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區[山東省棗莊市下轄區]

市中區[山東省棗莊市下轄區]

市中區隸屬於山東省棗莊市,位於棗莊市中部偏東,北靠山亭區,東連蘭陵縣,西與薛城區接壤,南同嶧城區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17°27′34″-117°45′18″,北緯34°46′16″-34°57′59″。 市中區轄6個街道、5個鎮,總面積375.27平方公里,總人口55.96萬人。 2016年,初步統計市中區生產總值完成22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2.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1億元,分別是2011年的1.37倍、1.72倍、1.93倍、1.63倍。 市中區有2家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景點主要有仙壇山溫泉小鎮、東湖公園、龜山旅遊風景區、甘泉寺、魯南觀賞石館等。

歷史沿革

市中區城區棗莊,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聚居。

棗莊市中區 棗莊市中區

唐、宋時期形成村落,元、明以後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逐步形成集市。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棗莊鎮,直屬嶧縣。

1958年11月嶧縣治所由嶧城遷至棗莊。1960年1月撤銷嶧縣建制,建立縣級棗莊市。

1961年10月棗莊市升格為省轄市,下轄齊村、嶧城等4區。

1961年6月建立縣級棗莊鎮,直屬棗莊市。

1976年7月建立棗莊市市中區,下轄2處人民公社和3處街道;同年12月合併為1處人民公社和1處街道。

1981年12月1處街道分設為5處街道。

1983年11月區劃調整,市中區轄區又增加了原屬齊村區的9處人民公社和1處社改鄉。

2001年3月鄉鎮規模調整,撤銷周村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孟莊鎮;撤銷安城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稅郭鎮;撤銷郭里集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西王莊鄉;撤銷渴口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齊村鎮;撤銷黃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永安鄉;撤銷市郊鄉,以原市郊鄉的行政區域設立光明路街道。

2014年12月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銷西王莊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西王莊鎮,鎮政府駐原西王莊鄉政府駐地;撤銷永安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永安鎮,鎮政府駐原永安鄉政府駐地。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76年7月12日,市中區轄的棗莊鎮公社、垎塔埠公社及渴口公社的佟樓、雷村、小王莊,黃莊公社的沙河子、前石碑,郭里集公社的柳峪、官地,西王莊公社的丁莊,嶧城公社的苗莊、秦樓等大隊。1個棗莊街道辦事處,1個郊區公社,32個大隊,48個自然村。

1984年4月,人民公社全部改設為鄉鎮,市中區下轄市郊、渴口、黃莊、永安、孟莊、郭里集、安城、西王莊、周村、齊村、稅郭11處鄉鎮和中心街、文化路、龍山路、各塔埠、礦區5處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15年,市中區轄6個街道、5個鎮。分別為:中心街街道、各塔埠街道、礦區街道、文化路街道、龍山路街道、光明路街道、稅郭鎮、孟莊鎮、齊村鎮、永安鎮、西王莊鎮。 政府駐地位於棗莊市市中區君山中路32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市中區位於山東省轄棗莊市中部偏東,北靠山亭區,東連蘭陵縣,西與薛城區接壤,南同嶧城區毗鄰。東西長27.1千米,南北寬21.7千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17°27′34″-117°45′18″,北緯34°46′16″-34°57′59″。總面積375.27平方千米,占棗莊市總面積的8.25%。

地形地貌

市中區境內北、東、南部低山起伏,地勢較高。中、西部地勢平緩。市中區地形如簸箕西向張口。市中區最高點是孟莊鎮大王山,海拔405.2米;最低點是西王莊鎮洪村,海拔50.1米。市中區處魯中南山地丘陵南沿,石灰石低山丘陵區面積176.8平方千米,占市中區總面積的47.1%;山麓平原面積198.5平方千米,占區境總面積的52.9%。

土壤

市中區土壤有3個土類、5個亞類、10個土屬、27個土種。褐土是市中區主要土壤類型,面積20334.5公頃,占農林牧可利用面積的72.4%。棕壤土面積7555.9公頃,占農林牧可利用面積的27%。潮土又稱河潮土,是發育在河流衝擊物上的零星地塊,面積184.3公頃。

