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早年為佃房的住所,東西有個打穀的場院,打完谷稱“場了”,意指場院中的活茬做完了。後作為村名。常樂為元代村名,明《永樂大典》中順天府在申明亭、鄉社、軍屯目中稱“常樂社”、“常樂里”。清康熙年間仍稱“常樂社、常樂里”。光緒年間稱“常樂村”。《光緒昌平州志》:“常樂村採訪冊:距城三十里,東至上莊三里,南至馬坊二里,西至前沙澗五里,北至八家四里,東南至大牛房八里,西南至蘇家坨三里,東北至東小營三里,西北至後沙澗村五里。”1958年3月,昌平縣常樂村,併入海淀區。常樂村形長方,主街東南至西北走向,與兩條東北至西南走向的街相交。
常樂地處平原,種植水稻和蔬菜,並有雞場和魚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