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縣

凌雲縣

凌雲縣,古稱泗城,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有四條河流縱橫交錯會聚於城中,是一個近千年州、府、縣治之地歷史的文化古城。凌雲縣海拔在210至2062米之間。凌雲縣百歲以上壽星有365人,高過世界長壽區認定標準占人口的比例,是中國首個“全國異地長壽養老養生基地”,享有“山上水鄉、古府凌雲、宜居天堂”的美譽。 縣域面積2053平方公里,轄8個鄉鎮(其中4個瑤族鄉)110個行政村(社區),境內居住著壯、漢、瑤三個主體民族,2011年末總人口19.55萬,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5%,1992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享受少數民族自治縣待遇,2002年國務院確定為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凌雲縣先後獲得了“中國名茶之鄉”、“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國重點產茶縣”、“國家西部地區教育‘兩基’攻堅先進縣”、“廣西衛生縣城”等國家、省部級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凌雲縣 凌雲縣
凌雲縣位於廣西西北部,雲貴高原東南邊緣,距首府 南寧360公里。東連 鳳山縣巴馬縣,西接田林縣,南鄰右江區,北與樂業縣枕連。地理位置為北緯24°06′—25°37′,東經106°23′—106°55′。全縣石山面積占40%,土山面積占60%。

縣境東西最大距離53.7公里,南北最大距離58.8公里。縣境總面積為205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040.1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99.37%;水域面積12.8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0.63%。

地貌

凌雲地處雲貴高原的延伸部分,是比較典型的山地地形,山高谷深,山地面積廣大。整個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93.32%;平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3.28%。

凌雲縣地貌構成主要有兩大類:土山和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其中土山區占全縣總面積近60%,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石山區占近40%。土山主要位於縣城西北、西南地區,總屬青龍山脈,多呈南北走向沿邊界排列,成為縣境西半部的一道天然屏障,主峰為岑王老山,海拔2062米,位於縣極西北與田林縣交界處。石山主要位於縣城東、北部地區。

土壤地形

凌雲縣 凌雲縣
凌雲縣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中山地貌類型。全縣群山起伏,地貌由土山和石灰岩喀斯特山地兩大類型構成。土山地區占全縣總面積的60%,居住著全縣40%的人口,而40%的石山地區卻居住著全縣人口的60%。

凌雲縣土壤、穀物中的鉻,硒含量高於中國平均水平15倍以上。母岩主要有砂頁岩、石炭岩。土壤類型主要有黃紅壤,占45%,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至1200米地帶,肥力高:黃壤占11%,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地帶,土壤濕潤、疏鬆、肥力高;棕色石灰土占34%,分布在石山地區:紅壤占10%,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高丘深谷地帶,土壤乾燥,肥力一般。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不嚴寒,夏不酷暑,冬短夏長,秋高氣爽,年平均日照1443小時;年平均太陽總輻射為95.81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氣溫19℃~20.4℃;年平均降雨量1235毫米。由於受季風影響強烈,加上境內地形起伏較大,山高谷深等因素,一年約有半年時間處於熱帶暖溫氣團控制之下,水氣輸送十分豐富,氣流極易展開輻射。因此,凌雲縣成為廣西暴雨中心之一,年平均降雨天為151天。同時,受喀斯特地貌和南亞熱帶季風氣的影響,乾濕分明,夏季降雨量大於蒸發量,洪澇災害時有發生,冬春兩季乾燥少雨,乾旱災害頻繁。

水文

凌雲縣內河流有泗水河、布柳河2條幹流,11條支流,分屬右江、紅水河2大水系,總流域面積1777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18.181億立方米。

河網密度0.134公里/平方公里,水源洞水系分兩個支流:水源洞水流向鳳山縣三門海坡心村巴馬盤陽河水系,被專家認定為水源洞長壽之源頭;水源洞水流向澄碧河,廣東珠江水水系,被專家認定為珠江水系之源頭。

