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纖維原料的開松,最早是用手工方法進行的。例如對羊毛,先用手把毛叢撕開、抖動,再用木棒敲打或使用弓弦彈松。對於籽棉也是先用手把棉籽和纖維分開,然後使用弓弦彈松纖維。直到18世紀出現機器紡紗後,需要有較多的原料儲備,並要求縮小原料的運輸體積,遂把鬆散的纖維原料壓捆成包,這就需要尋求原料開松和除雜的機械化方法。從此,陸續出現了各種類型的開松和除雜的機械。
作用
布頭開松機的自動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結構緊湊,開松率高,能使纖維棉得到最大限度的開松,既不損傷纖維棉的滑度和捲曲度,又能使纖維棉達到理想的蓬鬆效果;生產效率高、操作簡單;產品設計配備了過載保護裝置,所有工作輥均經過動平衡處理,機器在運行過 程中無震動,低噪音;生產過程中如遇有金屬物,在進入開松輥之前會自動報警並停機,避免了損壞機器的關鍵部位-開松工作輥;工作輥包覆自鎖針布,使用壽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