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

布列斯特和約,全稱《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蘇俄政府與德國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簽訂的和約。它是蘇維埃俄國(以下簡稱蘇俄)同德意志帝國及其同盟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白俄羅斯共和國布列斯特)簽訂的條約。

基本信息

簡介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

布列斯特和約,全稱《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蘇俄政府與德國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簽訂的和約。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之後,由於原來俄國屬於協約國一方而與同盟國處於交戰狀態,為了退出戰爭,新成立不久的蘇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議被協約國拒絕後,便與同盟國的德國進行和平談判。

1917年12月3日,談判開始,德國提出了把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的局部和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的全部割讓給德國並賠款30億盧布的苛刻條件,這引起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嚴重的分歧。列寧主張接受德國的條件,簽訂和約,為新生政權爭得喘息機會,季維諾也夫、索柯里尼柯夫、史達林、阿爾喬姆、斯塔索娃、斯維爾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員支持列寧;布哈林為代表的“左派共產主義者”反對簽訂和約,主張對帝國主義繼續世界大戰,中央委員布勃諾夫、烏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則主張停戰,復員軍隊,但不與德國簽約(即不戰不和),中央委員克列斯廷斯基、捷爾任斯基、越飛支持托洛茨基。

1918年1月2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和地方負責人會議。60人出席的會議上,贊成布哈林主張的32人,贊成托洛茨基主張的16人,贊成列寧主張的僅15人。最終,列寧的主張因處於少數而未能被通過。

1918年1月24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會議,重新表決簽約的問題。托洛茨基的主張以9票對7票的多數通過,列寧的主張仍然沒有被多數所接受。

時代背景

布列斯特和約布列斯特和約

布列斯特是位於白俄羅斯的一個小城。十月革命前後,它又叫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屬於俄國的領土。如果它不是記錄了一段重要的歷史,也許布列斯特今天仍然默默無聞。

十月革命剛勝利不久,蘇維埃政府就頒布了列寧起草的《和平法令》,並多次向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協約國英、法等國政府發出倡議,立即停火,展開和平談判,實現不割地、不賠款、公正民主的和平。但是,蘇維埃俄國的這一和平倡議遭到英、法等協約國的斷然拒絕。英、法等國對世界上出現的這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恨之入骨,他們要求蘇俄在東線繼續與德軍作戰,這樣既能牽制住一部分德軍,又可以讓新生的蘇維埃俄國與德國殺個兩敗俱傷,從而將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之中,一箭雙鵰。

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中央決定,不受英、法等國的擺布,立即單獨與德國進行和平談判。德國竟然同意了。原來,它迫切希望擺脫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以便集中兵力與英、法等國決戰;另一方面,德國抓住蘇維埃政權渴望和平、重建經濟的心理,打定主意狠狠地敲一竹槓,從中撈取最大的好處。

從1917年12月3日起,兩國在當時俄德邊境的小城、德軍東方戰線司令部所在地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開始了和平談判。經過兩個多月的唇槍舌劍,德國在第二年的2月9日向蘇維埃代表團發出最後通牒:俄國必須割讓給德國十五萬平方公里土地,外加三十億盧布的賠款;否則就繼續打下去,別無出路。

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和蘇維埃政府內部爆發了激烈的爭論。許多人強烈反對在屈辱苛刻的和約上籤字。但是,列寧卻主張在和約上籤字。

德軍在2月18日果然發起了對俄軍的全線攻擊。由於舊軍隊正在復員,紅軍剛開始組建,許多陣地無人防守,德軍奪取了大量的裝備和彈藥,進展迅速。那天晚上,黨中央的緊急會議一直開到深夜。列寧提出的一項新提議——立即按照德國人的全部條件簽訂和約,經過激烈的辯論後終於以一票的微弱多數獲得通過。第二天,人民委員會立刻打電報給德國政府,同意簽訂和約。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處在萬分危急中!俄國工農的神聖義務,就是要……奮不顧身地保衛蘇維埃共和國,抗擊資產階級帝國主義德國的匪軍。”以列寧為首的人民委員會,迅速發布了告全國人民書。在列寧的號召下,全國人民迅速動員起來,紛紛拿起武器,投入到保衛祖國的鬥爭中。一支支剛組建的、嶄新的紅軍部隊火速開往前線,頑強地擋住了德軍對彼得格勒的進攻。德國最高統帥部妄圖用閃擊戰一舉打垮蘇俄、奪取蘇維埃首都的計畫宣告破產。從此,紅軍開始還擊德軍入侵的那一天——2月23日,作為紅軍的建軍節而載入史冊。