水系

市中區河流屬淮河流域、湖東京杭大運河水系。市中區河道18條,多為季節性河流。主要河流郭里集河、齊村沙河、西王莊河,發源於北部山丘地帶,向南注入嶧城大沙河,流域都在100平方公里以上。

市中區南部的京杭大運河市內長68公里;其它中小型河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條。

氣候

市中區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較多,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3.9℃左右,太陽輻射總量年均120千卡/平方厘米,光照時間年均240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4%。市中區受季風性氣候影響明顯,夏季受海洋季風控制,多東風或東南風;冬季受大陸季風控制,多北風或西北風。市中區年平均降水860毫升,65%的降水集中在7月初至9月初。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市中區水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年均可開發利用水資源總量13300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340立方米。

天然水

市中區年平均降水量為797.3毫米,市中區年均天然水資源總量為1.82億立方米,年均降水徑流量為1.13億立方米。

地表水

市中區25條小河流分屬三大水系,入境水量4846萬立方米。地表水工程攔蓄總量年均為7623.8萬立方米,占地表徑流量的67%。

地下水

市中區地下水資源分屬兩大規劃區,一為棗陶盆地規劃區,一為半湖山丘規劃區。棗陶盆地規劃區面積約為232平方千米,水資源量為5218萬立方米,可開採量4948萬立方米。區內十里泉水源地、東王莊水源地和渴口水源地都在其中,資源量分別為1827萬立方米、2373萬立方米、1018萬立方米,可開採利用量分別為1723萬立方米、2224萬立方米、940萬立方米;半湖山丘規劃區面積約為157平方千米,周村水庫坐落其中,水資源總量為2045萬立方米,年開採利用量1534萬立方米。市中區地下水資源總量一般年份為7333萬立方米,可開採利用量6483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2005年,市中區境內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24種,礦產地60餘處,主要有煤、鐵等。

市中區區境煤田屬陶棗煤田東半部分,是重點採煤區。可採煤層是:第十四層煤,煤層厚度0.56~2.9米,一般厚度1.2米,是穩定可採煤層。頂板為灰色頁岩,底板為深灰色砂質頁岩;第十六層煤,煤層厚度0.5~1.38米,一般厚度0.7米,煤層中部普遍質硬,分布有規律,頂板為砂泥岩;第十七層煤,煤層厚度0.3~1.22米,一般厚度為0.6米,頂板為泥岩,局部為砂泥岩;第十八上、十八下層煤,煤層厚度變化較大,分上層和下層,一般厚度約0.7米。煤層頂板為黑色頁岩,局部為石灰岩,底板為淺灰色粘土岩;二迭系第三層煤,煤層厚度為0~8.64米,頂板為頁岩或砂質頁岩。

植物資源

三白西瓜 三白西瓜

市中區內農作物類植物有13科32種,瓜菜類植物10餘科50餘種,林果類植物42科104種,水生經濟植物20餘科50餘種,觀賞植物50餘科260餘種,其他栽培利用及野生經濟植物80餘科300餘種。

古老樹種至2005年,市中區內有古樹名木26株,其中銀杏11株,稅郭鎮玉皇廟銀杏,樹齡1200餘年,為國家一級古樹;國槐3株,光明路街道雷村古槐,樹齡1000年以上,為國家一級古樹;松柏1株,位於清真寺內,樹齡600餘年,為國家一級古樹。另有,板栗15株,皂莢1株等。

珍貴、稀有樹種適於山區造林的有23種,有槲樹、八角楓、流蘇、黃檀、鵝耳櫪、斛櫟等;經濟用材的有漆樹、榔榆、黃連木、枳具等4種;適於庭院綠化的有雪柳、複葉槭、紫藤、女貞、紫荊、紫丁香、木香花、海仙花、燈台樹、金雀花、金鐘花、火棘、探春等13種。

鄉土樹種主要有側柏、槐、楸、毛白楊、刺槐、苦楝、臭椿、白榆等樹種。

藥用植物區內有118科471種,主要收購品種有金銀花、酸棗仁、柏子仁、遠志、丹參、地丁、天南星、百合、黃精、玉竹、地榆、茵陳、石葦、蒺藜、白薇、柴胡、徐長卿、杏仁、桃仁、槐米、白頭翁等。

