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996.09至2000.07 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 學士
2000.09至2003.02 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 碩士
2003.02至2006.11 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 博士
工作經歷
2006.12至今 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
研究領域和興趣
研究領域為第二語言習得,專門從事基於生成語法理論的二語習得研究,研究興趣是,句法/形態接口和句法/語義接口問題,尤其是普遍語法可及性問題和中介語句法損傷問題。近兩年開始關注留學生漢語句法習得、多語習得以及一語習得等領域。
科研成果
(1)屈折詞綴的缺失與中介語語法的損傷。《現代外語》2005年第1期。
(2)普遍語法可及性新說。《當代語言學》2006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 ——— 語言文字學》,2007年第1期轉載。
(3)中國學生對-s和is的習得研究。《現代外語》2006年第3期。
(4)二語習得中的特徵可解釋性與可及性。《國外外語教學》2007年第2期。
(5)不解與誤解:解讀喬姆斯基生成語言學理論。《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8年第3期。
(6)中國學生英語中的動詞提升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5期。
(7)二語中動詞規則形式與不規則形式的大腦表征研究。《現代外語》2008年第4 期。
(8)以生成語法為理論基礎的語言遷移研究。《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9)中介語屈折詞綴缺失探究。《語言科學》2009年第1期。
(10)冠詞習得與中介語句法損傷研究。《外國語》2009年第6期。
(11)分布形態學理論述評。《當代外語研究》2010年第4期。
(12)二語中名詞規則形式與不規則形式的大腦表征研究。《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
(13)母語為英語的留學生對漢語致使結構的習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011年第1期。
(14)《第三語言習得與普遍語法》評述。《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年第4期。
(15)屈折形態變異與中介語句法損傷問題研究。專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
(16)語言遷移研究新視角。專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
科研項目
(1)國家社會科學2011年度青年基金項目:不同母語背景的留學生漢語句法發展模式研究。
(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項目:二語中規則與不規則形式的大腦表征研究。
(3)中國外語教育基金項目:中國學生的英語冠詞學習與教學研究。
(4)外國語學院“211三期”建設項目:冠詞習得與中介語句法損傷研究。
(5)國家優秀教學團隊建設項目:二語致使結構的學習和教學研究。
獎勵和榮譽
(1)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度“最受歡迎的老師”提名獎。
(2)上海交通大學首屆晨星青年學者獎勵計畫“優秀青年教師後備人才一等獎”。
(3)2008-2009年度上海交通大學“燭光獎”一等獎。
(4)2009年度考核優秀。
(5)2011年度學院優秀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