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佩斯之戀

布達佩斯之戀

《布達佩斯之戀》是德國及匈牙利合作出品的愛情電影,根據尼克·巴科夫著小說改編,由諾夫·舒貝爾執導,艾麗卡·莫露珊、約阿希姆·科爾等主演。於1999年10月21日在德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一段三人間的微妙曖昧關係在戰亂時代背景下被打破的故事。2008年1月以音像製品形式中國發行。

基本信息

影片背景

布達佩斯之戀 布達佩斯之戀
電影根據曾經暢銷一時的小說改編而成,小說的作者不是匈牙利人,是一個德國人。就電影本身來說,這是一個令人不斷的期待有點睛之筆卻又不斷失望的電影。兩男一女的三人關係、二戰背景下德國人與匈牙利人之間的關係本身都是極具挖掘性的題材。
兩男一女的三人關係,在特呂弗的《祖與占》中得到了不能說最完美,也至少是相當真誠的展現。我記得在戈林麥凱波的《戈達爾:聲音、影象與政治》中,也分析過戈達爾一部電影中一個女人與兩個男人同時出現在一個鏡頭當中時,三人的位置關係。這么好的材料到了《布達佩斯之戀》這裡被不明不白、簡簡單單的處理。就如同伊洛娜垂青了安德拉之後,三人在市場上遇見,拉西路不待伊洛娜解釋便猴急的說出,他寧可與安德拉共享也不願失去伊洛娜。接下來便是大段的對三人情誼的呈現,可惜因為缺乏一種情感上的合理性和哲學上的深度,這種呈現僅僅就是呈現本身。如同蕾絲花邊的層層堆積,也僅僅還是這些東西。
而二戰背景下的德國人與匈牙利人的關係更值得書寫。匈牙利作為一個東歐小國的命運的隱喻性,畸形的強權的壓迫,納粹軍官與猶太友人之間的關係……由於譯名的相似性,觀眾必定會將這個片子與《布拉格之戀》相比較,而在那個片子中,是呈現了反抗的,而且因為以昆德拉的小說為底子,這種反抗更有一種境域上的普遍性和哲學上的深度。在《布達佩斯之戀》中反抗無跡可尋,幾乎要令人指責這電影在政治上太不正確。影片中關於反抗的段落看起來更象是藉口,對那首《憂鬱星期天》的詮釋聽來牽強附會,更象是失節者、懦弱者給自己尋來的一塊遮羞布。

劇情簡介

布達佩斯之戀布達佩斯之戀
布達佩斯之戀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末的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拉士路和伊蓮娜經營的餐廳憑著一首歌曲而舉世馳名,這首“憂鬱的星期天”不單打開聽眾的心扉,其憂鬱之情更深入知音者的心窩。年青鋼琴師安拉斯為伊蓮娜創作這首歌,目的並非想憑歌寄意,萬料不到伊人竟同時對兩位俊男傾心。這段不正常的三角戀情在互相遷就下總算順利展開,正當三人自得其樂之際,德國籍青年漢斯韋克突然出現,他被那歌曲吸引,也被伊蓮娜的艷光迷倒,一見鍾情,甚至向她求婚,可惜被婉言拒絕。漢斯後來成了德國軍官,成為匈牙利的統治者,他最終還是將酒店老闆送上到了集中營,鋼琴師也自殺了。酒店老闆死後,女主角懷孕,事隔N年,在納粹軍官重至酒店的時候,女主角和兒子用毒藥毒死了他他。當時

同樣在演奏《黑色星期天》。影片告訴我們,音樂不是殺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背後深層的死因。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伊洛娜Ilona 艾麗卡·莫露珊/Erika Marozsán 美麗的女招待。
拉西婁László 約阿希姆·科爾/Joachim Król 餐廳主人。
漢斯·魏克Hans Wieck 本·貝克/Ben Becker;Rolf Becker(老年); 德國軍官。
安德拉許András 斯特法諾·迪奧尼斯/Stefano Dionisi 鋼琴演奏師。
Obersturmbannführer Eichbaum 賽巴斯汀‧柯赫/Sebastian Koch ----
Standartenführer Schnefke László I. Kish ----
Herr Mendel Wanja Mues 孟德爾先生。
Frau Häberle Ulrike Grote ----
Professor Tajtelbaum Tibor Kenderesi 教授。Professor Moishe Tajtelbaum
Seine Nichte Anna Ráczkevei 他的侄女。Tajtelbaums Nichte
Ilonas Sohn András Bálint 伊洛娜的兒子。
Geigenspieler Géza Boros 演奏小提琴的人。(按出場順序)
Pianist Péter Schmidt ----
Frau Wieck Ilse Zielstorff 漢斯的妻子。(老年)
Botschafter Ferenc Bács 大使。
FrauBotschafter Júlia Zsolnai 大使夫人。
Arzt Áron Sipos 醫生之一。
Zeichner Törresz Ernst Kahl ----
Chefkoch István Jörg Gillner 酒店的廚師。
Lehrling Inas 丹尼斯·莫斯奇托/Denis Moschitto ----
Kartoffelhändler István Mikó 賣馬鈴薯的人。
Direktor Novak Michael Gampe ----
Herr Svoboda Karl Fischer ----
Herr Schwitz Markus Hering ----
Postbote Werner Brehm 郵遞員。
Fräulein Mendel 朵卡·格萊拉斯Dorka Gryllus 孟德爾小姐。
Journalist im Café István Kanizsai 在咖啡館的記者。
Wochenschausprecher Michael Quiatkowsky ----
Weinlieferant Veit Stübner 葡萄酒生產商。
Kerzenverkäuferin Márta Bakó ----
Alter Jude in Wiecks Buro Ferenc Némethy 在漢斯辦公室的老齡猶太人。
SS Offizier Stefan Weinert 黨衛隊的軍官。
LászlósNachbarin Zsuzsa Mányai 拉西婁隔壁的鄰居。
Reporter Aurél Hajtó;György Kégl;Árpád Hetényi; ----
BBC Reporterin Tanya M. Nagel ----