布列斯特和約的簽訂,標誌著蘇維埃俄國正式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蘇維埃政府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從而能夠恢復經濟,建設紅軍,鞏固政權,為奪取國內戰爭的勝利和粉碎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奠定了基礎。

戰爭引發了德國國內的革命,聲勢浩大的工人總罷工和士兵武裝起義,逼得不可一世的德皇威廉二世被迫在11月9日宣布退位,逃往荷蘭。德國無力再戰,兩天后簽訂停戰協定,宣布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災難。它長達四年多,捲入戰爭的有三十三個國家,人數超過十五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直接上戰場的約有七千萬人,死傷三千多萬。各交戰國的經濟損失約兩千七百億美元。

一戰停戰協定簽訂後的第二天,蘇維埃政府宣布,廢除不平等的布列斯特和約。

簽訂歷程

布列斯特和約布列斯特和約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之後,由於原來俄國屬於協約國一方而與同盟國處於交戰狀態,為了退出戰爭,新成立不久的蘇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議被協約國拒絕後,便與同盟國的德國進行和平談判。

1917年12月3日,談判開始,德國提出了把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的局部和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的全部割讓給德國並賠款30億盧布的苛刻條件,這引起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嚴重的分歧。列寧主張接受德國的條件,簽訂和約,為新生政權爭得喘息機會,季維諾也夫、索柯里尼柯夫、史達林、阿爾喬姆、斯塔索娃、斯維爾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員支持列寧;布哈林為代表的“左派共產主義者”反對簽訂和約,主張對帝國主義繼續世界大戰,中央委員布勃諾夫、烏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則主張停戰,復員軍隊,但不與德國簽約(即不戰不和),中央委員克列斯廷斯基、捷爾任斯基、越飛支持托洛茨基。

1918年1月2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和地方負責人會議。60人出席的會議上,贊成布哈林主張的32人,贊成托洛茨基主張的16人,贊成列寧主張的僅15人。最終,列寧的主張因處於少數而未能被通過。

1918年1月24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會議,重新表決簽約的問題。托洛茨基的主張以9票對7票的多數通過,列寧的主張仍然沒有被多數所接受。1月30日,布列斯特談判恢復。作為外交人民委員(即外交部長)、談判代表團團長,托洛茨基臨行前與列寧約定:如果德國下了最後通牒就讓步簽約。結果德國果然向蘇俄下了最後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寧電報詢問對策,列寧立即復電堅持:接受德國條件,立即簽約。但是托洛茨基沒有接受列寧的建議,而是發表了拒絕簽約的聲明,率團離開布列斯特。結果,德國開始對蘇俄大舉進攻。2月18日,在十分緊急的情況下,蘇俄中央委員會舉行了的緊急會議。會上,列寧的主張又被以6:7的票數否決。隨後,中央又連夜開會,經過激烈的爭論,托洛茨基轉而支持列寧,會議結果以7票贊成、5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列寧的提案。蘇俄政府連夜通知德國方面,同意簽約。

