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分散式能源系統重點實驗室

研究方向1.分散式能源系統集成理論和化學能釋放新機理研究。 研究內容1.分散式能源系統集成理論和化學能釋放新機理研究。 3.多孔介質傳熱傳質的建模、數值模擬及實驗研究。

研究方向

1.分散式能源系統集成理論和化學能釋放新機理研究。
2.相變傳熱傳質強化與控制和高效儲熱的基礎研究。
3.多孔介質傳熱傳質的建模、數值模擬及實驗研究。
4.分散式供能利用系統穩態和動態特性及多層次一體化建模。

研究內容

1.分散式能源系統集成理論和化學能釋放新機理研究。包括燃料化學能釋放與能源綜合梯級利用、動力餘熱驅動逆循環與正逆耦合循環、分散式能源系統集成理論、分散式能源系統創新與驗證。
2.相變傳熱傳質強化與控制和高效儲熱的基礎研究。包括相變傳熱傳質強化、蓄能材料及其全工況系統集成。
3.多孔介質傳熱傳質的建模、數值模擬及實驗研究。包括多孔介質內部傳熱傳質之間的相互耦合規律、微細結構中的傳熱傳質規律、數值模擬方法及強化原理研究。
4.分散式供能利用系統穩態和動態特性及多層次一體化建模。包括分散式供能利用系統穩態和動態特性;分散式供能利用系統的集成模型、集成算法與集成控制;分散式供能利用系統的科學用能。

建設目標

近期目標

實驗室將在能量轉換、系統集成、強化傳熱、傳質理論體系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為能的梯級利用、 傳遞過程控制和強化理論邁向新階段做出重要貢獻,在學術界產生較大影響,處於國際先進研究水平。預計獲省部級獎1項以上;獲得國家、省部級項目 3-5 項;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 5-8名,完成相關學術論文 60 篇以上;申請專利10 項以上,分散式能源技術推廣套用產生經濟效益達1 億以上。

中長期目標

實驗室的建設,將建立能源綜合梯級利用的系統集成原理,以及提出動力餘熱轉換、蓄能等關鍵過程的先進設計理論與方法。豐富和發展我國老一輩科學家所提出的“溫度對口、梯級利用”總能系統思想,使我國在這一領域繼續發揮國際引領作用。將提供分散式供能關鍵過程和系統集成的技術支撐,使我國的分散式能源系統研究躋身於國際先進行列,推動國家和廣東省節能減排重大戰略目標的實現。同時促進學科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形成國家分散式供能技術持久發展的自主研發體系,為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一代分散式能源系統產業化核心技術奠定堅實基礎。

實驗室主任

楊曉西,男,漢族,湖北浠水人,1953年生。1977年畢業於華南工學院造紙機械專業;1983年畢業於華南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1991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1993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被批准為博士生指導教師。1993-1995年赴英國倫敦大學瑪莉皇后學院做訪問學者,2004-2005年赴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擔任訪問教授。現任東莞市委委員、東莞理工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國家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東莞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廣東省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太陽能學會名譽理事長、廣州留學回國科技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東莞理工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東莞理工學院學報主編。曾任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
長期從事傳遞過程強化與多相流體動力學基礎理論和工程套用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是傳遞過程強化與系統節能,近年來在相變傳熱、界面傳遞現象與流體力學、強化傳熱與系統節能,尤其在凝華傳熱傳質過程、高效換熱元件的開發、吸附式氣體淨化乾燥等方面作出了許多創造性工作。
多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二十多項,獲得了十多項國家、省部、地市級和學校的科技成果獎勵,其中“強化凝華傳熱傳質過程及新型熱熔冷凝箱的工業套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年產五千噸鄰二甲苯法制苯酐六十克生產裝置”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主要完成人),該成果已在全國12個省市15家苯酐廠推廣套用,收到顯著的經濟效益,2003年,“基於高性能吸附材料的熱質交換技術及其套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同年,“高吸附性能複合氯化鋰吸附劑的製備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優秀獎、廣東省技術發明專利優秀獎。由於在科學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楊曉西教授1991年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評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優秀人才百名之一;1999年獲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項目;2002年榮獲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