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革命烈士陵園

常州革命烈士陵園

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園、常州“三傑”紀念地(以下簡稱常州烈士陵園)位於常州市天寧區蘭陵北路315號,於1976年開始籌建,1978年正式組建,占地面積6.42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約80%,隸屬常州市民政局,是全額撥款公益性事業單位,編制職工22人。園區內主要建築物有革命烈士紀念碑、常州三傑群雕、三傑廳、常州革命史紀念館、常州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詩抄碑廊、人生格言牆七大烈士紀念設施。 常州烈士陵園圍繞“褒揚烈士、教育民眾”的辦園宗旨,自1996年以來,每年都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做到活動經常、形式多樣、共育共建。編印《常州古今》、出版《常州英烈報》等,開展網上祭掃,充分發揮了常州紅色基地的作用,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課堂。 常州烈士陵園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民政部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民政部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一批行風建設示範基地,常州市首家被中宣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基本信息

陵園簡介

常州革命烈士陵園 常州革命烈士陵園
常州革命烈士陵園 常州革命烈士陵園

常州革命烈士陵園於1976年開始籌建,1978年正式組建,經過近30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在占地面積6.42萬平方米,編制職工22人。1995年,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民政部評為全國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發展歷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常州烈士陵園烈士紀建築物主體建設基本完成,主要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堂,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等。“革命烈士紀念堂”橫匾由李鵬同志親自題寫。“烈士事跡陳列館”匾額由張愛萍同志題寫。以後,又陸續建成了革命烈士詩抄碑廊、人生格言碑廊等人文景觀。

2003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常州烈士陵園內新建常州革命史紀念館,將原有的烈士事跡陳列館擴建成常州革命烈士紀念館,總投資2000萬元。2004年底,“兩館”建成並對外開放。“兩館”以大量的照片資料,珍貴的革命文物,生動的藝術作品,先進的展示手段,再現了我黨、我軍的鬥爭歷史,歌頌了革命烈士追求真理、前赴後繼的崇高品質。

辦園宗旨

“褒揚烈士,教育民眾”,是黨和政府賦予烈士陵園的基本任務,也是烈士陵園的辦園宗旨。多年來,陵園始終將褒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並採取多種形式,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組織好清明期間的活動是陵園每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精心組織,精心服務,還請解放軍、武警配合,使清明活動更隆重,更規範,也使市領導對清明活動更重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常州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和市級機關每年都要到烈士陵園舉行悼念活動,近幾年,清明期間陵園接待祭掃民眾都在十萬人左右。為了使清明活動內容更豐富,影響更大,從1996年開始,由市委宣傳部、民政局、文化局、財政局、廣電局、團市委等部門組織,由烈士陵園承辦,每年清明節在烈士陵園舉辦全市性的專題紀念活動。如1996年開展的“向革命烈士交一份滿意答卷”活動,1997年的“緬懷革命先烈故事會、吟詩會”,1998年的“正氣魂”徵文比賽,從1999年到2005年連續7年共7屆“頌英烈”革命歌舞展演活動等,每年吸引上萬人參加,鮮明的政治內容,積極向上的主旋律,使烈士陵園成了我市紅色文藝活動的大舞台。

主要任務

烈士遺物資料的徵集整理是陵園的一項長期任務,在烈士陵園建園之初,我們就將收集、挖掘烈士資料作為重要任務。特別是在籌建烈士紀念館過程中,我們更是將徵集烈士的文物資料當作基礎工程來抓,派出精兵強將,到全國各地追尋先烈們的足跡。經過日結月累,不懈努力,到目前為止,陵園已收藏有關烈士的圖片資料3500多幅,實物256件,文字資料750餘份。通過對革命文物資料的研究,我們和市有關部門編印了《常州市革命烈士資料彙輯》1至5冊,出版了57萬字的《常州革命英烈》,完成了《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華著名烈士》常州籍烈士的撰稿任務。2001年,又與市黨史工委聯合編寫出版了《心祭》一書,全書25萬多字,收集了52位建國後犧牲的革命烈士的事跡。我們還連續20年編印《常州英烈報》,總印數達35萬多份。

現況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烈士陵園的社會功能越來越多,對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陵園根據人本管理的思路,從提高職工的素質入手,以規章制度作保證,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使烈士陵園的管理工作跨入全省、全國的先進行列。烈士陵園已連續16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2003年,又被評為市文明標兵單位。2003—2004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現在,烈士陵園已成為我市烈士褒揚工作的宣傳中心、史料中心、陳展中心、研究中心和信息中心。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