職員表

製作人 Kerstin Ramcke(Producer)、György Radnai、Milanka Comfort(Produktionsleitung)、Richard Schöps(Produzent)、Martin Wiebel(Assoziierter Produzent)、Gabi Krieg(Dramaturgische Beratung)、Michael André(Redaktion WDR)、Andreas Schreitmüller(Redaktion ARTE)、Winka Wulff(Redaktion PREMIERE)、Áron Sipos(Co-Produzent)、Richard Schöps(Produzent)
監製 Martin Rohrbeck、Áron Sipos(Ausführende Produzenten)
原著 尼克·巴科夫/Nick Barkow
導演 諾夫·舒貝爾/Rolf Schübel
副導演(助理) Sophie Allet-Coche、Wanja Mues(Regieassistenz)、Lars Parlaska(Continuity)
編劇 Ruth Toma、諾夫·舒貝爾/Rolf Schübel
攝影 愛德華·克羅西斯基/Edward Klosinski(Kamera)、Tadeusz Obuchowicz(Kameraassistenz)、Christian Dlusztus(Materialassistenz)、Tamás Nyerges(Steadicam Operator)、Michael Kerstgens(Standfotos)、Attila Szúcs(Kamerabühne)
配樂 Detlef Friedrich Petersen、魯蘭斯·查理斯Rezsö Seress
剪輯 Ursula Höf
選角導演 Tina Böckenhauer
配音導演 Wolfgang Schukrafft(Ton)
藝術指導 Csaba Stork、VolkerSchaefer
美術設計 Csaba Stork(Szenenbild)
造型設計 Jekaterina Oertel、Susana Sanchez
服裝設計 Andrea Flesch(Kostümbild)、Dora Riesz、János Papp、Péter Klimó(Garderobe)
燈光 Klaus Peter Venn、Georg Nonnenmacher(Lichtgestaltung)
錄音 Wolfgang Schukrafft(Tonmeister)、Jochen Isfort、Antonia Pöhlmann(Tonassistenz)

角色介紹

  • 伊洛娜/Ilona演員艾麗卡·莫露珊
    在餐廳工作的女招待,也是與老闆拉西婁相戀的女友,她美艷動人、富有浪漫情懷和藝術感性,柔弱的外表下卻不僅是隱忍包容,也包含了突破世俗甚而犧牲一切的勇氣。
  • 拉西婁/László演員約阿希姆·科爾
    猶太裔的餐廳主人,善良且風度翩翩,略有幾分精明的市儈,他深愛伊洛娜,不僅慷慨接納她垂青的鋼琴師安德拉許,也對向她求婚的漢斯不計回報相救。
  • 安德拉許/András演員斯特法諾·迪奧尼斯
    一名流亡的青年鋼琴師,英俊、憂鬱、不苟言笑,才華洋溢的他以演奏打動伊洛娜並被拉西婁聘請,在伊洛娜的生日為她創作了一首《憂鬱的星期天》。
  • 漢斯/Hans Wieck演員本·貝克
    德國商人,心思深沉、自大又消極,他對伊洛娜垂涎,求婚被拒後想不開投河自殺,最愛點的一道菜是豬肉卷。