歷史沿革

凌雲縣---天下第一壺 凌雲縣---天下第一壺
秦代以前,縣境內已有人類居住,主要為壯族及部分少數民族,歷史上被稱為“獠人”、“俚人”、“雒越”等,是嶺南百越(百粵)各部落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朝統一嶺南地區。設定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凌雲屬桂林郡。秦末漢初,凌云為南越國統轄,隸屬桂林郡。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凌雲屬鬱林郡管轄。元封五年(前106年),為交州統轄下的鬱林郡管轄,屬增食縣。

三國屬吳國,凌雲屬廣州鬱林郡地,仍屬增食縣。

晉朝,凌雲屬廣州鬱林郡增食縣。東晉大興元年(318年),鬱林群分為晉興、寧浦兩郡。凌雲屬廣州晉興郡增翊縣地。

南北朝,宋、齊時,凌雲屬廣州郡晉興郡。陳梁時,屬南定州晉興郡地。

隋朝,凌雲屬揚州鬱林郡地。

唐貞觀元年(627年),今廣東、廣西為嶺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嶺南道分東道(廣東)和西道(廣西)。嶺南西道下轄桂管、邕管、容管經略使。並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置羈糜州縣峒,凌雲屬邕州管羈縻雙城州,半屬溪峒。

五代,凌雲屬邕州管轄,後為南漢屬地。

宋皇佑五年(1053年),置泗城州,管轄利州、侯唐州、歸樂州、龍川州。泗城州隸屬廣南西路邕州都督府。

元,凌雲縣屬廣西行省田州路軍民總管府所轄的泗城州,下轄利州、唐興州。

明,泗城州直地於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六年(1373年),州治遷至古磡峒(今泗城鎮)。泗城州,下轄利州、程縣、唐興州。

清初為泗城直隸州。順治十五年(1658年),升為泗城府(土府)。十八年改為泗城軍民府,隸思恩府。雍正五年(1722年),改土歸流復置泗城府,直隸廣西省。泗城府治在今凌雲縣城。泗城府初無州縣。雍正八年,泗城府劃轄原系直隸州的西隆州及西林縣。乾隆五年(1740年),泗城府置凌雲縣,故泗城府轄凌雲、西林2個縣及西隆州,轄及今百色市之西林、隆林、田林、凌雲及樂業等縣地。

民國元年(1912年),根據《廣西地方官暫行章程》有關附郭之縣省入府的規定,廢凌雲縣省入泗城府。次年,廢泗城府復置凌雲縣,隸屬田南道。十六年,凌雲縣直隸廣西省政府。十九年,凌雲縣屬百色民團區。二十三年三月,凌雲縣改屬百色行政督察區。期間,轄地包括今樂業縣和天峨縣、田林縣、百色市部分地區。二十四年,區劃調整,凌雲縣轄地縮小。二十九年四月,凌雲縣改隸第十行政督察區。三十一年三月,凌雲縣改隸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廣西置15個區,99個縣,1個市(桂林市)。區轄縣,凌雲縣隸屬百色區。

1950年1月5日,凌雲縣解放,仍稱凌雲縣。同年2月,廣西省人民政府成立。1952年8月,廣西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凌雲縣、樂業縣合併為凌樂縣,縣治凌雲縣泗城(城廂)鎮。同年,又劃出利周歸田林縣管轄。1953年1月後屬桂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專區,1956年3月後屬桂西壯族自治州百色地區,1958年3月屬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專區。1962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凌樂縣,恢復凌雲縣、樂業縣。凌雲縣治泗城(城廂)鎮,轄城廂、下甲、伶站、沙里、邏樓、加尤、玉洪7個公社。1984年,凌雲縣實行體制改革,調整鄉鎮區劃為2鎮8鄉(即:泗城鎮、邏樓鎮、下甲鄉、朝里鄉、沙里鄉、加尤鄉、東和鄉、玉洪鄉、力洪鄉)下設109個村(街)委員會。其中:伶站、朝里、沙里、玉洪、力洪5個鄉為瑤族鄉。

2000年5月,加尤鄉改為加尤鎮。2002年5月百色撤地改市,凌雲縣隸屬百色市,2004年7月,凌雲縣實行鄉鎮撤併,撤銷東和、力洪2個鄉,其中東和鄉部分村劃歸邏樓鎮,部分劃歸泗城鎮,力洪瑤族鄉劃入玉洪瑤族鄉。至2012年,凌雲縣轄3鎮5鄉110個村(社區)委員會。

