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923畝,人均耕地1.08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2567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畝;水面面積250.3畝;草地13000.8畝;荒山荒地4733.85畝,其他面積267.6畝。有煤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8戶通自來水,有636戶飲用井水,有25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8%)。有84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5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3%和1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5戶(分別占總數的10%和10%)。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或不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水泥路、柏油路、彈石路或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公里。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103口;全村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9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1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6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7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6萬元,占總收入的35%;畜牧業收入288萬元,占總收入的4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875頭,肉牛37頭,肉羊345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第二、三產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7%;工資性收入56萬元,占總收入的15%。農民人均純收入142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8.2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89人(占勞動力的12%),在雲南省內務工216人,到省外務工73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雲南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4.0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3%。該村發展花椒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畜牧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923戶,共有鄉村人口3656人,其中男性1987人,女性1679人。其中農業人口3653人,勞動力3146人。該村以漢、彝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02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54人,參合率61%;享受低保31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703戶,占農戶總數的77%。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3443平方米,擁有教師13人,距離中學18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87人,其中小學生344人,中學生143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農村低保等等。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8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3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48.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1個,下設2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5人,少數民族黨員1人,其中男黨員39人、女黨員6人。村委會由支書、副支書、主任、副主任、計生助理員等(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沙壩、老屋基、大慶等19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0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8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