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陽節度使,臨制奚、契丹,治幽州(天寶時為范陽郡),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天寶時節度使為裴寬、安祿山。
唐天寶初分范陽節度使置平盧節度使,治營州,今河北省朝陽縣治,統盧龍軍一,及渝關等守捉十一,今河北省東部、河北省南部之地。平盧節度使,鎮撫室韋、靺鞨,治營州(柳城郡,今遼寧朝陽),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天寶時節度使為安祿山。
安史之路後期侯希逸自平盧南保青州,改授青淄齊沂密海六州節度,永康初李正已代之,擅有青、淄、齊、海、登、萊、沂、密、德、棣十州,又得曹、濮、徐、兗、鄆諸州,於是青淄兗鄆俱有平盧之名,移治鄆,在今山東東平縣西北十五里,正已死,子納叛,元和中,置平盧節度使,領青、淄、萊、齊、登五州,今山東膠東道北部歷城縣以東之地,中和初王敬武有其地,天佑初並於朱全忠,五代晉廢軍,漢復故,宋亦置鎮海軍節度。
所以平盧節度使最開始在營州,後平盧軍南遷至青淄,改為青淄平盧節度使。
相關詞條
-
節度使
節度使,我國歷史時期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鏇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
簡介 制度 發展 沿革 起源 -
幽州節度使
幽州節度使,又稱范陽節度使、盧龍節度使,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區設定的節度使,天寶十節度使之一。安史之亂的根據地,後直到五代割據河北,為河北三鎮之一。
歷史沿革 轄區範圍 割據特點 歷代節度使 -
盧鈞[唐代節度使]
盧鈞(778—864),字子和,京兆藍田(今陝西藍田)人。文宗時任左補闕、給事中、華州刺史(治所在今陝西華縣)、嶺南節度使(治所在今廣東廣州)。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逸聞趣事 個人作品 -
淮南節度使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鏇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
節度使介紹 節度使功能 唐朝淮南節度使 -
盧姓
盧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姜姓、姬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春秋時期的高傒為盧姓始祖。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
姓氏用字 姓氏淵源 人口分布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 -
成德節度使
成德節度使,又稱恆冀節度使、鎮冀節度使,是唐朝時期在今河北地區設定的節度使,唐末到五代割據河北,為河北三鎮之一。也是河北的藩鎮最穩定的一個,160年只有三姓更迭。
安史叛亂 李氏割據 契丹王氏 回紇王氏 歷代節度使 -
淄青節度使
淄青節度使全稱淄青平盧節度使,是唐朝在今山東地區設定的節度使,762年—819年和882年—903年割據山東。
簡介 成立 李氏割據 分割 歷代節度使 -
平盧軍
唐置平盧節度使,亦曰淄青節度使,治青州,今山東益都縣治,至德初置北海節度,亦曰青密節度,上元初又改置淄沂滄德棣五州節度,即而侯希逸自平盧南保青州,改授青...
-
平盧
唐開元七年(719年)置鎮,治營州(今遼寧朝陽)。
簡介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