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名錄
遺產類別:民間美術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東省廣州市
遺產級別: 國家
粵繡特色
粵繡是流傳於廣東省廣州市及其古屬地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傳統刺繡工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蘇顎《杜陽雜編》中就已有南海少女盧眉娘“工巧無比,能於尺絹繡《法華經》七卷”的記載。南宋時,廣東繡品開始從深閨小院和皇室內庭走向國內外市場,發展成為民間一項重要的副業生產。明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購買了廣繡藝人繡制的龍袍袖片獻給葡王,葡王大喜,賞賜厚。廣繡從此名揚中外。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一位曾在廣州逗留了幾個星期的葡萄牙傳教士克羅茲,回國後在其所著的“回憶錄”中寫道:“廣州很多手工業工人都為出口貿易而工作。出口的產品也是豐富多彩的。有彩色絲線盤曲的繡在鞋面上的繡花鞋……都是絕妙的藝術品”。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一世,十分喜歡廣東的金銀線繡,親自倡導成立英國刺繡同業公會,從中國進口絲綢和絲線,加工繡制貴族服飾;英王查理一世繼位後,進一步倡導英國人種桑養蠶,發展英國的絲綢工業和工藝,使廣繡藝術傳播到英倫三島,被西方學者稱譽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
粵繡技藝注意結合材料形質,有真絲絨繡、金銀線繡、線繡和珠繡四大類。真絲絨繡以蠶絲為繡材,表現力強,是歷史最為悠久、技藝傳承最為完整的粵繡品種;金銀線繡的針法獨具特色,有平繡、編繡、繞繡、凸繡、墊繡、貼花繡、織錦等七大類六十多種;珠繡屬於粵繡的新品種,由粵繡藝人開發套用。
粵繡在廣東有著悠久的歷史,潮繡在唐代就已出現於廣東潮州地區,流傳至明代已形成風格。它以龍鳳、花卉、飛禽走獸、水族人物為題材,成品多充作日常用品、祭祀用品、欣賞用品、戲服裝飾品等。其繡法可分為繡、墊、貼、拼、綴五種,針法有六角三疊踏針錦、墊棉過金針、雙丁鱗、墊繡菊花畔鱗等兩百多種。許多作品都綜合運用了不同的繡法和針法,並有所創新,如潮繡代表作《九龍屏風》就運用了五大繡法,其中潮繡獨有的釘金墊浮繡法使龍的形象栩栩如生。
粵繡工藝自成一家,它針法多變,針步均勻,能巧妙運用針法絲理表現物像的肌理。粵繡題材廣泛,色彩豐富,注重光和影的和諧運用,同時還能做到“工”為“藝”用,對繡品的藝術效果十分重視。
粵繡中凝聚著歷代藝人的天才與智慧,從藝術風格到創作思維都充滿了嶺南特色,其成長曆程與嶺南文化發展的軌跡緊密疊合在一起。黃洪、許練成、余德、黃妹、陳荷影等都是具有影響力的粵繡傳承人。隨著老藝人的逝世,一些粵繡絕活已經逐漸失傳,粵繡惟一的工藝大師陳少芳女士也已年近七十,粵繡迫切需要年輕的傳承人。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科學技術迅猛進步的今天,依靠手工技藝出奇制勝的粵繡受到機繡、電腦繡的嚴重衝擊,市場萎縮,生存困難,迫切需要扶持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