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概況
早年在斯德哥爾摩和美國俄亥俄州凱尼恩學院學習,獲法學學士和文學學士學位 。
自20 世紀50年代早期起就是社會民主黨的活躍人物 。
1954年任首相秘書和首相辦公廳首席秘書 。
1961年任內閣籌備委員會局長兼瑞典政府外援工作組長、瑞典國際開發署理事。
1963年後,歷任不管部大臣、交通部大臣、教育部大臣等職 。
1968年出任社會民主黨主席和政府首相。
1976年社會民主黨大選失利下野。
1980年作為聯合國秘書長的特使先後5次赴伊拉克和伊朗調解兩伊戰爭。
1982年再次出任首相。
初涉政壇
帕爾梅一九二七年一月三十日生於斯德哥爾摩,其父是一家有名的保險公司總經理,母親是拉脫維亞貴族後裔。他10歲進入上層社會子弟雲集的西格通納寄宿學校。一九四四年畢業後,他曾當過記者,後服過兵役。一九四七年,帕爾梅進入美國俄亥俄州肯尼昂學院學習。一年後獲得文學學士證書。一九四九年他在斯德哥爾摩大學學法律,同年加入社會民主黨青年組織,並開始在全國學生會工作。一九五一年他獲得法律學士學位,次年他當選為全國學生會主席。一九五三年夏天,他曾去印度、緬甸、錫蘭(斯里蘭卡)、印尼、泰國考察,並於同年正式加入社會民主黨。這年秋天他在總參謀部任文職人員。不久,有人向正在尋找秘書的埃蘭德首相推薦他。一九五四年,帕正式任首相秘書,從而開始了他的漫長政治生涯。
儘管帕與埃蘭德出身、性格各異,但他富有朝氣和解決難題的能力,很受埃的賞識,因而成為埃不可缺少的助手。一九五八年他當選為議會上院議員。一九六三年出任不管大臣,負責政府內部協調工作。一九六五年帕出任交通大臣,一九六七年起擔任教育大臣。
二任首相
帕爾梅從來不是一個唯唯諾諾、毫無創見的人。一九六五年七月在整個西方世界對美國的侵越戰爭或漠然視之或敢怒而不敢言的時候,他首先站出來譴責這場在“崇高目標和原則”掩蓋下的侵略戰爭。一九六八年二月他作為教育大臣與越南駐蘇聯大使一起上街遊行反對越南戰爭。同年三月美國宣布召回駐瑞大使,國內反對黨也紛紛要求帕爾梅下台,但他沒有屈服。同年夏天他在民眾集會上又強烈抨擊蘇聯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他的這些活動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一九六八年社民黨獲得大選勝利後,連續執政22年的埃蘭德首相主動要求引退。次年十月在社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帕爾梅被一致選舉為該黨第四任主席,從而成為歐洲當時最年輕的政府首腦。
一九七四年六月,帕爾梅提出反對兩個超級大國的主張。他的這一主張受到塔斯社的猛烈攻擊,並稱帕“中了中國宣傳的毒。”
在國內,帕爾梅繼續推進社會民主化的進程。一九七四年通過修改憲法,帕把國王的權力縮小到最低限度,同時他通過立法降低了低收入者和雙職工家庭的所得稅,限制資方解僱職工和企業管理上獨斷專行的權力等等。一九七六年社民黨大選失利,帕爾梅下野,他利用其社會黨國際副主席的身份積極參加勃蘭特委員會工作。一九八〇年他組織了“裁軍與安全問題獨立委員會”(又稱帕爾梅委員會),並受聯合國秘書委託積極調解兩伊戰爭,使他的國際影響和聲望大大超過了所有其他北歐國家領導人。在國內他利用執政三黨之間的矛盾頻頻發動攻勢。一九八二年九月帕爾梅“在重建經濟,保衛社會福利”的口號下贏得了大選,開始他的第二次執政。
帕一上台,就宣布將瑞典克朗貶值16%,並決定控制工資增長。他要求全國人民為經濟重建共同做出犧牲。同時政府還增加了對科研、交通、建築和環保部門的投資。在國際經濟回升的推動下,瑞典“第三條道路”經濟政策取得較大成功,工業生產一九八三年和一九八四年增長6%至7%,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
生活簡樸
雖然身居高位,但帕爾梅的生活十分簡樸。他每天步行上下班,還經常隻身一人深入工廠、學校或林區與當地的百姓談話。他常以通信的方式了解公眾的情緒和要求。據說,他每年收到的信件達1.5萬封之多,其中1/3來自國外。而他自己也會在兩周內親自過目並簽發回信。
帕爾梅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夫人是一位兒童心理學家,除忙於工作外,便是相夫教子,從不過問帕爾梅的政務。帕爾梅對夫人體貼備至,經常與她一起看電影、散步或購物。
最後足跡
1986年2月28日深夜,帕爾梅和夫人在看完電影《莫扎特兄弟》準備步行回家的時候,兇手從背後射殺了他,斯維亞街頭成為帕爾梅最後一處留下足跡的地方。
遇刺身亡
