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村

庫村是浙江省泰順縣新山鄉政府所在地,是一個頗具特色的古村落,有記載的開村歷史已有1200多年。

基本信息

庫村是浙江省泰順縣新山鄉政府所在地,是一個頗具特色的古村落,有記載的開村歷史已有1200多年。在庫村生活的家族可能很多,但包氏和吳氏無疑是最有影響的,這兩個大族在庫村創造了空前的耕讀風氣,為泰順地區宋代特別是南宋時期的教育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唐代以前,今泰順境內還是莽莽蒼蒼的深山老林,只有少數古越遺民及先期人山避隱者散居其中,過著雞犬相聞而不相往來的生活。
唐元和七年(812)包全從會稽山遷居泰順今庫村。唐乾寧四年(896),諫議大夫吳畦也隱居於此。包全和吳畦相繼歸隱白雲山下後,開泰順耕讀文化之先河,一千多年來子孫昌盛,以白雲山下的庫村為中心,周圍十里形成許多包姓或吳姓的血緣村落。在漫長的家族發展過程中,兩姓子孫發揚光大,先後創建三個書院,將耕讀當作傳家至寶,代代延傳。據縣誌記載,唐五代兩宋時期本境考中文武進士共有82位,而單單庫村的吳氏後裔,在兩宋就占了19位。
庫村的古村落布局沿襲唐宋時期的特色,其別具一格的鵝卵石地面和山牆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世英門。庫村以世英門為界,分為兩個小村,東為吳宅,西為包宅。世英門又名石門樓,該門樓全部用石頭建造。門前有上馬石、下馬石、坐凳等石質附屬檔案,古代的行政區劃制度中,有二十五家為一閭的劃定,世英門其實相當於閭門。世英門前是貫穿吳宅和包宅的卵石大道,東側路邊立著一棵古柏,村人說是當年始祖吳畦親手種下,應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吧。前方拐彎後,就進入了鵝卵石的世界,整個村落仿佛就是一座鵝卵石堆砌成的城堡。
村中縱橫交錯的道路一律是用鵝卵石鋪設的,鵝卵石路的兩側,也是一律的卵石牆。因為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因此牆腳做得比牆頂要寬得多,卵石的個兒也是下大上小。有的卵石牆因為常年雨淋,表面呈色黑色,但大部分還能保持原色,不過歷經幾百年的風霜雪月,略有剝落,更顯些許滄桑。
庫村的四合院很少有廂房,被高高的鵝卵石牆取代了,因此大院顯得十分的寬敞。有的主人嫌院子太大,就在高大的石牆根一帶辟出一小溜一小溜園地,其功能大致與上面所說的花台相同。這裡的民居用素木搭建,沒有講究的木雕,一切都顯得自然而實用。現在我們到了清陰井。清陰井的井口用四塊條石砌成一個正方形,井口很大,可同時供兩人個打水。擋土牆的下方陰刻三個字“清陰井”,字跡沉穩有利。村民說,這井是吳畦親手挖制的,這字也是吳畦親筆寫的。
食德堂。食德堂有一個別稱叫“外翰第”,其地位在現存的幾座民居裡面算是老大。至於為什麼又叫“外翰第”,主人告訴我,他的高祖包涵是清同治年間的歲貢,曾當過壽昌縣的訓導,是清朝外放的翰林,故名。木質門框的額枋之上,斜撐著一塊木牌子,橫書“外翰第”三個金字。
額枋之上頂椽之下還懸掛一面紅底白字的牌子,豎寫“欽旌節孝”四字。主人說,這面牌子旌揚對象是高祖包涵的母親,她二十一歲嫁到包家,三個月後喪夫,不思改嫁,立志守節。後來朝廷敕封“欽旌節孝”,並立節孝坊。文革期間節孝坊被毀,家人根據石牌坊匾額的形制用木質材料複製了一個,就掛在門樓上紀念。還有一個紀念物就是門樓邊那個青石質聖旨牌。聖旨牌原先應該是放置在牌坊的頂部中央,牌坊毀後,只留下這個聖旨牌,算是家族最後的榮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