動物資源

根據2005年曆次森林資源清查、植物檢疫對象調查結果,區內有野生動物11綱28目64科125種。

大杜鵑 大杜鵑

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有貂、鹿、白鷺、鴻雁、白額雁、游隼、紅隼、山斑鳩、大杜鵑、中杜鵑、小鴞、長耳鴞、紅角鴞、褐鷹鴞、鵬鴞、紅角鴞16種。

省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鉗蠍、地鱉、大蟾蜍、北方狹口蛙、青蛙、金錢蛙、林蛙、北方草蜥、翠青蛇、草游蛇、黑眉錦蛇、鸕鶿、蒼鷺、大白鷺等48種。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底,市中區總人口55.9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98‰。

民族

2016年,市中區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傈僳族、佤族、瑤族、白族、土家族等24個少數民族。截至2016年,少數民族人口1.03萬餘人,占棗莊市少數民族人口的二分之一,是典型的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

經濟

綜述

2015年,市中區生產總值完成223.6億元,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5.7億元,增長10.5%;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2.3億元,增長6%。

2016年,市中區生產總值完成22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2.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1億元,進出口總額完成25.6億元,分別是2011年的1.37倍、1.72倍、1.93倍、1.63倍和1.72倍。

2016年,市中區生產總值完成226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3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41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9%;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2.2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424元,同比2015年增長7.2%。

第一產業

2014年市中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4.36萬畝,增長0.1%,糧食作物面積占總播面積的比重為69.71%,全年糧食生產呈現夏增、秋增、全年增的態勢,夏糧總產量實現5.72萬噸,增長0.11%;秋糧總產4.09萬噸,增長5.4%;全年糧食產量9.81萬噸,增長2.3%。市中區蔬菜種植面積5.9萬畝,增長0.5%,產量15.05萬噸,增長2.1%。水果總產可達1.03萬噸,增長4.1%。2014年實現種植業總產值101488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5%,實現增加值57500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6%。

2014年市中區水產品總產量5500噸,實現產值5213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8%;實現增加值187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0%;林業總產值430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0.8%;實現增加值246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0.5%。

2015年市中區農業產值18.8億元、增長4.1%,結構比例為57.3:2.3:37.5:2.9;糧經播種面積比例為69.45:30.55;市中區農作物播種面積34.01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植面積23.62萬畝,糧食總產量6.9萬噸、同比下降1.4%。

2016年,市中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21.07億元,增長4.5%。分行業看,種植業產值11.42億元,增長4.75%;林業產值0.45元,增長4.9%;牧業產值7.68億元,增長4.17%;漁業產值0.56億元,增長1.1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96億元,增長5.92%。

第二產業

2014年上半年,市中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04%,分別較1-5月和一季度月回落2.31%、2.3%,較2014年底回落2.46%。與2013年同期相比,市中區工業增速回落3.82%,而全市工業增速回落5.35%。

2014年,市中區調度的44中工業產品中,有31種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增長面70.5%,較一季度減少4個產品品種。其中:服裝30783萬件,增長4.7%;化學藥劑11594噸,增長14.6%。水泥240.1萬噸,下降7.8%;水泥熟料(含自用)168.3萬噸,下降15.5%;煤炭53.1萬噸,下降8.7%;鐵礦精粉77萬噸,下降21.2%。

2015年,市中區建材工業增加值增長2.46 %,占規上工業比重12%;紡織服裝工業增加值增長-0.42%,占規上工業比重24.84%;機械工具機工業增加值增長10%,占規上工業比重9.42%;化學工業增加值增長14.64%,占規上工業比重9.57 %;食品醫藥工業增加值增長11.6%,占規上工業比重 7.17%。煤炭、建材、紡織服裝、機械工具機、化工、食品醫藥六大行業合計完成增加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63.92%。

2015年,市中區工業企業發展到196家,當年新增5家,增加值增長6.65%,其中:輕工業完成總產值193.8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3.7%、重工業完成317.6億元,增長5.1%。重工業較輕工業加快1.4%,輕、重工業產值比為37.9:62.1。紡織服裝、橡膠管帶輪胎、環保水處理、醫藥醫療器械等特色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1.1%。

