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菽莊花園

廈門菽莊花園

廈門菽莊花園位於鼓浪嶼日光岩海濱浴場旁邊,位於島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晃岩,東臨觀海園旅遊村,西眺港仔後海濱浴場。是園主人林爾嘉用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的。

簡介

公園建於1913年,1955年改作公園。菽莊花園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全園分為藏海園和補山園兩大部分,各景錯落有序,園在海上,海在園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鷗飛翔的雄渾壯觀,動靜對比,相得益彰。園內還有四十四橋和十二洞天等景點。

歷史由來

廈門菽莊花園 廈門菽莊花園

菽莊花園原是台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50年代起闢為公園,2000前後又建了許多設施,面積也擴大了3000多平方米,是頗有特色的海濱公園。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後,被迫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可台灣軍民拒絕割台,總兵劉永福等帶領“黑旗軍”進行抵抗,腐敗的清政府又下令駐台官兵回大陸。時任台灣墾撫兼團防大臣的林維源不敢逆旨,於1895年全家內渡,定居於鼓浪嶼。林維源,原籍龍溪,其先祖於乾隆年間赴台灣淡水墾殖發家,在台北建有“板橋別墅”即林家花園。其子林爾嘉從小就生活在那裡,別墅的一切給他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1905年林維源去世,林爾嘉繼承父業。1913年,他為懷念台北板橋故居,選定鼓浪嶼金帶水之湄,草仔山之下的一面坡,仿造台北板橋別墅,參照江南名園修建花園,取名“菽莊”,乃主人“叔臧”的諧音,也是“稻菽主人莊園”寓意,因為林爾嘉的祖先是以墾殖發家而富甲台灣的。他花1萬銀元的“潤筆”費,請當時的“大總統”徐世昌題寫“菽莊”園匾。

園內設施

菽莊依海建園,海藏園中,傍山為洞,壘石補山,與遠處山光水色互為襯托,渾為一體。所造樓台亭榭不一其形,迦橋低欄,形若游龍。園內看海,波浪拍岸,依欄遠眺,極盡山海之致,復有岩洞之幽,鮮花滿徑,綠樹成行,為難得之勝景。花園建造分藏海園、補山園兩部分。主要是以園藏海,以園飾海、以海拓園、以石補山、以洞藏天。進園,便有橫牆一堵,擋住遊人視線,把海藏入園內。

藏海園有五景:即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補山園也有五景,即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聽潮樓、小蘭亭。以後又陸續建小板橋,渡月亭、千波亭、熙春亭、茅亭、扇亭等。

菽莊花園集世界園林藝術十大特點中的三個最有藝術個性的特點於一園,是很難得的。第一個特點是“藏海”:就是人走在路上見不到海,到了花園門口甚至進了門仍見不到海,一堵黃牆擋住了視線,待到轉出月洞門,繞過竹林,突然“海闊天空”,取得突然見海的驚奇效果。先把海“藏”起來,而後大海奔騰聚至,引人踏海而行,來到海中的“觀潮樓”,觀賞海景,真是豪情滿懷,可惜觀潮樓被颱風吹倒後一直未能恢復。瑞士園林專家參觀菽莊花園後說:“我 們只有藏湖,而廈門有藏海,十分難得。”菽莊花園的第二個特點是“巧借”:是林爾嘉把臨海的坡面,海灣里的礁石,漲落的海水全部利用起來,圍地砌階,造橋建亭,使原本十分狹窄的一個小海灣,借四周自然美景為鋪墊,變成涵納大海,頗有層次,視野寬廣的海上花園。這在中國的任一個城市,任何一個公園都無法領略到如此美妙的意境和情趣,這是菽莊花園最秀人的地方。

在這裡可以看到洶湧激越的海浪,澎湃往返;遠處的南太武,近處的擔嶼、青嶼、浯嶼,煙波浩渺、風姿綽約;前方的日光岩,英雄山乃至海滄的嵩嶼角都成了花園的外景,構成一幅動感的立體畫,十分秀美。菽莊花園的第三個特點是:“動靜結合”:林爾嘉對動與靜的處理也頗為獨到,坡面建一片假山,按地支分裂為“十二洞天”,洞洞相聯,讓孩子們去追玩,顯出跳動出沒的動景;坡邊建有小亭小閣,休息觀景,表現靜雅的環境。海潮的流動,長橋的安臥,岸上花團錦簇,海中百舸爭流,都體現了動與靜的交融與和諧,匠心獨具!還有林爾嘉把台北板橋別墅的小板橋也搬了進來,把眉壽堂,壬秋閣等建得小巧玲瓏,採用重檐歇山頂,飛檐翹角,琉璃粉牆,小橋流水,淡雅高潔,與海色、山色、天色渾然一體。組成了風格統一的中國傳統園林建築群體,使整座花園既有江南園林的秀美,又兼閩南園林的亮麗。

交通

乘渡輪至鼓浪嶼觀海園碼頭上岸,步行幾分鐘即到!

門票信息

門票.開放時間

30元(日光岩、菽莊花園、刻字館、風琴館聯票100元。)6:00~21:00

景點介紹

菽莊花園利用天然地形,借山藏海,巧為布局,分為藏海園、補山園兩部分,各造五景。藏海園五景為眉壽堂(又為談贏軒)、王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補山園五景為: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聽潮樓、小蘭亭。以後又陸續建了小板橋、渡月亭、千波亭、熙春亭、茅亭、傘亭等。園內各景互為補充,錯落有序,渾然一體;園在海上,海在園中,它既有庭院小園的精巧雅致,又有浪飛鷗翔的雄渾壯觀;動靜對比,相得益彰,遊人至此,流連忘返。

藏海:一路走來不見海,到了花園門口甚至進了大門仍不見海,一堵高牆擋住了視線,偶回首,園門內側楣上高懸“藏海”匾額赫然入目,頓時領悟藏海的意蘊,轉出月洞門,突然“海闊天空”,大海奔騰而至,這種先藏後露的手法,收到了驚奇的效果。

巧借:林爾嘉把臨海的坡面,海灣里的礁石,漲落的潮水,全部利用起來,圍地砌階,造橋建亭,使原本十分狹小的海灣,借四周自然美景為鋪墊,變成涵納大海,視野寬大,頗具層次的海濱花園。特別是走在四十四橋上,面地遼闊的海空,誰也不感到其小,卻感到花園之大。遠方的南太武,山下的嶼仔尾,羅列的擔嶼、青嶼、浯嶼,眼前的日光岩、英雄山,前方的海滄嵩嶼角以及翻飛的海鷗,都成了花園的外景。四十四橋上的渡月亭,是菽莊觀海賞景的最佳點,每逢中秋,夜深人靜,海浪輕搖,欣賞那海色月色,真乃人生樂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