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地黃200g,女貞子(酒蒸)60g,當歸60g,太子參60g,續斷60g,菟絲子(餅)60g,山藥100g,五味子(醋蒸)60g,首烏藤100g,地骨皮100g,珍珠母100g,滑石粉適量。【製法】
將山藥、當歸、太子參、五味子。珍珠母研細,過篩。余藥置鍋中煎2次,合併,濾過,取上清液,濃縮成稠膏,與藥粉混勻,乾燥,再研細,冷開水泛小丸,乾燥,用滑石粉打光,每10粒重1g。【功能主治】
滋腎,養血安神。主治頭昏,耳鳴,失眠,健忘,遺精盜汗,腰酸乏力。【用法用量】
每服30粒,1日3次。【摘錄】
《山東省藥品標準》中藥方劑之K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