但是,德國在得到通知後任沒有停止進攻,並於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條件。蘇俄黨中央又召開有15名委員參加的緊急會議。會議中,大多數委員表示不贊成列寧的主張。列寧只得提出,如果這種空談繼續下去,他就要辭職,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員會。布哈林對此毫不在乎,史達林也未發生動搖。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寧的意見,但為了防止列寧辭職和黨的分裂,他的態度發生變化。在他的影響下,出現了4票棄權。結果列寧的主張以7票贊成、4票棄權、4票反對獲得通過。2月24日,蘇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談判代表團與德國進行談判。3月3日,布列斯特和約正式簽訂。按照契約,蘇俄割讓上百萬平方公里領土,賠款60億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員的職務。但蘇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剛剛誕生的蘇維埃政權爭取了喘息的時間。德國戰敗後,於11月11日同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蘇俄政府立即於11月12日宣布廢除此條約,使得該條約的內容實際上成了一紙空文。一般認為,這是蘇俄政府以空間換時間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國際間的矛盾,使新生的蘇俄政府有了鞏固政權的時間,為此後維護政權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且,由於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寧的個人聲望也達到了頂峰。

1922年,俄羅斯與德國魏瑪政府簽署了拉帕洛條約。兩國藉此宣布放棄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及一戰後向對方提出的領土和金錢之要求。

1918年3月3日,蘇俄被迫在和約上籤字。這個苛刻的和約,不僅使俄國喪失了將近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萬居民,而且在被占領區有占全國煤炭開採量的90%,鐵礦石的73%,54%的工業以及33%的鐵路。此外,條約還規定,蘇維埃政府必須復員軍隊,包括剛剛組建的紅軍部隊。海軍應該駛進俄國的港口,在那裡停泊到締結普遍的和約或立即解除武裝。這是一個不平等的屈辱的條約。同年3月27日,又在柏林簽訂蘇德間三個附加條約,規定蘇俄以各種形式賠款60億馬克。

主要內容

和約由14條正文、5個附屬檔案和7項補充條約組成。主要內容有:

①締約雙方宣布停戰。

②俄軍全面復員,在簽訂普遍性和約之前,俄軍艦駛回俄港口或立即解除武裝。

③俄國放棄對波蘭、立陶宛、庫爾蘭、利夫蘭和愛斯特蘭的管轄與主權。

④在締結普遍性和約和俄軍全面復員之前,德國將繼續占領德軍於和約簽訂前夕在上述地區以東所占領的地方。

⑤俄軍立即撤出阿爾達罕、卡爾斯和巴統地區(該地區實際由土耳其兼併)。

⑥俄國承認烏克蘭、芬蘭獨立,立即從芬蘭、烏克蘭和奧蘭群島撤軍,保證同烏克蘭立即簽訂和約並承認烏克蘭同德、奧、保、土之間的和約。

⑦俄國付給德國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

⑧德國承諾不干涉蘇俄內政,不從芬蘭方面進攻俄國。

不利因素

布列斯特和約-------列寧在1918年布列斯特和約-------列寧在1918年

條約規定,要蘇聯政府和烏克蘭拉達政府締結和約,也就是要蘇維埃政府承認已被烏克蘭人民趕走的拉達資產階級政府為合法的政府,烏克蘭蘇維埃政府為非法政府。蘇聯軍隊和烏克蘭人民軍隊都要撤走。那就是要蘇俄背叛即將取得完全勝利的烏克蘭革命。同時,蘇俄就失去了糧食和煤的供應地(烏克蘭的糧食占俄國的1/3,鐵砂煤占70%)。

1918年1月28日,芬蘭革命取得勝利,成立人民蘇維埃政府。條約規定,德國要蘇俄撤走在芬蘭的軍隊,也就是要蘇俄放棄國際主義的義務。芬蘭是一個小國,沒有蘇俄軍隊的支持,芬蘭隨時都會被帝國主義國家所吞食。布列斯特和約簽訂後不久,4月3日,德軍“波羅的海師”在漢科登入,鎮壓芬蘭革命,推翻了芬蘭革命政府。雖然,蘇俄軍不一定能夠保護得住芬蘭革命政府,但重要的是蘇俄放棄了國際主義的義務,放棄了對芬蘭革命的支持與援助。

條約規定,不得進行反對對方國家政府和兼併地區的政府的宣傳鼓動,這就是要解除蘇聯進行世界革命的武器。列寧說,沒有西歐革命,尤其是德國革命,蘇俄是會滅亡的。如今,接受這個和約條件,就是放棄了國際主義,放棄蘇聯進行世界革命的義務,也就是違背了國際主義的綱領。