音樂原聲

引述配樂
Szomorú Vasárnap / Gloomy Sunday Musik: Rezsö Seress - Text: László Jávor Engl. Text: Sam M. Lewis Gloomy Sunday Version von Artie Shaw Gloomy Sunday Gesang: Heather Nova Komm Zigan Musik: Emmerich Kalman - Text: Julius Brammer / Alfred Grünwald
Schöner Gigolo, Armer Gigolo Musik: Casucci - Text: Brammer Csak Inni, Inni (Immer nur Trinken) Musik und Text: Rezsö Seress Nem Vagyok En Már Az Aki Voltam (Ich bin nicht mehr, was ich war) Musik und Text: Mihály Erdély
原聲曲目
01. Intro 02. Gloomy Sunday (Szomoru Vasarnap)-Orchestra 03. Gloomy Sunday (Heather Nova) 04. András Spielt 05. András Und Ilona 06. Ilona's Lied 07. Gloomy Sunday (Marianne Faithful) 08. (Szomoru Vasarnap)-Melody 09. Dreisamkeit 10. Gloomy Sunday-Das Lied Vom Traurigen Sonntag (Erika Marozsán) 11. Abschied 12. Immer Nur Trinken (Gyorgi Selmeczy) 13. Gloomy Sunday (Elvis Costello) 14. Lazló In Gefahr 15. Ilona's Gelöbnis 16. Down In Budapest (Erika Marozsán, Dag Lauveland) 17. Das Lied Vom Traurgen Sonntag (Ben Becker)

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名稱
2000年 第50屆德國電影獎 金質電影獎-最佳劇本(獲獎) 金質電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金質電影獎-傑出故事片(提名)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匈牙利作曲家RezsoSeress(1899—1968)在1930年創作了《憂鬱的星期天》(GloomySunday),這首曲子相當悽美,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行,流傳很多自殺案跟其有關;作者尼克·巴可(NickBarkow)藉由來自這一作曲家的事件的靈感,撰寫了一本浪漫小說,而後導演根據小說改編拍攝了這部電影。

拍攝過程

該片集合了德國、匈牙利、法國三地的資金,飾演伊洛娜的演員也來自匈牙利影壇,另外飾演鋼琴師安德拉許的斯特法諾·迪奧尼斯則來自義大利。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發行公司 其他公司
Studio Hamburg Filmproduktion [德國] Dom Film GmbH [德國] PolyGram [德國] ..... (1999) (Germany) (theatrical) Universal Pictures Germany [德國] ..... (2006) (Germany) (DVD) Arrow Releasing Inc. [美國] ..... (USA) Menemsha Entertainment ..... (2003) (USA) (subtitled) Monopole-Pathé [瑞士] ..... (1999) (Switzerland) (theatrical) Vii Pillars Entertainment [香港] ..... (2005) (Hong Kong) (theatrical) Budapest Concert Orchestrra Foundation (MÁV) [匈牙利] ..... orchestra Bundesministerium des Inneren (BMI) [德國] ..... funding Bösendorfer Pianos [奧地利] ..... piano provided by Catering Belcanto [匈牙利] ..... catering: Budapest Cine Licht Camera Rental GmbH [德國] ..... camera and lighting equipment Dinner for Tours [德國] ..... catering: Cologne Eurimages [法國] ..... funding Filmförderung Hamburg [德國] ..... funding Filmförderungsanstalt (FFA) [德國] ..... funding Filmstiftung Nordrhein-Westfalen [德國] ..... funding Frappant Gastronomie [德國] ..... catering: Cologne GDFF Köln [德國] ..... set construction

上映信息

地區 上映日期
德國 1999年10月21日
阿根廷 1999年11月25日(馬德普拉塔電影節)
瑞士 1999年12月16日
匈牙利 2000年4月6日
捷克 2001年3月12日
中國香港 2002年3月10日
2005年12月22日
法國 2002年4月4日(電視首映)
哥倫比亞 2002年4月12日
日本 2002年5月25日(東京)
美國 2003年11月7日

影片評價

電影綿密地交織著眾多浪漫元素,影像唯美、懷舊,開場音樂由鋼琴引領管弦樂帶出美妙的主題鏇律,並以不同型式的配樂面貌出現,音樂與電影恰如其分而完美地結合,靜靜陪伴觀眾鳥瞰沉浮於大時代無情洪流的人與愛情,給予聽者心靈上強烈而莫名的感動與震撼。(網易社區)
該片畫面很乾淨,暖暖的光暈透著懷舊與追憶的氛圍,唯美而具有懷舊色彩;但仿佛是一部史詩的序曲,才一啟幕卻嘎然而止,不是那種碎金裂帛餘響綿綿的結束,而是望斷天涯路,斯人胡不歸的遺憾,將本應波瀾壯闊的一曲史詩戀歌,亂世中兒女愛恨情愁、顛沛與心靈的失落,人性之高貴或委瑣,明明有很多的期許,卻急著收尾,拍到這個程度,終究是對故事的糟蹋。(網易娛樂)
影片中主打伊洛娜的“可消費性”,精心編織出來的布達佩斯風情動人而令人憂傷,散發出迷人而濃郁的味道;就電影本身來說,題材極具挖掘性,令人不斷地期待,可惜對三人關係情誼的大段呈現缺乏一種情感上的合理性和哲學上的深度,而二戰背景下德國人與匈牙利人之間更值得書寫的關係中,反抗幾乎無跡可尋,令人不斷失望。(網易娛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