1986年二月二十八日瑞典社民黨主席、政府首相奧洛夫·帕爾梅(Olof Palme)遇刺身亡。
1986年2月28日星期五:由於這天是周末,帕爾梅首相早早地便打發警衛人員和助手們回家度周末。
這天,斯德哥爾摩依舊被寒意籠罩著。由於氣候不佳,帕爾梅一家沒有像往常那樣前往法羅島度周末。吃過晚飯後,帕爾梅決定同夫人麗絲貝特一起去看電影。
20點40分,他們離家前往市中心的格蘭德電影院觀看《莫扎特兄弟》。
23點10分,電影結束。帕爾梅夫婦隨著退場的人群步出影院。他倆打算穿過斯維亞大街步行回家。
23時21分,他們走過兩個街區,來到了一個交叉路口。突然,一聲槍響,接著又是兩聲,帕爾梅後背中彈,一頭栽倒在尚未融化的雪地上。麗絲貝特背部也受了輕傷,她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驚呆了。
熱心的過路人和計程車司機立刻報了警。4分鐘後,警車呼嘯而至。救護車也跟著開到了現場。救護人員試圖進行現場急救,但發現帕爾梅傷勢過重,於是馬上將他送往附近的薩巴茨口醫院搶救。
直到這時,警察和救護人員都不知道傷者就是首相帕爾梅。 手術室里,醫生們發現,兩顆子彈從帕爾梅背部射進,穿過胸腔,打斷了一根大動脈。
帕爾梅由於流血過多,搶救無效,於3月1日凌晨零點6分離開人世,享年59歲。
兇手是誰?為什麼要殺害帕爾梅?瑞典政府迅速展開了偵破工作。僅第一年,警方便對近2萬人進行了調查,10年後,案件花費已高達3億多瑞典克朗。然而20年過去了,帕爾梅被害案依舊是一個謎團。
兇手的作案手法非常老練,整個過程只用了幾秒鐘,留下的唯一物證就是兩顆子彈,但在槍械管制十分嚴格的歐洲,尋找槍枝的工作無異於大海撈針。首相夫人在驚慌之中,並沒有看清楚兇手的面目。案發現場附近,儘管一名計程車司機和女畫家先後提供了一些線索,但是,有關嫌疑人最終也都因證據不足而被釋放,瑞典政府還為此賠償了一筆數目不菲的損失費。事到如今,由於真兇依然逍遙法外,殺害帕爾梅的真實原因,也就無從知曉。
由於帕爾梅遇刺案現場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再加上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瑞典警方一直沒有找到這場案件的兇手。此後的十幾年裡,帕爾梅遇刺案,成為瑞典歷史上最大的懸案。直到1998年,土耳其工人黨的一名主要領導成員才承認這起刺殺事件是土耳其工人黨領導人奧賈蘭指使,作為對包括瑞典在內的歐洲國家將土耳其工人黨視為“恐怖組織”的報復和警告。
最近,瑞典媒體又報導說,帕爾梅遇害當晚所穿的衣服將被送到英國和德國進行DNA鑑定,警方希望能藉此找到兇手的蛛絲馬跡。但由於時間太過久遠,所以無論是負責此案的警官還是普通民眾,對能夠破案並不抱太大希望。儘管如此,仍有很多人認為,不管有再多的困難,案件的偵破工作應繼續下去,這是出於對帕爾梅為之奮鬥的和平事業的尊重。
成就及榮譽
在美蘇對話中斷,國際局勢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帕更加活躍地出現在國際舞台上。他先後提出了中歐無核走廊和北歐無核區主張,並與希臘、印度、坦尚尼亞、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國領導人共同發表了《聯合聲明》和《德里宣言》呼籲各核國家特別是兩個超級大國凍結核武器,停止核試驗和禁止在太空進行軍備競賽。帕還多次譴責蘇聯侵略阿富汗和越南侵占高棉。
帕爾梅在執政期間,為提高瑞典的國際地位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堅定地維護瑞典的中立地位,主張建立北歐無核區,反對超級大國的擴張和侵略,同情和支持開發中國家爭取民族解放和經濟獨立的鬥爭,並呼籲已開發國家增加對開發中國家的援助。1980年,他倡議成立了“關於裁軍和安全問題獨立委員會”(也稱“帕爾梅委員會”),同年11月,他還作為聯合國秘書長的特使調停兩伊戰爭。
著有《自述》、《政治就是意願》、《活的意願》和《前進的意願》等。
1985年獲西班牙聯合國協會和平獎 。
社會評價
一位瑞典朋友告訴我,正像世界上很多名人一樣,在他活著的時候,人們對他的主張往往有很多爭議,一旦他去世後,人們才承認他的偉大。帕爾梅提出的一些外交政策和主張在他生前並沒有被所有瑞典人接受,並且曾在議會中有過激烈的爭論。但現在,人們已充分認可了他為世界和平奮鬥的精神。
在瑞典,紅玫瑰象徵著和平與友情。不論春夏秋冬,帕爾梅路上的紅玫瑰始終盛開不敗。人們紀念帕爾梅,也表達了對世界和平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