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廣東漢劇藝術是珍貴的文化瑰寶,有“南國牡丹”之美譽。廣東漢劇行當齊全,分生、旦、醜、公、婆、淨、末七個行當。廣東漢劇的唱腔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聲腔,以中州語言為舞台語言。具有唱腔優美、扮相俊秀的特點。同時,廣東漢劇對服飾、頭飾、道具(砌末)有嚴格的分類和使用對象。廣東漢劇因角色、唱腔、語言均傳承中州韻味,故早期稱“外江戲”。漢劇、漢樂界前輩錢熱儲(大埔湖寮人,1881—1938)於1927年首倡改“外江戲”之稱呼為“漢劇”,1933年,錢熱儲在其著作《漢劇提綱》中,正式定此劇為漢劇,從此約定俗成,沿稱至今。
歷史淵源
大埔縣位於廣東省的東北部,梅州市東部,面積2475平方公里,屬梅州市。管轄14個鎮,一個林場,人口53萬,全部為漢族居民。
大埔廣東漢劇源於中原,生根於大埔,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據大埔縣誌記載:明末清初大埔便有戲劇活動,至清末民國初期大埔漢劇活動已非常活躍。1897年至1917年,大埔雙溪的李慶芝和李追昌創辦了“新梅花”漢劇戲班。十九世紀30年代,大埔出現了兩個專業漢劇戲班“新老福班”和“同藝國樂社”。
新中國成立後,大埔縣漢劇活動蓬勃發展,1950年7月,大埔湖寮漢劇社成立,後轉為“地方國營粵東民聲漢劇團”。1953年5月,大埔縣的茶陽鎮、高陂鎮、大麻鎮三個業餘漢劇團合併組成“東方漢劇團”。1956年7月至1959年3月,兩個劇團先後被廣東省文化局收編為“廣東省漢劇團”。1959年冬,省漢劇二團下放給大埔改名為“大埔東風漢劇團”。1972年又改為“大埔縣漢劇團”至今。
(1959年,由廣東省漢劇二團下放給大埔,改名為大埔東風漢劇團。此照片是該團全體演職員合影,攝於1965年梅州華僑戲院。)
1972年恢復原劇團(東風漢劇團)建制改稱大埔縣漢劇團。此全體演職員合影照片攝於2006年。
中共大埔縣委、縣政府在重視本縣專業劇團建設外,還非常重視農村民眾性漢劇活動的開展,1962年起多次舉行全縣業餘漢劇匯演。
廣東漢劇行當齊全,分為生、旦、醜、公、婆、淨、末七個行當。漢劇的唱腔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聲腔,以中州語言為舞台語言。具有唱腔優美、扮相俊秀的特點。同時,廣東漢劇對服裝、頭飾、道具(砌末)有著嚴格的分類和使用的對象。大埔廣東漢劇經長期積累,形成了豐富的劇目。據統計,有傳統劇目19個,移植創作劇目64個,現代漢劇劇目37個。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來,大埔廣東漢劇上省赴京、出國訪問,獲得過不少的榮譽,在國內外有著較大的影響。保護和搶救廣東漢劇具有學術研究、民俗傳承和宗教學的重要價值。
基本內容
大埔廣東漢劇經長期積累,形成了豐富劇目。據統計,至2012年,有傳統劇目19個,移植創作劇目65個,現代漢劇劇目37個。主要劇目有:《十五貫》、《廣東案》、《翁萬達》、《高文舉》、《梁四珍與趙玉粦》、《花燈案》、《櫃中緣》、《打鍋記》、《白虎堂》、《神算金》、《百里奚認妻》、《悲風》、《風箏誤》、《清河案》、《鄭八怪聯親》、《穆桂英下山》、《白兔記》、《智審》、《打花鼓》、《藍繼子救嫂》、《潘金蓮新傳》、《櫃中緣》、《盤夫》、《母老虎上轎》、《正心亭》、《藍繼子救嫂》、《巧斷奇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