條約規定,蘇俄被割去了近100萬平方公里(包括烏克蘭在內)的領土。蘇俄失去了北方建立了革命政府的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失去了被稱為俄國糧倉的烏克蘭和盛產煤的南俄,加劇了蘇俄糧食的短缺和煤的供應不足。割去了大片領土,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居民(4,600萬人),也就是減少了三分之一的兵源。更重要的是失去了這部分居民中的大部分擁護蘇維埃的民心。在德國方面來說,取得糧食和煤,使國內嚴重缺乏的糧食得到緩解,也就緩和了國內人民日益不滿的情緒(從1918年3月到10月,德奧從烏克蘭就取得的農產品有:52,000噸糧食和飼料,34,000噸糖,4,5000萬隻蛋,53,000匹馬和39,000頭牛。有一半工廠因缺少原料和燃料而停工或半停工的得到從蘇俄掠奪得來的煤和原料使工廠能開工,增加了產量,也就緩解了人民生活必需品供應不足的困難。這些都能起到和緩國內階級矛盾劇化的作用。

即使這樣,德軍依然不斷越出布列斯特和約的界線,繼續侵占俄國領土。5月開始談判,到8月27日在柏林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附加條約。條約承認利夫蘭和愛沙尼亞最終脫離俄國,把土耳其占領的巴庫交還俄國,而俄國答應把巴庫石油產量的三分之一提供給德國。德國保證不越過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約及附加條約所規定的邊界(德國之所以答應不再越界發動進攻,是由於德國在西線發動幾次進攻均遭失敗,已無力進行進攻了。在東線已擴大了占領地區、兵力薄弱,也沒有甚么力量發動進攻,德國的敗局已定。)德國撤出新分界西南側的占領區。俄承認喬治亞獨立。俄國要支付60億金盧布的賠款給德國,俄國又失去了一大片領土,而且要支付巨額賠款。這個附加條約比布列斯特和約還要更加“屈辱”。

引發爭議

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後,蘇俄仍然屬於協約國一方,與同盟國處於交戰狀態。為了順應民意,退出戰爭,保住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蘇俄提出的和平建議被協約國拒絕後,便與同盟國的德國進行和平談判。1917年12月3日開始的談判中,德國提出了把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的局部和拉托維亞、白俄羅斯的全部割讓給德國並賠款30億盧布的苛刻條件。這引起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嚴重的分歧。列寧權衡利弊,主張接受德國的條件,簽訂和約,為新生政權爭得喘息機會;布哈林為代表的“左派共產主義者”反對簽訂和約,主張對國際帝國主義宣戰;托洛茨基則主張停戰,但不與德國簽約。

在1918年1月2日召開的中央和地方負責人60人出席的會議上,贊成布哈林主張的32人,贊成托洛茨基主張的16人,贊成列寧主張的僅15人。列寧的主張因處於少數而未能被通過。列寧的態度是,尊重大會的結果,但繼續闡述自己的主張。1918年1月24日召開中央會議,重新表決簽約的問題,托洛茨基的主張以9票對7票的多數通過,列寧的主張仍然沒有被多數所接受。布列斯特談判於1月30日恢復。作為談判代表團團長,托洛茨基臨行前與列寧約定:如果德國下了最後通牒就讓步簽約。結果德國果然向蘇俄下了最後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寧電報詢問對策,列寧立即復電堅持:接受德國條件,立即簽約。

但是托洛茨基沒有接受列寧的建議,反而發表了拒絕簽約的聲明,率團離開布列斯特。結果,德國開始對蘇俄大舉進攻。在十分緊急的情況下,中央委員會舉行了2月18日的緊急會議。會上,列寧的主張又被以6:7的票數否決。隨後,中央又連夜開會,經過激烈的爭論,托洛茨基轉而支持列寧,會議結果以7票贊成、5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列寧的提案。蘇俄連夜通知德國方面,同意簽約。