2015年,市中區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發展到196家,當年新增5家,增加值增長6.65%。其中:輕工業完成總產值193.8億元,增長3.7%;重工業完成317.6億元,增長5.1%。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88.3億元,增長3.5%;利稅42.68億元,增長0.4%;利潤25.09億元,增長0.5%。支柱行業健康發展。建材工業增加值增長2.46%,占規上工業比重12%;紡織服裝工業增加值增長-0.42%,占規上工業比重24.84%;機械工具機工業增加值增長10%,占規上工業比重9.42%;化學工業增加值增長14.64%,占規上工業比重9.57%;食品醫藥工業增加值增長11.6%,占規上工業比重7.17%。煤炭、建材、紡織服裝、機械工具機、化工、食品醫藥六大行業合計完成增加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63.92%。建築業發展良好。全區有資質建築企業56家,施工面積377.7萬平方米,增長5.5%,竣工房屋面積169.3萬平方米,完成建築業產值50.4億元。

第三產業

2014年上半年,市中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1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2.6%,增幅比全市平均低0.2%、比2013年同期回落0.7%,但仍高於一季度0.3%。

2014年上半年,市中區城鎮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25億元、增長12.8%,增幅比2013年同期回落0.9%,其中,城區實現零售額46.41億元、增長12.2%;鄉村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5億元、增長11.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9%,發展速度加快。

2014年上半年,市中區限額以上單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9.1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6.4%。從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情況看,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零售額可比增長33.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可比增長11.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可比增長14.9%,日用品、汽車分別增長38.5%、33.5%,金銀珠寶零售額可比增長22.5%。

2015年,市中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61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10.8%。

2015年,市中區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14.15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11.3%,增幅同比2014年回落0.3%,增速提高幅度雖高於城鎮市場1.4%,但絕對量僅占市中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11.9%,占比明顯偏低。

2015年,市中區批發和零售業占全部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96.2%,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幅提高9.2%,市中區消費品市場的平穩增長。

交通運輸

棗莊市市中區BRT聯通換乘樞紐站 棗莊市市中區BRT聯通換乘樞紐站

市中區境內公路、鐵路縱橫交錯。206國道貫穿境內;西連京滬鐵路,京台高速公路,104國道;東依京滬高速公路,青島、日照、連雲港三個出海港口;南瀕京杭大運河的台兒莊等內河港口。周邊有五個空港,100公里內南有徐州觀音機場、東有臨沂機場、西有濟寧機場,北距濟南國際機場200多公里,東距青島國際機場300多公里。

2011年,市中區公路客運周轉量達185143萬人公里、同2010年相比增長0.9%,貨運周轉量882443萬噸公里、增長3.3%;營業性客車390輛、減少254輛,貨車6325輛、增加500輛,客運出租汽車434輛、與2010年持平;棗臨鐵路市中段主線已接軌貫通,棗薛線、棗台線BRT市中段通車運營,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556公里,市中區行政村全部實現了通油路、通客車。

2015年,解放路、勝利路等公鐵立交建成通車,新建改造348線、西昌南路、人民東路、建設南路等道路47條,農村道路安防工程全面完成。截至2015年底,市中區擁有客運企業(業戶)3家、計程車公司7家、貨運企業(業戶)73家、駕駛員培訓學校6家,機動車維修企業82家(其中一、二類維修企業28家),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站2家(含市汽車性能檢測中心),城區公車線路42條,計程車434輛,貨運汽車達到5850餘輛,駕駛員教練車551輛,鄉村道路總里程581.3公里。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1年,市中區實施區級科技計畫項目42項;承擔和實施市級以上科技計畫項目20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5項,市級各類科技計畫13項,獲得上級無償扶持資金375萬元;開發新產品、新技術62項,取得重要科研成果29項,其中達到中國領先水平以上的20項。

2011年,市中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家,總數達到8家;培育市級民營科技企業4家,總數達到28家;培育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家,總數達到11家;市中區共有80餘家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開展科技合作64項,共建研究生科研基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學實踐基地等22個。

