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與現代醫學

內容介紹

醫學在近代帝國的擴張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建構殖民現代性與塑造被殖民者身分認同的關鍵力量。研究東亞的現代醫學史,必然會觸及到殖民與後殖民研究的課題。要理解現代醫學擴張的歷史,國家疆界與國族主義的分類範疇無法提供適切的分析架構。本書企圖超克國族主義史學的局限,透過跨帝國的研究視野和新的史學想像,來探討帝國與現代醫學之間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

作者介紹

台北市人,倫敦大學帝國學院醫學史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台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十九世紀以降的現代西方醫學史、科學史以及科技與社會研究(STS)。

作品目錄

導言
一現代醫學與帝國的殖民擴張
二帝國的網路和醫學知識的建構
三帝國、現代醫學與身分建構
四帝國、現代性與史學的視域
第一編醫學與殖民統治
第一章新醫學在台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
一引言
二《國家衛生原理》與日本近代衛生
三台灣風土瘴癘與醫學介入
四新醫學與殖民權力
五防疫措施與衛生活動
六結語
第二章氣候、體質與鄉愁——殖民晚期在台日人的熱帶神經衰弱
一熱帶神經衰弱
二台灣
三氣候與退化
四在台日人的回應
五牛的勞動法
六日本精神醫學的心因理論
七鄉愁與恐懼
八總結
第三章從阿片君子到矯正樣本——阿片吸食者、更生院與杜聰明
一1929之前的阿片研究,以林清月為核心的討論
二杜聰明開始行動
三更生院作為“醫院”:完全隔離、嚴厲監視
四更生院作為“巴斯德式實驗室”
五杜聰明的阿片統計,與阿片想像的確立
六杜聰明的再行動,與阿片故事的尾聲
七小結:何謂“更生”院?
第四章嬰兒死亡率與近代香港的嬰兒健康服務(1903—1941)
一前言
二嬰兒死亡率與“發現”嬰兒
三傳統產婆vs.現代助產士
四分娩空間醫療化:產科(病房)醫院和留產院
五產前檢查診所和嬰兒福利中心
六嬰兒死亡率趨勢、醫療服務與社會經濟水平
七結語
第二編中心邊緣的互動與知識生產
第一章馬戲團、解剖室、博物館——黑色維納斯在法蘭西帝國
一前言
二史事與後世研究
三19世紀法國自然史研究的幾個主要面向
四人種類型的大眾印象
五結語
第二章健康的道德經濟——德貞論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衛生
一前言
二從歐洲中心公共衛生理論觀點看中國:
德貞早期對中國衛生狀況的看法
三從中國的邊陲醫學經驗反省歐洲帝國中心:
中國生活方式對比歐洲文明病
四新古典醫學傳統以及德貞對當代公共衛生學說的批評
五蘇格蘭長老教會神學與德貞衛生思想中的
道德經濟和政治經濟
六健康的政治:土地改革和衛生保健
七結論
第三章“清潔”、“衛生”與“保健”(修訂稿)——日治時期台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
一前言
二1895年以前日本的近代衛生觀
三日治以前台灣社會之健康狀態與衛生理論
四日本領台後的健康觀與衛生論
五台灣社會對日本健康觀與衛生論的接納
六1930年代美系公共衛生學的影響
七小結
第四章美援下的衛生政策——1960年代台灣家庭計畫的探討
一前言:美援衛生的案例研究
二台灣人口政策的邏輯
三作為人口政策一環的家庭計畫
四教出來的計畫家庭
五結語:美援醫療的教訓
第三編疫病、空間與身分建構
第一章“地方感”與西方醫療空間在中國的確立
一“地方感”與現代醫療體系的切入方式
二“地方感”家庭空間醫療空間
三瘋癲與禁忌:在國家與社會之間
四結論:我們如何挑戰福科
第二章衛生為何不是保衛生命?——民國時期另類的衛生、自我和疾病
一引言:翻譯Hygiene
二競逐衛生
三中國式的衛生之道
四衛生的物質、情感與認同
五不衛生的體驗與懺悔
六肺結核與肺癆
七結論:衛生為何不是保衛生命?
第三章“當下為人之大任”:戴秉衡的俗人精神分析
一現代病態的社會心理學研究
二人格、中國社會與俗人精神分析
三邊緣人格與“黑人問題”
四結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