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巴象鼓舞省級Ⅲ-2
簡介
靈山秀水的古城閬中,除把山之魂水之韻古之城留給世人外,還給人們留下了千年之舞——閬中“巴象鼓舞”(又名八仙鼓舞)。舞的活化石
“巴象鼓舞”,是閬中渝水土著巴族宗(板遁蠻)人繼承其先祖“前歌后舞”傳統,在公元前11世紀武王伐紂時陣前造勢威震敵膽盡顯“巴國勇士”風采而傳為美談的。公元前2世紀初,宗人幫助漢高祖平定三秦時又再現風采。 “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深得劉邦賞識,後被引入漢宮,定名“巴渝舞”。歷經魏、晉、南北朝至唐代,雖數易其名,卻以其強大的民族生命力,逐步由武舞宮廷舞演變為祭祀舞慶典舞,在民間與世流傳盛演不衰。1992年,四川省舞蹈研究所在閬主持召開了“閬中巴象鼓舞與巴渝舞研討會”,一致認為:閬中流行的“巴象鼓舞”,是“巴渝舞”的遺風,在國家民族舞蹈中獨樹一幟,是“舞蹈的活化石”。構成
奇妙的音響“巴象鼓舞”的音響主要是由鼓、鑼、吶喊組成,鼓點具有鮮明的節奏感:“砰、砰、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鑼音隨鼓點起落,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使人耳目驚心。舞者以待戰、征戰、凱旋等篇章變換各種大小隊形,伴隨鼓點鏗鏘吶喊“嗨嗨”聲,威武雄壯氣貫長虹。如“雷霆萬鈞之力,排山倒海之勢”,動人心魄,激人奮進,摧人向前。就是這看似簡單奇妙的音響,卻烘托出了數千年的巴人氣勢巴山雄魂蜀水深情。
遠古的妝飾
“巴象鼓”的設計為長木柄獸皮圓形鼓,鼓直徑約30/40厘米,雙面彩繪陰陽圖;柄長約80/120厘米,貫通鼓身, 上端矛尖狀露出約3/5厘米,下端由左手緊握於腰間;右手執長約60厘米之竹鞭,略呈弓把形,鞭端擊鼓處微翹。“巴象鼓舞”的表演者為精壯男女,舞者頭扎各色包巾,紋面或帶各種猙獰面具;上穿黑色對門襟衣服,袒露右臂,腰扎白色亮帶;下穿青色過膝亮腿褲,扎黑白相間綁腿。赤腳穿草鞋,鞋鼻頭扎一大朵紅絨花。將“巴國勇士”形象展現的維妙維肖淋漓盡致。影響
深遠的影響越是民間的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閬中是古“巴子國”的國都,“巴象鼓舞”和“巴渝舞”的發祥地。 為了破解“巴渝舞”盛衰枯榮的千古之謎,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國內學術和文學藝術界就對“巴象鼓舞”進行了專門研究,多次召開學術探討研究會。1959年,閬中文化館組織的閬中“巴象鼓舞”隊,參加了四川省民間舞蹈匯演並獲“優秀獎”;特別是改革開放後,更是注重了對“巴象鼓舞”的“挖掘收集整理開發與套用”。1988年,閬中首次將“巴象鼓舞”運用於“川北燈戲”舞台表演,獲得好評;1991年,閬中100人的“巴象鼓舞”隊獲得南充市第二屆絲綢藝術節開幕式表演一等獎;1996年,四川省八運會開幕式大型廣場文藝表演的“情滿嘉陵”篇中,由400名武警官兵表演的《巴鼓慶盛會》舞,讓“山川為之傾倒,河谷為之盪波”,使“巴象鼓舞”威震海內外;2003年,閬中“巴象鼓舞”隊參加了四川電視台春晚現場直播表演;之後,閬中市文化館組織了約80人的“巴象鼓舞”藝術團,重視巴人服飾形象習俗、道具製作、隊形變換、音響聲光設計、室內外表演等方面的研究與開發,堅持常年排練演出;2004年分別參加了廣安“紀念鄧小平百年誕辰”和“重慶第四屆旅遊交易會”表演,引起轟動;2005年5月,藝術團在成都參加了“中國西部第六屆博覽會”開幕式表演,好評如潮;並嘗試與北戴河等景點或企業聯姻共同開發“巴象鼓舞”項目,國內外電視報刊等30多家媒體竟相報導。2005年10月19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保護評審委員會”和省政府批准,將具有“唯一性、代表性、開發性”的閬中“巴象鼓舞”,報送國家相關部門和國務院審批為“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千年一舞的“巴象鼓舞”,正迎接著她更加陽光明媚的永恆春天,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巴象鼓舞》舞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閬中市保寧辦事處以《巴象鼓舞》參評,近日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這是繼1993年南充市儀隴縣以“剪紙”參評,躋身“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後,南充市第二次獲得此殊榮。據了解,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巴象鼓舞”為古巴子國國都所在地閬中土著族所獨創的舞蹈,是“巴渝舞”的一種表現形式。在殷商時為民間祭祀舞蹈和狩獵舞,後被閬中巴人領袖范目率領巴人組成漢軍先鋒時作為戰地歌舞,因為幫助劉邦打敗項羽有功,劉邦將其引入漢室宮廷成為一種宮廷舞蹈,它規模宏大,氣勢如排山倒海一般,鼓鑼一響,威震四方,司馬相如在《子虛賦》中描繪這種巴象鼓舞是: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山谷為之盪波。這種鼓舞為之結合的形式被國內舞蹈專家喻為“舞蹈的活化石”。通過歷代勞動人民的艱苦努力,巴象鼓舞得到了有效保護與傳承,經過現代藝術家的精心編排,古風猶存,規模盛大,每逢重大節日,閬中市便會組織上千人的表演隊伍,浩浩蕩蕩,可謂盛況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