泛推廣;五是為民辦實事得到落實。先後籌集近千萬元資金投入農村“三大會戰”工作,使村級道路、生態村、水利等設施逐步得到完善。
2003-2004年,大塘鎮先後獲得了“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廣西科技進步考核先進鎮”、“南寧市先進單位”、“南寧市文明鎮”等30多項榮譽。
黨政建設
大塘鎮為最大限度控制違法生育,確保2007年人口控制目標的實現,為2008年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南曉鎮黨委、政府從9月15到9月25日,再集中開展計生“四術”任務攻堅戰。鎮黨委、鎮政府要求:
堅持統分結合。全鎮上下務必將思想統一到計生“四術”任務中來,鎮黨政主要領導一定要親自抓、負總責,專心抓計生,集中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投入計生“四術”工作。同時,要確保時間到位、力量到位、投入到位、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堅持落實責任。鎮黨政領導包片、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村組骨幹包人和定對象、定責任人、定落實時限、定獎懲的“四包四定”責任制,採取責任包乾的辦法,將全鎮計生“四術”任務進行分解,落實到相關責任人,把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幹部年終考評、政績考核的依據。
堅持回訪制度。由鎮黨政主要領導、包村工作隊隊員、村幹部、計生所技術員組成的回訪組及時溫馨回訪慰問,做到及時回訪,關心過問,讓計生對象消除疑慮,及早康復。了解對象的生活、生產、生育等情況,熱心幫助她們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向對象發放了婦科常見病防治、計畫生育法律、法規知識等宣傳資料。堅持回訪服務,進一步拉近計生人員同育齡民眾的關係,改變過去單純抓“四術”的局面,為完善有關人口信息帳卡打下基礎,促進全鎮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堅持加強督查。各村要堅持每天要向鎮人口和計畫生育服務所上報一次工作進度。鎮黨委政府組織督查組對計生“四術”工作進行督查,對工作被動的村及有關人員提出批評並限期整改。向人口大村和計畫生育工作後進村派駐強有力的工作指導組,重點幫助和指導完成好“四術”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