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原理

希望的原理

《希望的原理》是由恩斯特·布洛赫 編寫,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希望的原理希望的原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僅出現過四部1000頁以上的哲學巨著,即馬丁·海德格爾的兩卷本《尼采》(1961)、尼古萊·哈特曼的《自然哲學》、卡爾·雅斯貝斯的《論真理》(1947)和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的原理》(1959)。在流亡美國期間(1938-1947),布洛赫十年磨一劍,撰寫了三卷本《希望的原理》,表達了他對一個沒有剝削、壓迫和異化的世界的希望。《希望的原理》一書的主旨是,闡明人類精神史的中心在於預先推定一個更美好生活的夢,即一個沒有剝削、貧困和壓迫的社會制度,而作為人類學-存在論範疇的“希望”(Hoffnung)集中體現了人類走向更美好未來的意圖。

希望的原理》一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是一部關於人類夢想和希望的百科全書,也是一部馬克思主義傳統的創新之作,極大地豐富了20世紀唯物主義思想,拓寬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性”研究領域。

作者簡介

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1885年7月8日出生於德國路德維希港,1977年8月4日逝世於德國杜賓根,青年時代曾攻讀哲學、物理學和音樂史,而後作為自由作家活躍在慕尼黑、伯爾尼、柏林等地。1933年流亡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流亡美國。1949—1957年任前東德萊比錫大學哲學教授,1961年移居西德,受聘杜賓根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布洛赫一生筆耕不輟,著述甚豐,他的作品除了自編《全集》16卷、補充卷1卷之外,還包括多部哲學史著作、政論和傳記。布洛赫被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最富於創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他的著作先後被譯成包括斯拉夫文、波斯文、阿拉伯文、日文和韓文在內的多種文字,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自1959年他的代表作《希望的原理》三卷出版以來,它所闡述的“未來的預先推定”、“向前的夢”、“具體的烏托邦”、“馬克思主義中的寒流與暖流”等主題思想不僅激起了國際學界非同尋常的科學思維,而且深深打動了整整一代人的生活感情和生存意識。

目錄

前言

第1部分 報告:小小白日夢

1.我們空虛地開始

2.想要品嘗更多的東西

3.每天都沉浸在空想中

4隱蔽與美麗的陌生

隱蔽自己

中途已經在家

5.逃避與勝利者的回歸

向著大海

閒爍的服裝

6.成熟期的願望及其圖像

駑馬

夜夜磨長劍

及時趕到

某種新的娛樂的發明

好客的機會

7.年老的時候留下的願望

葡萄酒與錢袋

追憶青春:對收穫的願望

夜晚與家

8.轉折的標誌

第2部分 奠定基礎:預先推定的意識

第3部分 過渡:鏡中的願望圖像(櫥窗陳列品、童話、旅行、電影、戲劇舞台)

恩斯特·布洛赫年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