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維奇·烏申斯基

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維奇·烏申斯基

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維奇·烏申斯基,男,俄國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俄國國民學校和教育科學的奠基人。

基本信息

簡介

俄國兒童讀物作家、國民學校和教育科學的奠基人—康斯坦丁·烏申斯基

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維奇·烏申斯基(Константин Дмитриевич Ушинский),19世紀60年代俄國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俄國國民學校和教育科學的奠基人、兒童讀物作家。1824年2月19日出生於俄國土拉城一小官吏家庭。在車爾尼柯夫省父母的小莊園裡度過童年。在諾夫哥羅德—謝維爾斯克文科中學畢業後,考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在學期間,他熱心學習進步書籍,除法律外,還熱心於哲學、文學和戲劇的學習與研究,興趣十分廣泛。

1844年大學畢業後,烏申斯基繼續自學,於1846年獲得法學碩士學位。同年起任雅羅斯拉夫·傑米多夫高等法律學校的理財學和國家法律學代理教授。其間,他號召大學生研究人民的生活和需要,指出法律是由人民自己制定的,研究法律的基礎應該是研究人民的生活,而不是形式地研究和機械地搬運別的民族的立法。並引導學生獨立地進行思考和準備從事為人民謀福利的活動。他的進步觀點很快就引起當局的注意,並被降職。

1848年歐洲革命之後,俄國反動勢力加強了對教育部門的監控,內務部下令學校校長必須檢查教師講稿。但烏申斯基拒絕執行這道命令,寧願解聘也不甘屈服。翌年被迫離開學校,在內務部謀得一抄寫員職位,過了5年貧困生活。直至1854年經朋友介紹,他才被聘為加特琴斯基孤兒院的俄語教師,後升任學監。1859-1862年任斯莫爾尼女子學院學監和教務主任,同時兼任《教育部公報》的編輯工作。

在斯莫爾尼女子學院工作期間,烏申斯基對教育理論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閱讀了大量關於教育的書籍,並發表了《論公共教育的民族性》和《學校的三個要素》等許多關於教育問題的論文。在改組全部教學過程方面,他也做了很多工作:採用了新的教學計畫,合併了貴族女子部與平民女子部,開始用俄語去講授各種科目,採用物理實驗的直觀課。另增辦了兩年制師範班,講授師範專業知識,使這所學校的女學生將來既可教育子女,又可擔任教師。這是俄國第一所培養女子參加教育工作的學校。他還聘請富有才幹的青年教師,實行教師會議和討論會制度,使女生獲得回家過假期和節日的權利。

烏申斯基在任《教育部公報》編輯期間,將它辦成了一個既充實又進步的教育機關刊物,登載了《勞動的心理和教育意義》、《師範學校章程草案》等多篇關於教學論、心理學、教育學、國民教育方面的問題的文章和教育書評等文章。並出版了兩冊俄語初等教育讀物《兒童世界》。他的進步教育思想和活動,受到當時學校當局和神父的反對,他們向沙皇政府告密,對其進行誣衊,稱他是無神論者和政治上不可靠的人。於是當局於1862年借派他到國外考察女子師範教育和編輯教育學教科書為名,實際上將他解聘。

在國外的5年時間裡,烏申斯基深入地研究了教育上的各種問題,帶病工作,寫出了巨著《人是教育的對象》1-2卷,還編寫了供1-3年級兒童閱讀的讀物《祖國語言》及兒童教學法指南。此時,他的教育體系已基本形成。其基礎是:主張國民教育需要民主化,教育理論應該揭示教育發展的規律,而不僅僅是局限在教育的成規慣例之中。他重視勞動在人的培養和教育中的作用,認為在教育過程中必須以理論與實踐結合和民族性作為教育應遵循的原則。他的關於教育的理論強調教育應有教養性的思想,並制定了許多適合兒童智力和心理發育規律的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對俄國師範教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故被稱為“俄國教師的教師”。

烏申斯基不僅是一位教育理論家,而且還是一位教育實踐家。他認為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因而就要進行全面的教育。他在教育理論方面有很多獨到的見解。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兒童世界》、《祖國語言》等初級讀物和有重大學術價值的著作《人是教育的對象-人類教育學之經驗》及,《論公共教育的民族性》、《論教育著作的益處》等其他教育學著作中,他編寫的童話通俗易懂.寓意深刻。1867年,他因患嚴重的肺病回國治療,1870年12月22日在敖德薩去世,年僅46歲。1946年1月,為紀念他逝世75周年,蘇聯政府又舉行了各種紀念活動,將他稱為“俄國教育科學之父”,許多學校以其名字命名。並樹立了他的紀念碑,設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獎學金和獎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