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復

廉復(約994~1084),河南祥符縣人,北宋時期齊魯著名隱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廉復(約994~1084),河南祥符縣人,北宋時期齊魯著名隱士。

生平經歷

為避朝廷徵召,宋天聖年間(約1032)從河南祥符遷到今明水街道辦事處西的繡江河源(胡山北麓)居住。廉復自幼飽讀詩書,頗富才華。但時值北宋王朝守內虛外,積貧積弱,朝廷內無能冗員充斥朝廷,黨爭紛起,廉復憎世仇俗,無意於官場。定居明水後,他謝絕與官吏來往,獨心研究《易經》,研讀之餘便帶領兒孫在眼明塘北、硯池山南的一片荒坡上創建家園。不幾年功夫,就開墾出良田百畝,把一片荒坡治理成“茂林修竹、溪深水靜、生活富足、人丁興旺”的美麗莊園,人稱“廉家坡”(現在明水鎮廉坡村)。四五十年後,已近90歲的廉復鶴髮童顏,以至於有人懷疑他是食仙丹度日,有點石化金之術的神人,一些不事勞作的人竟向他求學法術。廉復對他們說:“治家必先‘誠於家’,誠則生愛,愛家才能理家、發家。治國和治家是一個道理,就是有人問我治天下的方法,我也同樣回答他。”他的朋友王文恪公成為高官顯宦後欲推薦他到朝中作官,因了解他的脾性,怕他不可屈就而中止了這個打算。宋治平年間下詔求賢,當時的齊州刺史王才叔發現了廉復,力促他入朝為官,廉復卻私下安排他的弟子胡鄢代頂。 廉復的博學多識、高風亮節得到了明水鎮當朝官宦李格非的祟視,每次回鄉探親,必與其兄李和叔帶領子侄去廉家坡拜訪他,向他求教經學文藝,暢談時政國事,禮尚往來,遂成莫逆之交。宋元豐七年(1084),90歲高齡的廉復無病而死。

身後相關

為表達對這位隱君子的懷念,李格非於宋元豐八年(1085)九月十三日親自撰寫了《廉先生序》一文,頌揚廉復淡泊清白的一生“以記名實”。當時的太學諸生曾把這篇序文奉為經典而傳誦天下,一時廉復竟被儒者尊為先師。宋宣和五年(1124)正月,廉復的孫子廉宗師、曾孫廉理把李格非所撰序文刻之於石立碑祭祖,又請李格非的侄子李迥為碑文寫了題記。明弘治以來,《章丘縣誌》皆對廉復有記載,明末隱居學者張光啟曾多次尋訪廉復遺蹤,以表示對他的深深悼念和敬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