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常夏石竹為宿根草本,高30cm,莖蔓狀簇生,上部分枝,越年呈木質狀,光滑而被白粉,葉厚,灰綠色,長線形,花2—3朵,頂生枝端,花色有紫、粉紅、白色,具芳香。花期5—10 月。
生長環境
喜溫暖和充足的陽光,不耐寒。要求土壤深厚、肥沃,盆栽要求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生長季節經常施肥。病蟲害少,在中性、偏鹼性土壤中均能生長良好。
分布範圍
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
南部暖帶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青島、煙臺、日照、威海、濟寧、泰安、淄博、濰坊、棗莊、臨沂、萊蕪、東營、新泰、滕州、鄭州、洛陽、開封、新鄉、焦作、安陽、西安、鹹陽、徐州、連雲港、鹽城、淮北、蚌埠、韓城、銅川)
北亞 熱帶 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主要城市:南京、揚州、鎮江、南通、常州、無錫、蘇州、合肥、蕪湖、安慶、淮南、襄陽、十堰)
中亞熱帶 常綠、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 、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
主要價值
常夏石竹常綠,葉形優美,花色艷麗,且花具芳香,花期長,被廣泛用於點綴城市的大型綠地、廣場、公園、街頭綠地、庭院綠地和花壇、花境中,還可盆栽於家中,用做家庭賞花。
繁殖方法
常夏石竹可採用播種、分株及扦插法繁殖。播種可於春季或秋季播於露地,寒冷地區可於春、秋播於冷床或溫床。發芽適溫為15-20%,溫度過高則萌發受到抑制,幼苗通常經過二次移植後定植。分株繁殖多在4月進行,扦插可於春秋插於沙床中。
養護管理
1.澆水
常夏石竹耐早,一般不用經常澆水,在雨水較多、空氣較濕潤的地方,一年內春季澆1次返青水,冬初澆1次防凍水即可。在我國北方乾旱季節,每10-15天澆透水1次,可保證良好的觀賞效果。
2.施肥
常夏石竹耐貧瘠,栽種時施一定量的基肥,花期前噴施1-2次氮肥、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等無機肥,即可達到葉壯花美的觀賞效果。
3.病蟲害防治
常夏石竹有較強的抗病能力,排水不良時易出現立枯病,因此整地時中問稍高,四周稍低,以達到排水良好。播種前1幫用4-6克70%五氯硝基苯粉劑和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混合劑(其比例為3:1)並與大量細沙土混勻,撒在種子上和種子下各一層,然後覆土,或每25千克種子用100~250克上述混合劑拌種來預防立枯病。立枯病可用1%硝酸亞鐵溶液灌根,或以200-400倍的50%代森銨溶液滅菌。蟲害較少時,注意防治蚜蟲,可噴施1200倍40%的氧化樂果或1500倍的滅蚜松乳劑防治。
栽培技術
1.地塊選擇
常夏石竹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仍要選擇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中性地塊,最好是沙質壤土或有坡度的地段。空地深翻40厘米以上,撿出碎石、磚、水泥等雜物,再摻入50%優質壤土,同時1米²加10千克腐熟的有機肥,整細整平。
2.栽植方法
除冬季封地和夏季高溫季節外,其餘時間均可種植。最佳時間在立秋以後和春季開凍後,在預先準備好的地塊上,按20x30厘米的間距開穴,一般小墩(6厘米以下)不需分劈,大苗(10厘米以上)每墩可分4-6小墩,小墩必須帶有毛細根,否則不易成活。栽植深度較原苗深1-2厘米,栽後壓實,灌1次定根水。定根水要澆透,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栽植密度要求不嚴,可依據不同的成坪時間要求靈活調整栽植密度。照前述密度栽植兩個月即可成坪。
3.水肥管理
常夏石竹即抗旱又耐瘠薄,但為了讓其成長快速、旺盛,應分期澆水追肥,特別是成坪後的幾年內更為重要。封凍水可於11月底至12月初進行,結合澆水,667米²可用多元複合肥10-15千克,然後再澆水。常夏石竹是抗旱不耐澇的品種,在水分管理上應本著寧乾勿濕的原則,根據乾旱情況靈活澆水。
4.修剪管理
適時修剪是管理的關鍵,通常每年修剪3次,一般使用草坪機。第1次於5月下旬~6月上旬,盛花期出現70%的殘花時開始修剪。如不修剪任其結實,會消耗大量養分,嚴重影響植株的安全越夏及以後的多次開花。第2次於6月下旬。月上旬,將草坪機刀片調到最低位置,使其通風良好,安全越夏。第3次於9月上中旬進行,達到冬季常綠,常夏石竹的葉片生長周期是100-120天,修剪過早,新葉過早老化,冬季綠期短;修剪過晚,新葉太嫩地面不充實,影響觀賞效果。若長勢過旺,為保證通風可適當增加修剪次數,一般修剪高度為植株高度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