但德國得到通知後繼續進攻,並於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條件,並要求蘇俄在24小時內答覆。黨中央又召開有15名委員參加的緊急會議。會議氣氛緊張,爭論十分激烈。發言中,大多數委員表示不贊成列寧的主張。列寧焦急而憤怒,但仍然嚴格遵守民主制的原則,他只得提出,如果這種空談的政策繼續下去,他就要辭職,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員會。布哈林對此毫不在乎,史達林也發生動搖。列寧指出:“如果你們不簽字接受這些條件,那么三個星期之後你們就得在蘇維埃政權的死刑判決書上籤字。”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寧的意見,但為了防止列寧辭職和黨的分裂,他的態度發生變化。在他的影響下,出現了4票棄權。結果列寧的主張以7票贊成、4票棄權、4票反對獲得通過。結果,2月24日蘇俄重新派出了談判代表團與德國進行談判。3月3日,布列斯特和約正式簽訂。

必要性

從“公正的民主的和約”到“單獨的兼併的和約”是布爾什維克、蘇維埃政權的一次投降。因為這時蘇維埃俄國處於“革命戰爭”和“屈辱和談”的危機時刻,二者擇一是生死存亡的選擇。因此,“布列斯特策略”的內涵就是:與德國單獨媾和、簽訂和約,同時不停止復員軍隊

這種“投降”對列寧來說當然是無法想像又不能不接受的。在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人中間,對於這種“投降”惟一持基本相同決策意見的是列寧和托洛茨基。所不同的是,列寧主張立即簽訂和約、贏得時間,保住蘇維埃政權,而托洛茨基則主張“設法使談判破裂,以便在對方明顯採用武力面前被迫投降——如果不得不投降的話。”他們曾經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即儘量拖延談判與簽訂和約的時間,一旦德國發出最後通牒,再在“刺刀下簽字”。

所以,布列斯特的和談一開始就實施拖延策略。為了拖延,列寧甚至提出要將和談的地點定在斯德哥爾摩,而不要在德國人占領的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舉行。要拖延,就要有能拖延的人。列寧選中了托洛茨基,因為他熟悉國際事務,精通德語,懂得“拖延”策略之精髓,而代表團的構成也是一個拖延的結構:其中模仿“蘇維埃”模式,有一個工人,一個農民和一個士兵。托洛茨基在布列斯特也是極盡拖延之能事,他到波蘭去觀光、閱讀德國報紙、口授十月革命史,因此不無興奮地說:“我根本沒有想到布列斯特竟成了我寫作的地方”。列寧對托洛茨基的拖延也是肯定的:“托洛茨基的策略要拖延談判這一點是正確的。”

但是,當德國人提出苛刻的條件,要求俄國簽訂和約,再不簽約蘇維埃政權就有喪失的危險時,托洛茨基仍然表示要再等一等,停戰,但不簽約。所以,列寧批評托洛茨基:“但宣布戰爭狀態結束而又不簽訂和約,那就不正確了”,“搞政治不能這樣。”

對列寧來說,這時最大的“政治”就是“贏得時間”。關於這個“贏得時間”,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曾借用梁贊諾夫的話,引吭高歌過幾句詩:“伊里奇怒氣沖沖地高呼:‘事情毫無進展!’讓黨來承擔這付重擔。讓我們取得布列斯特的喘息。失去——空間,贏得——時間。”多年來,馬雅可夫斯基的“失去空間,贏得時間”成了對布列斯特和談與簽約的最經典解釋。

列寧首先是為了保存住蘇維埃政府,因為保住了蘇維埃政府也就保住了俄羅斯的革命和前途。所以,列寧立即要求將首都遷往莫斯科。當蘇維埃政府實際上“只有彼得格勒”(托洛茨基語)時,失去了彼得格勒,也就將失去蘇維埃政權,因此從彼得格勒遷出政府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1918年2月26日,人民委員會做出了關於遷移政府的決定。這份決定表明了列寧為保住蘇維埃政權,不惜與德國單獨媾和、簽訂和約、甚至最後與德國破釜沉舟一戰的決心。以斯維爾德洛夫為首的工作組立即到莫斯科迅速將政府安排在克里姆林宮內。3月11日,即在布列斯特和約簽字後的第8天,列寧和中央政府的重要成員乘夜車來到了莫斯科。這成了列寧“贏得時間”取得的第一個重大成果。