2011年,市中區申請專利417件,較2010年增長35.4%,創造了市中區年度專利申請量的新紀錄。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04件,增長57.6%。市中區獲得專利授權265件,其中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2件,比2010年增長88%。市中區擁有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12家,省級無假冒專利商場2家,市中區成為山東省智慧財產權試點區。

2015年,市中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家,總數達到12家;納入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統計範圍的企業達到50家。2015年度市中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完成129.21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11.63%;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25.27%,比2014年新增1.2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和新增百分點數均居全市五區一市首位。

教育事業

棗莊市市中區中興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中興國小

截至2011年,市中區共有中國小76所,其中:國小60所(農村59所),普通中學16所(農村11所),特教中心1所。

2011年,市中區國小招生7831人、畢業6181人、年末在校學生37853人,教職工2037人、專任教師2037人;中學招生6518人(國中4413人、高中2105人)、畢業5910人(高中2090人、國中3820人),年末在校學生18995人(國中12787人、高中6208人),教職工1723人、專任教師1441人,特教中心招生9人,教師32人。市中區有省級規範化學校19所、市級規範化學校57所。農村教師平均月工資達到3116元、平均月增資40元。國小和國中入學率、“兩基”鞏固率均達到100%,山東省市級規範化學校比例位居棗莊市第一,成為山東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區。

截至2015年,市中區共有中國小66所,教職工3692人。總計中,國小50所,普通中學15所,特教中心1所。市中區國小招生11289人、畢業5474人、年末在校學生55159人;中學招生6013人、畢業6343人,年末在校學生19017人。當年新建標準化校舍15.7萬平方米,新改建幼稚園35所,省市級規範化學校達到55所。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市中區有衛生機機構12個,床位701張,衛生技術人員755人,其中:執業醫師291人、註冊護士246人。鄉鎮、街道衛生院6個,床位231張;區級婦幼保健院1個,床位50張,衛生技術人員52人;衛生監督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1個,衛生技術人員37人。

2015年,市中區有醫院及衛生院10個,床位865張,衛生技術人員1110人,其中:執業醫師336人、註冊護士48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8‰以內。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市中區擁有文化館1座、圖書館1座;全年共完成33個“農家書屋”建設任務,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分別發展到5處和115個,實現了市中區行政村“農家書屋”的全覆蓋。

2015年,市中區有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占棗莊市的30%。

2015年,市中區圖書館新增圖書20000餘冊;開展“新”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放映各類影片超過1332場。在城市社區、廣場開展消夏電影放映月活動,放映公益電影80餘場;全年共組織各類培訓活動100餘次,培訓各鄉鎮、街道基層文化工作者、業餘文藝輔導員及文藝愛好者20000餘人次;升級改造農家書屋89個。

主要景點

煤炭工業旅遊區

棗莊煤炭工業旅遊區位於棗莊市市中區城北,有“電光樓”遺址、“八大家”遺址等景點。

龜山旅遊風景區

龜山旅遊風景區 龜山旅遊風景區

位於市中區東北部孟莊鎮境內,距市駐地15公里,景區北與國家級森林公園抱犢崮隔水相望;西連國家級地質公園熊耳山大裂谷;南臨嶧城冠世榴園風景區。龜山風景區占地總面積約40餘平方公里,由龜山景觀區、水上遊樂園、板栗基地生態園區、千畝觀光桃園及桃園山莊服務區組成。龜山旅遊風景區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甘泉寺

甘泉寺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卓山北側,因寺中甘泉而得名。 該寺建於元仁宗延佑六年。甘泉寺始建年代已無從查考,明朝萬曆年間曾進行較大規模重修。至近代僅存遺址,1992年重建,正名甘泉寺,因甘泉而名。甘泉寺占地10.7畝,寺內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樓、窯神殿、東西配殿等建築。

棗莊市博物館

棗莊市博物館是一座以陳列歷史文物為主、專題文物為輔的綜合性博物館。館占地近20畝,總建築面積6400平方米,其中主展樓2700平方米。整座建築採用民族特色的仿古建築與現代建築相結合,集園林、建築於一體,共分為前後兩院,其中主展樓高3層,分為8個展廳,中間為攢尖式寶頂。

