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名小吃

廣州名小吃

廣州小吃是漢族飲食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小吃就地取材,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文化及社會生活風貌,是一個地區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離鄉遊子們對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現代人吃小吃通常不是為了吃飽,除了可以解饞以外,品嘗異地風味小吃還可以藉此了解當地風情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薈萃名城著名小吃;

展示名店物色佳肴;

品嘗夜市地方風味;

一冊在手,導食導遊導做;

宜食宜讀宜藏。

內容簡介

廣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其地上地下的歷史文化遺存蘊涵豐富。從化作為廣州市的北大門,是古代北民南遷、逃難到廣州、珠三角地區或的重要通道。近年來廣州從化市開展了名城和文物專項普(補)查,其中從化廣裕祠就是在一九九九至二000年文普的重大成果。

廣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自秦漢起2000多年間,廣州一直作為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從發掘的造船遺址發現的秦漢時期帶有舵、錨構件的大型木船;南越王二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發現非洲的象牙和波斯銀盒;唐床時期,設有專門管理外貿的機構。這便是廣州作為對外貿易重要口岸的最好證明。

廣州還是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1840年,當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南大門時,三元里人民便發起了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抗英鬥爭;清朝時期,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清末,思想家康有為、梁啓超等發起的維新變法;國父孫中山領導的反對封建統治的辛亥革命,以及著名的黃花崗起義,都與廣州這片沃土息息相關。

本書介紹了廣州飲食名店、廣州小吃的地域分布情況、 廣州小吃的特點及傳說,一些廣州小吃的製作方法等內容。

廣州名小吃廣州名小吃

目錄

一、廣州概述

二、廣州飲食名店

廣州酒家

大同酒家

南園酒家

泮溪酒家

蓮香樓

太平館餐廳

陶陶居

北園酒家

回民飯店

新荔枝灣

豪景南崗海鮮酒樓

菜根香素菜館

三、廣州小吃地域分布

北京路步行街

上下九步行街

天河城

狀元坊和流行前線

石牌東路

西華路

廣州名小吃廣州名小吃

寶華路

四、廣州小吃的特點

五、廣州小吃的傳說

及第粥

雲香綠豆沙

涼粉糕

棉花糕

月餅

雞油馬拉糕

成珠小鳳餅

馬蹄糕

六、廣州小吃的製作方法

(一)煮製品類

肇慶裹蒸棕

雲吞與雲吞麵

牛三星

牛腩粉

及第粥

艇仔粥

菜乾粥

白果瘦肉粥

生菜魚片粥

油條骨腩粥

生滾肉片粥

薑汁黃沙蜆粥

自助粥

香菇滑雞粥

鮮味黃鱔粥

柴魚花生豬骨粥

……

(二)蒸製品類

乾蒸

蝦餃

糯米雞

腸粉

叉燒包

奶黃包

、、、、、、

(三)烤烙製品類

(四)炸煎製品類

(五)其他製品類

相關內容

沙粿條

沙粿條用米漿蒸成薄粉皮、再切成帶狀而成。盛行於廣東、廣西、海南,正宗山水沙粿條的原產地就是在沙河鎮,故名。因它是用白雲山上的九龍泉水泡製的,所產的粉薄白透明,爽軟韌筋兼備,炒、泡、拌食皆宜。

艇仔粥

艇仔粥以魚片、炸花生等多種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原為一些水上人家用小船在荔枝灣河面經營。小船,粵俗稱艇,故名。

布拉腸粉

腸粉又叫布拉蒸腸粉,是一種米製品,亦稱拉粉、卷粉、豬腸粉 ( 因形似豬腸 ) ,因為早市銷量大,多數店家又供不應求,人們常常是排隊候吃,因此又被戲稱為“搶粉”。出品時以“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著稱。

姜撞奶

關於姜撞奶,曾有傳說。從前,在廣東番禺沙灣鎮,一個年邁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後知道薑汁可治咳嗽,但薑汁太辣,老婆婆無法喝下去,媳婦於是將水牛奶加糖煮熱,倒入裝薑汁的碗裡,奇怪的是過了一陣子牛奶凝結了,婆婆喝了後頓覺滿口清香。第2天病就好了。因此姜撞奶就在沙灣鎮流傳開了,沙灣人把“凝結”叫“埋”於是“姜撞奶”在沙灣也叫“姜埋奶”。

叉燒包

叉燒包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蚝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麵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好的叉燒包採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為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泮塘馬蹄糕

馬蹄糕是將馬蹄(荸薺)磨成漿或乾馬蹄粉兌水加糖蒸製而成。歷史上以泮塘產的馬蹄粉蒸製的馬蹄糕為最好。其色美、晶瑩、透明、爽滑、清甜,是廣州人喜愛的早點之一。

蝦餃

蝦餃最早出現在廣州郊外靠近河涌集市的茶居。那些地方盛產魚蝦,茶居師傅再配上豬肉、竹筍,製成肉餡。當時蝦餃的外皮選用粘(大)米粉,皮質較厚,但由於鮮蝦味美,很快流傳開來。城內的茶居將蝦餃引進,經過改良,成為廣州的名點,歷久不衰。

蘿蔔牛雜

和味牛雜蘿蔔據說是光緒年間一個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廚師發明的。光塔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帶曾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民聚居地。出於宗信仰,伊斯蘭教教徒都不吃豬肉,故一個回民廚師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開了一家牛香店。他用牛腸、牛膀、牛肺、蘿蔔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種味料的醬汁慢火炆好幾個小時,等牛雜炆透了,而蘿蔔又吸慢了加入牛雜味的醬汁後,再剪開小塊,用小竹籤串著醮辣椒醬吃,曰為和味牛雜蘿蔔,入口回味無窮。此味一出,果然吸引附近的回民甚至非回民都來光顧。於是,善食的廣州人都紛紛仿效,和味牛雜蘿蔔一味流傳至今了。

順記椰子雪糕

上世紀20年代由小販呂順首創,選用肥厚結實的椰肉作原料,加工成鮮椰絲後榨成椰汁,再配上新鮮的水牛奶和雞蛋、白糖,獨特的製作使雪糕格外軟滑可口,椰味濃郁,別具風味。五六十年代一些外國元首、貴賓如高棉西哈努克親王等都曾慕名品嘗並津津樂道。自1956年以來均獲歷屆評比的“廣州市名牌美食”稱號。

雲吞麵

雲吞麵(粵語)、餛飩麵(國語)應該起源於廣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