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夷面

平夷面

平夷面又稱“剝夷面”。指在地殼長期穩定條件下,地表經外力剝蝕等作用平夷的起伏不大的地面。 整體抬升後,可保留于山地的頂峰、台地或山坡階地上,成齊一的頂面。一個山區常有多級平夷面構成層狀地貌景觀,如浙南鳳陽山區,巨觀上突出表現1500米和900米左右的兩個平夷面。 據平夷面的年齡、高度和變形情況,可了解該地新構造運動的強度、幅度和性質。若平夷面範圍很大,發育充分,就與“準平原”相當;發育不完全的緩平夷面,稱“剝蝕面”。平夷面多為山區居民點所在和工農業較發達地區,如浙南900米左右的平夷面就是人口較稠密的地方。

簡介

平夷面是大範圍內波狀起伏高差不大的地形面或大範圍內高度接近的平緩山頂面,又稱剝夷面。

平夷面表現為橫跨不同地質構造單元和不同岩系出露區,表面形態呈波狀起伏的準平原,後來由於地殼運動而上升或沉降變位的地形面,即被構造運動抬升了的準平原,或因構造運動沉降而被堆積物或沉積岩埋藏的準平原。有的平夷面,由於不同部位的升降變位程度不同,而出現於不同的高程上。

準平原(peneplain)是戴維斯(W.M.Davis.1850一1934)創立的侵蝕循環理論中地貌發育到達老年期的地形面。在構造運動相對穩定的時期,一個山巒起伏的區域,最終被風化剝蝕成為起伏平緩的準平原,大約需要2000萬年之久,甚至更長時間。如中國的遼東半島與徐州---連雲港一帶可能是第三紀時期形成的準平原。

在中國,最早被認定的平夷面,是湖北西部山區海拔1700m左右的鄂西期地貌面和海拔1000m左右的山原期地貌面。之後,有的學者又把該地區分布較廣、高度相近的寬谷平台及山前平台等定義為發育不完善的平夷面,稱亞期平夷面。

平夷面或亞期平夷面,常被用來研究一個地區的新構造運動,把平夷面的相對高度理解為該地在準平原形成以來的構造運動抬升(或沉降)的幅度。

但是,近期有的科學家發現,山區的山體高度越高,山頂的風化剝蝕速率也越快,表層風化殘積物的更新也比較快。所以平緩山頂是在高部位上遭較強風化剝蝕而相對夷平的剝蝕面,並不一定是由構造運動抬升的(古)準平原。因此,山頂(平夷)面所代表的是該地區的構造運動抬升速率與該山頂面所在高度的風化剝蝕速率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果構造運動抬升速率慢,那么山頂面高度將由較強的風化剝蝕而降低;如果構造運動抬升速率加快,超過該山頂高程的風化剝蝕速率,那么山頂面高度也相對有所升高。

分類

一級平夷面

一級平夷面又稱山頂面,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的空布崗、米里西及邛多江以西的也拉香波傾日一帶,海拔6082~6883m。呈截頂的平台狀,多被古冰帽和現代冰川所占據,受強烈的冰蝕作用,在該平夷面形成測區海拔最高的剝蝕(冰蝕)堆積體。所切最新生岩體為Nηγ,該級平夷面可能形成於中新世末---上新世初。

二級平夷面

二級平夷面分布於一級平夷面外圍及將主拉、幫卓瑪、班尼、得瑪日、卡拉山等地,海拔5003~5607m,形成平台狀、渾圓狀山頂,是區內主要分水嶺。主要形成於上新世末。

三級平夷面

三級平夷面又稱主平夷面,主要分布於一、二平夷面外圍及測區西部的江塘、哲古區、烏山口南一帶,海拔4630~4723m。該級平夷面是區內分布範圍最廣、保存最好的平夷面,常形成開闊的平台,渾圓狀山頂。沿此平夷面分布有哲古錯、拿日雍錯等冰湖及冰蝕堆積。該平夷面大致形成於晚更新世中晚期,自全新世以來抬升受切。

綜上所述,測區在喜馬拉雅期曾經歷了3次大幅度的間歇性整體隆升,每次快速整體隆升後,在相對寧靜期則以遭受剝蝕和切削平夷作用為主,其中以三級主平夷面切削平夷作用最為強烈。

山前平夷面

山前平夷面又稱山麓剝蝕平原。山麓地帶受長期的片狀水流沖刷和重力崩落作用,山坡逐漸後退而形成的山麓剝蝕面(又稱山足剝蝕面,簡稱山足面)。許多山麓剝蝕面連線後形成的廣大平原,稱山麓剝蝕平原。這種平夷面形成的論點稱山麓剝蝕平原學說。它強調山坡始終保持陡峭,平行後退,山麓剝蝕面逐漸擴大而使整個山地夷平。在山麓剝蝕面擴展過程中,殘留著下凹坡形,陡峭的孤丘,突露于山麓剝蝕平原上,稱島山。我國內蒙古高原、柴達木盆地邊緣可以看到典型的山麓剝蝕面及山麓剝蝕平原地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