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文聯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聯,1950年6月,經中共廣西省委批准成立了廣西省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籌備委員會,並
組成了相應的辦事工作機構。自此,廣西文聯作為廣西各文學藝術的聯合性的人民民眾團體
納入了廣西省(自治區)直屬單位的編制。它的具體工作、活動等均由中共廣西省(自治區)委
員會宣傳部直接領導。同時,它也接受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業務指導,並為之團體會員
之一。廣西文聯的任務,是貫徹和實踐黨的文藝路線、方針、政策,組織和團結廣西廣大文
藝工作者,把文學藝術作為社會主義整個事業的一部分,堅持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

組織、會員與活動

廣西文聯是民眾性的文藝團體,是廣西各文學藝術協會、研究會和各地、市、縣、企業
文聯的聯合組織。它對所屬的省(自治區)級文學藝術協會具有工作領導關係,業務上的協調、
指導責任;而對地市縣和企業文聯則只負有業務上協調、聯絡和指導責任,不存在垂直的領
導與被領導的關係。地、市、縣和企業文聯在當地和企業黨委領導下進行工作和活動。
廣西文聯作為聯合性的民眾團體,它的最高權力機構為廣西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
(簡稱“文代會”),代表大會一般每四年舉行一次。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代表大會選舉
產生的廣西文聯委員會或由委員會選舉產生的主席、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
廣西文聯的會員,在1959年4月廣西第二次文代會之前為個人會員,凡是從事文學藝術
創作、研究和組織工作者,均可申請入會,經委員會審查批准後即為會員,享有會員的權利
和義務。從廣西第二次文代會改個人會員制為團體會員制後,其會員即是自治區內文學藝術
協會、研究會,地、市、縣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以及行業文聯均可申請加入廣西文聯為會
員,並經廣西文聯委員會批准。團體會員也有退會的自由。
各團體會員均各自有自己的章程,獨立開展文學藝術活動,召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領
導班子。在領導關係上,除已納入廣西文聯編制的協會、研究會,由廣西文聯委員會直接領
導外,其他協會、研究會和地、市、縣文聯,則由所在單位和當地黨委直接領導,其經費也
納入當地財政預算。截止到1995年廣西第六次文代會止,廣西文聯的團體會員,有直屬的13
個協會、研究會和近80個地、市、縣以及柳鐵文聯、電力文聯等。而廣西文聯所屬13個省級
協會的會員,截止於1996年12月底,總數已達7966人,其中壯、瑤、苗、侗、仫佬、毛南、
回、京、彝、水、滿、土家族會員2366人,占全自治區會員總數的33.8%,其中同時為參加
全國各協會的會員765人。中國文聯所屬各個協會也都有了廣西的會員。
廣西文聯的活動,主要是圍繞促進文藝創作的發展和繁榮開展,視活動的內容需要或由
廣西文聯主辦,或與所屬協會主辦,或由協會單獨承辦,不管什麼形式,廣西文聯委員會都
起著領導的責任和作用。40多年來,廣西文聯所開展的文學藝術活動,主要有這些方面:
組織文藝工作者學習馬列主義文藝理論、毛澤東文藝思想和鄧小平文藝論述,舉辦毛澤
東《在延安文藝座談上的講話》和《鄧小平論文藝》的學習會、報告會、研討會,以提高文
藝理論水平,增強文藝創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據不完全統計,通過這些活動,出版了理論
專著20餘部,發表學習體會文章每年都不少於20餘篇。
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對文藝創作進行組織、研究、討論,舉辦文學講習
班、輔導班,對作家作品進行研討評論和評獎。據統計,僅從事文學創作作者參加這些活動
的,就占廣西作家協會會員1205人的60%左右。
繼承和發揚各民族文學藝術的優良傳統,加強各民族文學藝術間的文化交流。從80年代
起,先後舉辦了壯、瑤、仫佬、京、毛南、侗族文學研討會多次,組織作家訪問團到廣西少
數民族地區深入生活,考察民族文化;組團到我國新疆、寧夏、內蒙、雲南、貴州以及東北
等地學習參觀,吸取民族文藝創作經驗。
組織和推動內外文化交流,加強橫向聯繫,增進友好往來。廣西文學藝術家出國考察訪
問近百次,足跡達美國、蘇聯、丹麥、瑞典、挪威、突尼西亞、泰國、越南、朝鮮、日本、香
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廣西文聯也多次接待了國外作家藝術家的來訪達100多人次。
組織作家深入生活,採取代職蹲點、沿途參觀、重點訪問、專題跟蹤採訪等多種形式體
驗生活,獲取創作題材,創作有份量的文藝作品。自治區獲獎的長篇小說、報告文學《美麗
的南方》、《脊樑》、《大苗山交響曲》、《波努河》以及《龍的城,龍的魂》、《紅河與
熱土》、《中國有條紅水河》等都是深入生活後創作出的反映現實生活的佳作。
維護文藝工作者從事文藝創作、研究和文化交流的自由和正當權益,幫助和改善文藝工
作者的寫作條件和生活條件,凡是文藝工作者在創作上遇到的難題,文聯都想辦法解決,如
請創作假、深入生活路費、報考大學深造以及作品出版等。
辦好文藝報刊,為作者提供發表作品園地,為讀者提供優美的精神食糧。《廣西文學》
(曾名為《廣西文藝》、《紅水河》、《灕江》)自1951年6月創刊以來,發表大量的廣西作
家藝術家的作品,辦出了廣西民族地區的特色,1995年起一直被評為優秀期刊;《美術界》
(曾名《廣西美術》)1972年創刊,發表了廣西美術家創作的國畫、油畫、連環畫等有影響的
作品,推動了廣西美術創作事業的迅速發展,而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省級美術刊物之一。其
他專業刊物如文藝理論刊物《南方文壇》、詩報《南國詩報》、音樂刊物《民族歌壇》在全
國也都較有影響。