魯南觀賞石館

魯南觀賞石館位於棗莊市市中區西昌路中段,是棗莊奇石收藏家、市政協委員李忠洋先生自籌資金籌辦的。該館建築面積760平方米,館名為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朱訓題寫。魯南觀賞石館是國家“AA”級旅遊景點、“全國石文化先進單位”。

光明廣場

棗莊光明廣場位於光明路與龍庭路的交匯處,南依烈士陵園,北臨科技館,是市民們遊玩、健身和舉辦各種文藝娛樂活動的場所。廣場占地200餘畝,由中心區、休閒區和文化區三部分組成,配有草坪花池、疏林草地和噴泉燈光等。

棗莊全民健身中心(東湖公園)

東湖公園占地總面積980餘畝,其中水面510畝,總投資2億元,主題公園分為文化廣場區、體育運動區、水上活動區、濱水休閒健身區、綜合服務區、湖心島文化休閒區等六大功能區。

九項蓮花山風景區

市中區[山東省棗莊市下轄區] 市中區[山東省棗莊市下轄區]

九項蓮花山風景區,位於棗莊市市中區永安南部山區,占地2000餘畝,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6年被列入山東省、棗莊市鄉村旅遊示範點。即鬱金香園區、薰衣草園區、月季花園區、杜鵑花(映山紅)園區、百果園區、牡丹園區;現代農業科普館和熱帶植物館以及兒童樂園,整個園區共有景點20餘處。

著名人物

任標(1070年—1128年)宋代郭里集人,夏朝車正奚仲之114代孫,北宋修武校尉,滄州兵馬監押任滌之子。官至敦武校尉、徐州兵馬監押。

楊嵩年(1682年—1755年)嶧縣楊樓村人。從明朝萬曆年間始先後湧現出楊起鳳三兄弟,在嶧縣地很富盛名,清康熙年間又輩出一位獨目英才,此人叫楊嵩年,字秀鍾,清增生楊東鳳之曾孫,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出生於楊樓村,歲貢生,官至高密縣訓導,敕授修職佐郎。

王鼎銘(1772年—1832年),字新之,號彝軒,祖籍山西太原,明萬曆間由山東費縣遷至嶧縣(今山東棗莊市)。父鴻基,國子監生,家頗饒。嘉、道年間,嶧縣多災,鼎銘聯合當地士紳出資賑災,活人無數。公元1808年(嘉慶十三年),赴京應試,於途中識濰縣陳官俊,多所扶助,且為其治病,交誼甚厚。公元1810年(嘉慶十五年),鼎銘由廩貢援例得授內閣中書,旋充武會試同考官。公元1814年(嘉慶十九年),例捐主事,後因母年邁,辭官歸里。道光九年,鼎銘五十九歲,受薦而承上命,旋赴湖南新田任縣令。

劉懷文(1900年—1943)嶧縣薄板泉村人(今屬棗莊市市中區永安鄉上薄板泉村人)。1926年夏(民國十五年夏),加入國民革命軍。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參加了當地的“抗日農民自衛軍”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3月,被編入魯南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一總隊第三大隊。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王志勝(1912年—1987年),小說《鐵道游擊隊》人物王強原型,棗莊市市中區陳莊人。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3月(,王志勝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義勇隊。10月返回棗莊建立了抗日情報站,王志勝任副站長。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10月,王志勝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民國三十九)1月,魯南鐵道隊在陳莊誕生,王志勝任副大隊長。

王志勝 王志勝

劉金山(1915年—1997年)小說《鐵道游擊隊》人物劉洪原型,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蔡莊村人,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參加鐵道游擊大隊,1941年(民國三十年)入黨,歷任通訊員,分隊長,代理大隊長,大隊長,魯南鐵路局副局長,魯南軍區特務團副團長兼2營營長,魯中南縱隊307團副團長,35軍307團團長,金華軍分區參謀長,105師參謀長,公安17師參謀長,南通軍分區副司令員,蘇州軍分區司令員等職。

李家祥,男,漢族,山東省棗莊人。1949年11月出生,1969年1月參軍,1970年5月入黨,空軍中將軍銜,研究生學歷。1969年畢業於山東煤炭技術學院,1999年至2010年在西北大學攻讀國際經濟法專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