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隨著個體的成長,每個人都會和身邊的社會發生著各種聯繫。兒童對友誼的認識是逐漸發展的,到國小階段,個體逐漸形成與外界他人相互幫助的關係,這一階段稱為幫團時期。具體而言,6、7歲的兒童認為朋友就是一起玩耍的夥伴;9—11歲的兒童強調相互同情和相互幫助,認為忠誠是朋友的重要特徵,朋友關係應該是比較穩定的。
形成階段
塞爾曼(Selman)曾提出兒童友誼發展有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3—7歲),兒童還沒有形成友誼的概念。
第二階段(4—9歲):單向幫助階段。
第三階段(6—12歲):雙向幫助,但不能共患難的合作階段。
第四階段(9—15歲):親密的共享階段。
第五階段(12歲開始):是友誼發展的最高階段。小學生的同伴團體
國小時期是開始建立同伴團體的時期,因而也被稱之為“幫團時期”。
在學前期,基本上還沒有形成同伴團體。這一時期,對未來孩子的人格與習慣的養成極為關鍵。特別是在目前城市中獨生子女占了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孩子普遍缺乏兄弟姐妹式的生活,同樣幫團團體大多不夠固定,溝通機會也少。
在國小低年級,兒童的同伴團體往往是非正式的,通常是由兒童自發形成的,同伴交往缺乏正式的規則,團體成員經常變換。從中高年級起,同伴團體的組織結構更加完善,同伴團體的壓力日益顯著,開始對兒童產生深刻的影響。所以,一般進入高年級後,學生之間常常會出現一些模仿性的幫團組織。如果能夠在這樣的的幫團組織之間加以合適的引導,則必然會使得孩子們能夠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造成很好的互相促進,互相幫助的良好氣氛。這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式與組織。
學伴,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幫團形式。
社會交往
A、親子交往。兒童入學以後,與父母的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表現為兒童與父母的交往時間、交往內容和交往方式都有所改變。在交往時間上,與學前期相比國小兒童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相對減少,父母關注兒童的時間也相對減少,兒童對父母的依戀和依賴程度減弱。在交往內容上,國小兒童的父母更多關注孩子學業和品德。如輔導學習、檢查作業,與孩子討論學校里發生的事情,討論日常行為舉止的適當性等。在交往方式上,父母的控制性在國小階段開始減弱,研究表明,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兒童越來越多地自己做決定,6歲以前兒童的大部分事情是由父母決定的。
B、同伴交往與同伴團體的形成。同伴交往是兒童形成和發展個性特點,形成社會行為、價值觀和態度的一個獨特的社會化方式。同伴交往的特點主要表現為:與同伴交往的時間更多,交往的形式更為複雜;在同伴交往中傳遞信息的技能增強,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動機和目的,能更好地對他人進行反饋。其同伴間的交流更加有效;他們更善於利用各種信息來決定自己對他人採取的行動;更善於協調與他其他兒童的交往活動;開始形成同伴團體。
國小時期是開始形成同伴團體的時期,因而又被稱為“幫團時期”。國小時期的同伴團體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在一定規則基礎上進行相互交往;限制其成員的歸屬感;具有或明或暗的行為標準;在共同目標下形成了一定的組織。這種組織的結構可能是鬆散的,也可能是嚴謹的。同伴團體對兒童的影響。表現為:為兒童提供了學習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在團體活動中,兒童學習處理各種關係中的社會問題,學會按照同伴團體的標準建立合適的反應模式來組織自己的行為,社會交往技能進一步擴展和提高;同伴團體還可以為兒童提供形成和評價自我概念的機會,同伴的拒絕與接受反應使兒童對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C、師生交往。師生關係是國小兒童面對的又一種重要社會關係。國小兒童特有的社會認知特點決定了他們與教師的交往方式。剛剛跨入學校大門的兒童總是對教師充滿了崇拜和敬畏。教師是他們心目中的權威。隨著年級的增長,兒童的獨立性和評價能力隨之增長。而小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也影響著他們對教師的反應。
幫團實例
高端幫團,又稱“高端教育幫團”,是由有14戶家庭的家長聚在一起而成立。“幫團”的家長們認為,一個孩子學和一群孩子學有很大差異。一群孩子學能讓孩子自然而然去接受,這種同伴在一起的樂趣是大人無法給他們創造的。幫團”里的孩子,在各自班裡都非常優秀,成績名列前茅。“幫團”不拒絕“不聰明,不優秀”的孩子。家長們都覺得,孩子之間互相引導學習起了很大作用。
又稱“高端教育幫團”,由有14戶家庭的家長聚在一起而成立。“幫團”的家長們認為,一個孩子學和一群孩子學有很大差異。一群孩子學能讓孩子自然而然去接受,這種同伴在一起的樂趣是大人無法給他們創造的。
“幫團”現在有10多戶家庭,走動比較頻繁,平時活動基本AA制。“幫團”不定期組織活動,每次活動家長們都特別有愛心,利用自身優勢,或貢獻教學資源,或給孩子們買吃的,或帶孩子們出去玩。
“幫團”里的孩子,在各自班裡都非常優秀,成績名列前茅。“幫團”不拒絕“不聰明,不優秀”的孩子。家長們都覺得,孩子之間互相引導學習起了很大作用。這個“幫團”在家長群中名氣不小。
希望通過這種形式給孩子塑造高端、寬闊的視野。為優秀的孩子尋找與之匹配的“朋友圈”,而“圈內”的父母們,都致力營造學習型家庭,讓孩子們互相引導著,快樂地學習,創新地學習。
“高端幫團”認為,孩子大約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就該進入一個“幫團”時期,這個時候同齡人對同齡人的影響,往往要大於成年人對孩子的影響,這個年齡段同伴之間產生的幫扶教育效果會很好。
專家點評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教系副教授劉瑛說 ,這種學伴式的教育現象屬於分層次教學,在國外還是比較多的。很多學校設英才班,供基礎好的學生學習;特殊班,供成績相對差的學生學習。條件相同的孩子在一起,進步更快,確有道理。
但在國內,這種學習形式組織起來比較困難。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家庭經濟條件、家長空閒程度、親職教育觀念等。組織這樣的團隊最好是相互比較熟悉的家庭,可以是純遊玩活動,因為中國孩子的學業負擔已夠重,再讓他們課餘學習,對成長反而不好。
浙江理工大學心理系副教授、碩導牛玉柏:國小低年級的孩子,更加在乎老師和家長對他的評價;但高年級的孩子,更加在乎的是同伴之間的評價。國小五六年級是同伴依存性高峰期。“幫團”的形式我覺得很不錯,增進異齡同伴之間的交往,培養了孩子的社會性,因為在社會性中除了情感、自主意識,還有親社會性等。孩子在學校以學習為主,“幫團”形式可以培養孩子的親社會性(助人、分享、模仿榜樣的行為)。還有一種新的發展趨勢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幫團”的形式可以讓層次高的孩子給層次低的孩子帶來積極的作用。
浙江理工大學心理系教授、心理系副主任、浙江省心理學會理事侯功林: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除了學習,還有語言、社會交往等方面能力的培育。在心理學中,教育包括親職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作為社會教育是必須的,而且是對孩子的一種全面培育。但在課餘生活中,像以上家長形式展開的培養,組織孩子“玩”到一起,而且玩得有“技術含量”,是很可取的一種彌補當代教育缺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