其次,列寧贏得時間所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復員軍隊,建設一支蘇維埃政府自己的軍隊。所謂復員軍隊是指解散那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已經被打垮的俄國軍隊。列寧認為,這支軍隊已經患了病,整個機體都受到了感染,已經不能打仗。1917年12月18日,列寧在《人民委員會關於同德國和談等問題的決議草案》中明確了復員軍隊的基本方針:“在縮減軍隊編制和加強防禦能力的條件下,加緊採取措施改組軍隊。”

復員軍隊和組建新軍隊是同時進行的。列寧組建新軍隊的根本原則是:組織起來,遵守紀律,服從指揮。誰來負責這樣重要的工作?這次,列寧又選中了托洛茨基。托洛茨基最後離開布列斯特是被列寧召回的。布列斯特拖延策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頻繁更換和談的負責人,每次更換都必定要帶來時間上的延長。

布列斯特和約所帶來的喘息時間是極為短暫的,遷移政府和復員軍隊是它的兩項成果,也幾乎是惟一的成果。對於這兩個成果,1918年4月23日,列寧在莫斯科工人、農民和紅軍代表蘇維埃的講話中作過評價:“可以有把握地說,內戰基本上已經結束……毫無疑問,國內戰線上的反動派已被奮起進行鬥爭的人民徹底打垮了。”但隨後,一場大規模的、殘酷的內戰還剛剛開始。也許,這就是說,列寧不適當地擴大了對布列斯特和約所贏得的喘息時間、所贏得的成果的評價。

歷史評價

布列斯特開啟了一扇門,它表明:1,在和談與革命戰爭之間對壘的主要方面,不是列寧和托洛茨基,而是列寧和以布哈林為首的“左派共產主義者”。布哈林等所堅持的“革命戰爭路線”淵源於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的一個基本戰略觀點——世界革命,尤其是德國革命的勝利。他們與列寧之間的分歧並不是反對或贊成無產階級革命的敵我之分,而是用什麼樣的手段繼續這場革命。列寧善於變通和實用,審時度勢,而布哈林等則不能這樣。當然,即使在和約簽訂之後,列寧也沒有從根本上放棄“世界革命”的希望。2,在布列斯特和談與簽約問題上,托洛茨基始終是遵循中央委員會的意見辦事的,並且在與列寧意見有分歧時,盡力和列寧保持一致,並最後服從列寧的決策,他沒有私自中斷布列斯特和談。

3,在關於布列斯特和約的爭論中,史達林一開始是支持托洛茨基的觀點的。他在1918年1月9日的中央會議上說過這樣的話:“應當結束這種爭論了。托洛茨基的立場是箇中點,它為我們提供了擺脫困境的出路。”此外,史達林也是一直不同意簽訂和約的,這至少在1918年2月23日之前是這樣的,這有列寧在這一天的中央委員會上的發言為證:“史達林說可以不簽訂和約,那是不對的。必須簽字接受這些條件,如果你們不簽字接受這些條件,那么三個星期之後你們就得在蘇維埃政權的死刑判決書上籤字。”

布列斯特和約在黨內的通過,完全是民主的方式,列寧作為黨的領袖,充分表現了在領導集體中平等一員的身份和民主的作風。

在列寧的這一成功地進行黨內民主生活和黨內鬥爭的實踐中,可以看出列寧堅持處理黨內不同意見和黨內鬥爭的幾個原則:

(1)不把自己看作與一般委員不同的最高領導者,而是以平等一員的身份與其他委員爭論,力爭取得多數委員的理解和認同。即使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即使每拖延一天德國就侵入蘇俄更多的領土,列寧仍然堅持以黨內民主的方式解決問題。

(2)對不同意見不能羅織罪名,不能採取任何組織手段,更不能動用專政手段。這是保證黨內民主集中制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3)寧可自己辭職、退出政府和黨中央,也不能破壞黨內民主決策的規矩。列寧的民主風範受到全黨的尊重,效果是好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