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群鼓舞

夏爾群鼓舞

夏爾群鼓舞,青海道偉地區獨有的民間舞蹈,據說是先民霍爾阿旺南傑從他鄉帶到此地。舞者是村內所有小伙子。舞者身著傳統藏服,項垂護身符,兩條彩色緞帶交叉披掛於雙肩,緞帶上拴有數條哈達,腳蹬長靴。此舞不僅是一種供大家觀賞的舞蹈,而是事關全村一周年命運的祭祀儀式。其含義是娛樂地方神靈,求得村莊平安、人畜興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簡介

夏爾群鼓舞圖1夏爾群鼓舞圖1
夏爾群鼓舞,青海道偉地區獨有的民間舞蹈,據說是先民霍爾阿旺南傑從他鄉帶到此地。舞者是村內所有小伙子。在當地語言裡“夏爾”指夏爾巴人,而多人合眾的舞蹈形式謂之“群”,因而“夏爾群”的意思是夏爾巴合眾舞。舞者有一手鼓,鼓面繪有“諾布嘎琦(喜蜷之寶)”圖案,方圓一尺半左右,兩側拴有兩條牛皮鼓槌彈丸,垂直樹有一個把柄。舞者手持把柄,使勁向左右搖晃,甩響發聲,眾人齊舞,鼓聲則響徹山谷,撞鐘一般,場面極為壯觀。

形式

夏爾群鼓舞圖2夏爾群鼓舞圖2
舞者身著傳統藏服,項垂護身符,兩條彩色緞帶交叉披掛於雙肩,緞帶上拴有數條哈達,腳蹬長靴。右手持鼓舉上,左手攥袖上舉,排成一列。一個舞姿優美者為“夏渾(舞長)”,此人在前面領舞,其餘人跟隨其後,一邊跳動舞姿,一邊甩響手鼓,動作緩慢而舒展,古樸而粗獷,鼓聲節奏深沉又悠揚,具有比較完整的原始形態特徵。每結束一個動作,夏渾通過一個轉折動作,依次轉換領演為另外一個舞姿。以鼓聲節奏,有分班齊跳、對行穿插等二十一種動作。
起舞過程中有一個歌唱儀式,此時大夥兒以圓圈形式向順時針方向頓步蹈轉,時先指定好的兩人一邊跳,一邊向圓圈中央靠攏,正至中央,大伙兒便停下舞步,甩響手鼓。兩位歌手在中央,雙雙舉起手鼓,遮側臉,面面相覷,唱道:
我等夏爾巴來自遙遠的東方,
象東方的太陽一樣蒸蒸而來。
我等夏爾巴來自高高的岩山,
象岩山崗的月亮一樣上弦而來。
我等夏爾巴來自集會的人群,
象人群里的同齡人一樣結伴而來。
每唱完一段,大伙兒甩鼓三下,高呼“扎西德勒彭森措巴肖”。這個舞蹈是在陰曆12月15日“藏曆煨桑日”那天進行演出。那天黎明,小伙子們帶上時先準備好的“隆達”和煨桑用的各種物品,結伴步行到村後深溝的一個據說是祖傳的煨桑山岡。大伙兒陸續集中到山岡,煨上桑煙,插上經幡,高呼著“拉嘉洛”把隆達拋向高高的天空。滿天翩躚的隆達象晨光中飛翔的白鴿。
村口有老人們端著白酒,捧著哈達,說唱著吉祥祝辭,迎候緩緩而來的舞者。小伙子們喝了敬酒,接過哈達,直接跳到村中嘛呢廟院,開始正規有序地上演,讓全村老少觀看。
在春節期間,每個新戶家庭和新生兒女家庭特邀此舞到家院演出。領隊老人隨舞者到每戶人家禱念祝詞,祈求該戶人家來年幸福,五穀豐登。

意義

夏爾群鼓舞圖3夏爾群鼓舞圖3
在村民們的眼裡,此舞不僅是一種供大家觀賞的舞蹈,而是事關全村一周年命運的祭祀儀式。其含義是娛樂地方神靈,求得村莊平安、人畜興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畢後,人們回聚到山坳,席地而坐,吃乾糧,喝酒(按規矩未婚小伙子需供一瓶),唱歌嬉戲。待到太陽高高升起,大伙兒回至離村不遠處,更換服裝,持手鼓,向村莊列隊舞步而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