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2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建立元寶山水源林自然保護區。
2002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確認元寶山自然保護區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2013年12月25日,經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
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融水苗族自治縣的中部,距融水苗族自治縣縣城65公里。
地貌
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河谷深切的中山山地。山脈呈南北走向,主峰海拔高達2081米,為廣西第三高峰,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最低海拔為285米,相對高差為700~1200米。
氣候
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氣候為山地氣候特色,年均氣溫為16.4℃,年降水量為2379~2813毫米。
水文
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河流主要有元坪河、榮坪河、泯羅河、大坪河、陳卡河、加網河、高基河、元寶河、少桑河、老虎口河、培乘河,集水面積為110平方公里,年產水量為2億多立方米。
區域範圍
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境內 ,範圍涉及四榮、安太、白雲、安陲、香粉五個鄉鎮 ,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9°07′48″-109°12′00″,北緯25°19′12″-25°27′36″之間 ,東西長9.26公里,南北寬18.17公里 ,總面積4220.7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2019.8公頃,緩衝區面積1100.4公頃,實驗區面積1100.5公頃。
保護目標
綜述
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森林植物資源、水資源及其珍稀樹種。
植物
截至2016年,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木本植物有300多種,藥用植物有34種,纖維植物7種,澱粉植物有16種,觀賞植物有黃楊、杜鵑、深山含笑、廣東白蘭花、木蓮等。主要樹種有元寶山冷杉、華南五針松、長苞鐵杉、福建柏、三尖杉、南方紅豆杉、短葉羅漢松、紅楠、銀鵲樹等。
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元寶山冷杉、福建柏、鵝掌楸、伯樂樹、馬尾樹、觀光木、馬蹄參,三級有南方鐵杉、華南五針松、長苞鐵杉、雞毛松、紫莖等。元寶冷杉是中國的特有樹種,只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元寶山。
動物
截至2016年,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頸長尾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熊猴、水鹿、穿山甲、林麝、小靈貓、鬣羚、白鷳等。
管理措施
管理機構
1986年,建立元寶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地址在安太鄉境內的江竹村白竹屯。2008年4月,融水苗族自治縣機構編制委員會以《關於重新核定全縣事業單位編制的通知》(融編〔2008〕16號)核定元寶山管理處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5人。管理處現有職工8人,護林員21人。
截止到2016年9月,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有幹部職工5人,聘請有24名護林員,在保護區周邊設立有4個護林管理站。
開發利用
科學研究
2009年3~8月,柳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化學與生命科學系對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兩棲動物資源進行了調查。
考察評估
2016年9月5日,國家評估組到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開展考察評估。
生態價值
廣西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廣西區內兩棲動物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之一,保護區內兩棲動物種類多、分布均勻、種群結構比較穩定,多樣複雜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水資源和良好的氣候條件為兩棲動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繁衍環境,是研究廣西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地區之一。對該自然保護區兩棲動物進行多樣性調查研究,既可為該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管理、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相關依據,還能對該地區乃至周邊生態環境的整體情況進行監測、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工作的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