機構設定

廣西文聯1950年6月籌備期間,定為自治區直屬科級單位。1954年正式成立後作為民眾
藝術團體,定為局(廳)級單位。其具體辦事機構,也隨著文藝協會的逐步成立而逐步擴大。
以1996年年底情況為例,其具體辦事機構如下表:
由於廣西文聯的逐步發展以及人員的變化,其辦事機構在總體穩定的前提下,也曾作過
調整和變化:
1、根據中國共產黨黨章規定,在人民民眾團體設立黨組,廣西文聯黨組正副書記、成
員,由上一級黨組織主管部門任命,其任務是領導和決策廣西文聯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
2、廣西文聯委員會下的秘書長制,曾在1985年初改為書記處制。1986年撤銷書記處制,
恢復秘書長制。
3、辦公室是廣西文聯具體辦事單位,按分工下設文秘組、行政組、財務室和圖書資料
室。
4、機關黨委(原為黨總支)、機關工會,均為90年代初成立或建制。
5、在13個協會中,除廣西電影家協會設在廣西電影製片廠、廣西電視藝術家協會設在
廣西電視廳電視劇創作中心外,其他協會均在廣西文聯編制內,至1996年底,在職行政與事
業人員共72人,非在編的離退休人員51人。
6、廣西文聯所辦刊物,署名廣西文聯主辦,如《廣西文學》單獨有編輯部(處級),而
其他刊物則實為有關協會承辦。如《美術界》由廣西美協承辦,《南方文壇》由廣西文藝理
論研究室承辦,《民族歌壇》由廣西音樂家協會主辦,已停刊的《百越民風》由廣西民間文
學研究會主辦,《廣西文藝報》由組織聯絡部承辦,《南國詩報》由廣西作家協會承辦。

從80年代之後,由於文化事業迅速發展,單靠政府撥款顯然滿足不了需要,為此,在
“以文養文”的號召下,廣西文聯以及各協會都採取有效措施如舉辦文藝函授學校、擴大文
藝刊物發行量、編輯出版文藝精品書籍出售、與商家共搞文藝活動等取得贊助,彌補經費的
不足。據統計,這樣創收的經費的總額相當於撥款總數的20%左右。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壞

1965年11月全國青年業餘文學創作積極分子代表會議召開,廣西派出以鄧凡平、莫家裕、
梁寧為正副團長的青年作者代表團一行25人與會。為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藉以推動廣西
文藝創作,1966年1月廣西全自治區文藝創作會議在南寧召開,文學、戲劇、電影、美術、
音樂、舞蹈、攝影等方面創作人員270餘人到會,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韋國清、第二書記喬
曉光、書記伍晉南、候補書記霍泛等都到會並講了話。本以為這次會議將推動廣西文學創作
深入發展。但到了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文藝界卻成為“革命”的對象。從15日開始,《廣
西日報》從廣西有成就的壯族作家陸地和他的小說《故人》起,對《故人》、《劉三姐》、
《元宵夜曲》、《美麗的南方》、《國慶節》等一系列作品進行批判,這種批判一直延續到
1972年4月。而廣西文在線上關,也在1966年6月間受到紅衛兵、造反派的衝擊而陷入癱瘓,文
聯領導和作家挨批判,其他人員也停止了工作。到了1969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命委員
會正式行文,宣布撤銷廣西文聯,所有工作人員下放到縣、廠(場)等基層勞動鍛鍊。自此,
廣西文聯及所屬各協會停止活動達十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十年,給廣西文藝創作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耽延了作家藝術家創作年
華,造成文學藝術作品難能問世的空白;廣西文聯所珍藏的有關文學藝術資料、書籍被劫失
一空,創作隊伍也分散得七零八落……直至1978年3月,經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批准
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文聯恢復活動籌備小組,經過歷時二年時間的落實政策,為批判錯了的
人和作品平反,組織文藝隊伍,重新健全各協會組織等一系列工作,才於1980年元月召開了
廣西第三次文代會,使廣西文聯重新走上了繁榮和發展文學藝術的道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