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帕底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潞西市風平鎮,地處風平鎮西南邊,距風平鎮政府所在地4.00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潞西市12公里。東鄰那目,南鄰勐嘎鎮,西鄰三台山,北鄰芒別。轄芒究、菲洪、戶育、帕底、弄轉、界桃、南相章和等崗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189戶,有鄉村人口5284人,其中農業人口5253人,勞動力370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495人。全村國土面積29.06平方公里,海拔916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21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2711.5畝,人均耕地2.4畝,林地34021.93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6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114.5畝(其中:田7382.5畝,地5732畝),人均耕地2.46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34021.9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35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4畝,主要種植鳳梨、咖啡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10.00畝。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和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194戶飲用井水,有8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7.45%)。有1194戶通電,有35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4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29.92%和63.6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7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71戶(分別占總數的57.29%和40.15%)。該村到風平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該村設有公共汽車站和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2輛,拖拉機784輛,機車82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382.5畝,有效灌溉率為56.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382.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8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9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1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94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3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5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35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227萬元,占總收入的66.4%;畜牧業收入653萬元,占總收入的19.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72頭,肉牛56頭);漁業收入8萬元,占總收入的0.2%;林業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1%;第二、三產業收入368萬元,占總收入的11%;工資性收入65萬元,占總收入的1.9%。農民人均純收入305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9人(占勞動力的4.5%),在省內務工143人,到省外務工16人。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194戶,共鄉村人口5369人,其中男性2713人,女性2656人。其中農業人口5339人,勞動力3525人。該村以傣族為主,是傣族聚居地,其中傣族人口5369人。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746人,參合率89.58%;享受低保6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0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3,622.00平方米,擁有教師35人,在校學生552人,距離鎮中學4.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52人,其中小學生552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3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4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711.5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4.5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43.68萬元,有固定資產110.2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39.8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90人,少數民族黨員90人,其中男黨員77人、女黨員13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組成,下設芒究、菲洪、戶育、帕底、弄轉、界桃、南相章和等崗1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6個,共有團員85人。
人文地理
帕底村委會隸屬潞西市風平鎮,地處風平鎮西南邊,距風平鎮政府所在地4.00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潞西市12公里。東鄰那目,南鄰勐嘎鎮,西鄰三台山,北鄰芒別。轄芒究、菲洪、戶育、帕底、弄轉、界桃、南相章和等崗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194戶,有鄉村人口5369人,其中農業人口5339人。全村以傣族為主,將近占總人口的100%。
傣族為世居民族,是一個團結、向上的民族,大多具有“從眾心理”。各村寨按年齡層次把男女老少分為不同的班,同一班著相同的服裝,一同參加勞作和活動。傣族小姑娘多著短上衣和長褲,外加花帶短圍裙;青年婦女花包頭,對襟上衣和筒裙,衣襟上多飾有渡金或渡銀造型別致的花鳥、鳳凰等飾品;中老年婦女多著黑包頭,素色對襟上衣和黑筒裙;男子多為大襟衣,寬管褲,使人一看就能“一目了然,心中有數”。傣族喜食酸辣,以大米為主食,常配以醃菜,而“撒苤”、“撒大魯”、“酸筍煮肉”則是傳統的待客佳肴。傣族多選擇依山傍水,叢林翠竹環繞之地建蓋房屋,住房主要以土木和磚木為主,形成四合院之式。
傣族很早以前就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婚姻生活比較穩定,戀愛比較自由。婚嫁在小卜少、小卜冒自願,雙方父母同意的基礎上進行。婚禮一般為三天,即“過勒”、“晚相”、“晚外”,是小卜少由姑娘兌變為家庭婦女的過程,也是從盤頭到包頭的轉變過程。傣族崇尚農耕,陪嫁品除父母送的一套金飾外就是一些農業生產用品,所以本地有一句流傳:想找好媳婦,非傣族姑娘莫屬。
傣族使用“傣那文”,屬漢藏語系壯侗族的壯傣語支,信奉巴利語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亦稱小乘佛教),同時還保留著原始宗教的殘餘,供奉樹和白馬廟,每個寨子都建有自己的奘房,每年按時祭寨神。有著豐富的傳統節日,如“潑水節”、“乾朵節”等。界時每個村寨都抬出鋩鑼,背著象腳鼓,跳起“孔雀舞”、“嘎秧”,無論男女老少,齊聚一堂,只見彩袖連天,鼓聲動地。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脆弱。
2、部分村寨道路仍然存在晴通雨阻。
3、村級衛生條件有待改善。
4、教育資金投入不足,硬體基礎設施配備不完善。
5、農村電網改造工程。
6、自來水建設工程。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