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龐士-布魯克斯彗星在1812年7月12日首先被珍-路易斯·龐士發現。稍後文森特·維紐斯基在8月1日、亞力克西斯·布瓦爾在8月2日都獨立發現這顆彗星。在1883年,威廉·羅伯特·布魯克斯無意中再發現了這顆彗星,並且在不久之後證實為同一顆彗星。在它首度被發現之後不久,就被發現周期大約是70±5年,約翰·法蘭茲·恩克測量出明確的軌道周期是70.68年。這條軌道被歸算至星曆表,並用在1883年的回歸,但搜尋並沒有成功,直到被布魯克斯發現為止。
發現者:珍-路易斯·龐士、威廉·羅伯特·布魯克斯
發現日期:1812年7月12日
臨時的編號:1812;1884I;1954VII
16P/布魯克斯彗星,也稱為布魯克斯2號彗星,是威廉·羅伯特·布魯克斯在1889年7月7日發現,但未注意到任何運動的一顆周期彗星。他在第二天的早晨看見彗星已經北移,才證實了此一發現。在1889年8月1日,著名的彗星獵人,巴納德發現這顆彗星分裂出被標示為"B"和"C"兩個相距4.5弧分的碎片。在8月2日,他又發現另外4或5個碎片,但第二天就看不見了。8月4日,他再看見標示為"D"和"E"的碎片,第二天晚上"E"已經消失不見,但"D"則被繼續觀測了一個星期。到了月中,"B"已經增大並且變得昏暗,最後在9月初消失不見。"C"則一直持續被觀測到1889年的11月中旬。到1891年1月13日結束觀測之前,沒有新的核心再被發現。
這次的彗星碎裂相信是在1886年行經木星的洛希極限之內造成的,它在艾歐的軌道之內運行了兩天。自從發現之後,這顆彗星的星等每次都降低2等,並且在1889年之後就未再發現新的碎片。
軌道
軌道特性:A
遠日點距離:33.8AU
近日點距離:0.77AU
軌道半長徑:17.13AU
離心率:0.955
軌道周期:70.9a
軌道傾角:74.2°
最後近日點經過日期:1954年5月22日
下次近日點經過日期(預測):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