行政區劃

2000年,凌雲縣轄2個鎮、3個鄉、5個民族鄉:泗城鎮、邏樓鎮、下甲鄉、伶站瑤族鄉、朝里瑤族鄉、沙里瑤族鄉、東和鄉、加尤鄉、玉洪瑤族鄉、力洪瑤族鄉。

2005年,凌雲縣撤銷2個鄉鎮。凌雲縣轄3個鎮、2個鄉、5個民族鄉:泗城鎮、邏樓鎮、加尤鎮、下甲鄉、伶站瑤族鄉、朝里瑤族鄉、沙里瑤族鄉、東和鄉、玉洪瑤族鄉、力洪瑤族鄉。

2012年,凌雲縣轄3個鎮、5個民族鄉,分別為泗城鎮、邏樓鎮、加尤鎮、朝里瑤族鄉、伶站瑤族鄉、沙里瑤族鄉、玉洪瑤族鄉。

資源

土地資源

凌雲有耕地1.3萬公頃,可供開墾的荒地3.5萬公頃,有林面積14.2萬公頃,森林復蓋率71%。全縣總面積306萬畝,耕地面積16.75萬多畝,其中水田5萬多畝,旱地12萬多畝。全縣有荒山60多萬畝,其中宜牧宜林荒山40多萬畝。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已探明的有水晶、銻、銅、鑽、鋅、鎢、煤、鎂、鐵、磷、金、鈾等20多個品種。

1、微粒金礦

主要分部於凌雲穹窿構造隆起的四周的中三疊統砂泥岩中;而凌雲穹窿隆起的四周都被中三疊統地層所環繞,故在其邊緣存在著金礦賦存的地層條件,從構造形態來看,凌雲隆起區四周皆被環形斷裂控制,這些斷裂有的可成為礦液通道,有的直接可形成賦礦場所,此環形帶構造複雜,斷裂縱橫交錯,是成礦的有利條件。

自1985年發現邏樓金礦,相繼發現明山金礦、貓老殼金礦、紅卜樓金礦,據地質工作隊工作後推測,其礦區黃金儲量近20噸,潛在價值近15個億。

2、砂金

主要分布於下甲—泗城坡臉—東和一帶的泥盆統地層的岩溶窪地之第四層殘坡積層中。縣金礦已在下甲上隴咪和下隴咪、岩洞等進行採礦。

3、水晶礦

主要產於隴救、隴鳳—洞新弄勞,浩坤—弄福—坪山及坡臉等地,原生礦形成於方解石—古英脈中,礦石晶體大,質量好。

4、銻礦

銻礦主要分布於泗城、加尤、邏樓、沙里、下甲、伶站、玉洪等地、大小銻礦點,礦化點近百處。最好的為邏樓新洛老里洞礦區。

5、鐵礦

主要分布於縣城—邏樓、濫村—磨賢—上傘等地,屬次淋慮堆積型礦床,產於岩溶窪地之第四系殘坡積層中,堆積面積10—50平方米,厚度0.5—10餘米,含鐵最高達56.95%,埋層淺,易開採。

6、石英斑岩(陶瓷土)

石英斑岩風化後形成理想的陶瓷粘土。分布於巴合興隆坳、央八、倉洋等到地的石英斑岩出露區。含SIO273.85%、AL2O315—16%,Fe2O3、TiO2、CaD、MgO含量均達技術標準,為高級日用陶瓷和衛生陶瓷製品的原料。

7、白雲石

主要產於凌雲穹窿之中石碳統及中泥盆統和下二迭統的灰岩中,呈層狀產出,沿走向礦層厚度品的位變化穩定,MgO含量>18%,儲量4.6億噸,是冶鍊金屬鎂的基本原料。

8、矽石

主要產於三迭系切割較深的溝谷中,在玉洪、朝里、伶站、下甲均有可供開採礦體賦存,沿公路進行線路地質調查,儲量可達30萬噸以上,潛在價值1500萬元,開採條件良好。礦體厚0.8—3米,最厚達50米,礦石質量好。含SIO298.20%,Fe0.52%P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