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六秧歌隊

常六秧歌隊

常六村秧歌隊組建於2014年9月,由常六村村委會籌備組建,現有成員53人。 “常六秧歌”角色眾多,整個舞隊由單人舞,雙人舞,多人舞組成。 領頭的是“藥大夫”,他身穿長袍,口戴黑須,右手持馬尾拂子,左手握平頂圓傘。這是整個秧歌隊的總指揮兼領舞,他的即興表演往往令人絕倒。

簡介

山東菏澤地區,素以民間大秧歌而聞名天下。秧歌舞自成體系,秧歌它的歷史悠久,陣容強大,花樣繁多。 以前秧歌都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秧歌隊走村竄巷,拜鄉新,“拉大場”,“擺陣勢”,扭得個風風火火,秧歌除了扭擺出各種舞蹈姿勢外,還可以邊唱邊舞,有帶隊的唱,有扮相的唱,好不熱鬧。 近年來,黃崗鎮小城鎮建設日益繁榮,鎮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日顯提高。於是,平時喜歡敲鑼打鼓、扭秧歌的村民由村委組建秧歌隊,建設廣場,購置鑼鼓樂器、服裝等;黃崗鎮常六村的大秧歌正式鳴鑼開舞。

常六秧歌文化

這一切促使扭秧歌成為大型民眾性娛樂,歡慶,宣傳的主要形式。因為秧歌內容包含量大,多姿多彩,形式多樣又富於變化;再加上扭秧歌舞蹈動態豐富,使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因而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是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這也給林區人民、廣大民眾帶來了快活和歡樂,舒緩身心疲倦的好方法。

藝術特點

秧歌是一種漢族舞蹈,源於插秧耕地的勞動生活,與祭祀農神,祈求豐收所唱的頌歌有關。秧歌流行中國北方漢族地區,主要於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在廣場上表演,是一種集歌、舞、戲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他角色有“霸王鞭”、“花鼓”、“彩扇”、“漁夫”、“樵夫”、“貨郎”、“翠花”“相公”、“閨秀”、“錮爐”、“王大娘’”、“醜婆”,“頑童”、“牧童”、“村姑”、“大頭和尚”、“柳翠”等等。

常六秧歌的演出有串街、進村、耍大場、跑陣勢、演場、收場六段六種形式。跑陣勢有單隊穿插、龍盤尾、四門斗、扣心斗、黃牛癟、竹籃挎花、六門斗、八卦斗、寶葫蘆、葫蘆帶結子、卷爆仗、雙隊穿插、剪子股、二龍吐珠、勾心斗、大推磨、雙八字、三龍紋柱、彩雲遮月、牡丹開花、四瓣花、竹籃開花、遍地開花種種變化隊形。

常六村秧歌隊 常六村秧歌隊

秧歌多在大年正月表演。若在農曆正月到山東,總可置身於秧歌的海洋。

現在為了文化生活幾乎每天都在常六廣場表演秧歌舞,

歷史起源

秧歌的歷史,據現有資料可追溯到明初。鳳城鎮建設村趙炳書家藏《趙氏譜書》記載:"二世祖趙(通)世襲(大嵩衛)指揮鎮 舞誥封武略將軍。明洪熙一年(1425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賜“七葉行祥”金額,懸匾穀旦,諸位指揮偕縉紳光臨賜賀,樂舞生聞韶率其創練之秧歌,舞唱於庭,其樂融融"。這是有關海陽大秧歌最早的文字記載,可見當時已有秧歌活動於今海陽鳳城。據上所述,海陽秧歌是源於漢,創於明,興於大嵩衛城(今鳳城)。

乾隆三十五年海陽柳樹莊人陳英弼編寫的秧歌劇《陳老喜勸子跑四川》序中所述:"余隨胡公廷章供職邛州,甚愛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由此可見,早在二百多年前,海陽秧歌的音樂唱腔就已經借鑑蜀歌了。另外,海陽秧歌中"樂大夫"俗有"螳螂門"、"八卦門"之分,即是指他的舞蹈基本動作汲取了不同拳術套路而形成各自的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