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康新民 男,漢族,1947年生於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自幼學書,初從《九成宮醴泉銘》、《玄秘塔碑》入手,及長,追摹褚遂良及兩漢碑刻,後師從王裕民主攻行、草書,習《十七帖》,摹《祭侄稿》、《爭座位稿》,學《孝經》、《書譜》、《蜀素帖》兼取元、明、清與控各家書風,所作行草魄力雄邁,沉著痛快;所作大草富有奇情逸趣。作品入選“全國第二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和地區性大型書展,被收入《中國書法百家墨跡精華》、《鴻飛集》、《青冢藏墨選》和《中國現代書法》(第三集)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職業生涯
康新民早年投師於青城名家王裕民門下,從楷書入手,習鍾、王、褚、顏諸家體;隸書廣臨《張遷》、《石門頌》、《封龍山頌》、《好大王》、《禮器》諸碑;行書、草書遍臨章草名帖與王羲之、張旭、懷素、顏真卿、孫過庭、米芾、祝允明、徐渭、傅山諸家之作,20世紀70年代以來更多留心王覺斯體,收得初拓《擬山園帖》善本,專注臨摹,篤於奮筆,縱情難收。他學王鐸書,得其姿媚者多,得其雄強者少,善於化解王書陽剛之氣,更以鍾繇寬博筆勢貫入行草,由是書風大變,追求正、大、朴、厚,而不事雕琢,形成一派體勢雄強、蕭散流暢、醇美自然、新意盎然的書風,贏得同道的注目和讚譽。他的行書作品頗見功力,能熔古鑄今,以使轉為形質,點畫為情性,筆隨意轉,沉著痛快,酣暢中見敦厚,莊朴間透靈動。他的行草書化用傅山、王鐸二家技法,大筆橫掃如卷席,氣勢磅礴,驚天動地。有些作品在用筆蒼勁之餘,又注入蘇、米之趣,結字寬舒,寓《薦季直表》體勢,散放朴茂,情淳意厚。好的書法作品必須有好的表現內容,同時還要從新的角度,用新的藝術手法來表現它。康新民愛杯中之物,善於品其孰清、孰醇、孰烈;於書法創作,他仍能全身心地投入,從書寫內容中悟取靈感,品出格調,有動於衷方動筆。他創作的許多作品看似信手揮灑,一任天然,細品卻給人情思雋永、意境清新之感。最能令人驚嘆的是這件草書橫幅《李益詩》。通篇氣勢恢弘,書家巧妙運用挫鋒、裹鋒、搭鋒而以中鋒為主的各種筆法,筆姿生動活潑。整幅墨趣淋漓酣暢,墨法與筆法相濟,可稱“淺中有深,平中有奇”,收到了深厚華滋的藝術效果。其隸書用筆厚重遒勁,結體差近伊秉綬,得其擴漢隸而大之及古質勁直之趣,異乎尋常,別有一番滋味。康新民創作的書法精品,曾先後入選第二、第五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米蘭國際博覽會書展,中日書法交流展,中新兩國書法交流展等多次大型書展,被收入《中國書法百家墨跡精華》、《中國現代書法作品選》等典籍。他還在1988年、1996年分別出訪日本、新加坡進行書藝交流活動。康新民是當今內蒙古書法家中的佼佼者。多年來,他在筆耕之餘,還積極參與區內外各項書法活動的組織工作,先後組織了內蒙古首屆臨帖大展、紀念毛主席誕辰一百周年全國書畫邀請展以及王裕民書法遺作展、高延青書畫展等重大展事活動。此外,他在書法教育普及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自1983年以來,他舉辦了多期書法講習班,學員達幾千人,培育出不少書法新秀。這些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內蒙古地區書畫藝術的開拓與發展。為了表彰康新民的顯著業績,內蒙古文聯於1997年給他頒發了內蒙古藝術創作最高獎——薩日納獎。書法是書法家精神勞動的產物,也是心靈美的產物。康新民以具有剛勁旺盛生命活力的書法作品,撥動著欣賞者心靈的琴弦,也不斷激勵著他自己。
作品賞析
中國書畫家協會內蒙古會員名單
中國書畫家協會總部設在北京,主要辦事機構設在廣州。協會設有常務委員會、顧問委員會、理事會、評審委員會、事業拓展部、培訓中心和《書畫家報》、《書畫家》雜誌、中國書畫藝術大學(籌)、金才文化藝術中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