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頭戴“巴珠”的藏族少女](/img/9/04c/wZwpmLzcDO2IDN4EjN3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xY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在過去普通婦女的巴珠,只是點綴幾顆珊瑚石;而貴族婦女巴珠是珠光寶氣,有珊瑚、珍珠、瑪瑙等。做一頂巴珠很不容易,做父母的常常要提前很長一段時間籌積資金,備齊珠寶及其它材料。貧苦人家沒有錢買貴重的珠寶,但也要千方百計地設法找其它代用品來製做。
隨著社會的進步,巴珠等級限制逐漸淡化,已成為藏族婦女的基本髮飾,受到越來越多的藏族女士喜愛。
佩戴方式
拉薩一帶的為三枝狀或三角狀,平繫於發頂,兩枝向前,並用兩條髮辮盤結。
日喀則、江孜一帶的為弓形,佩戴時弓背向上,梳成多條的細髮辮分掛在弓的兩端。
製作方法
![單顆綠松石巴珠](/img/6/cac/wZwpmLyUTMyQzM1QjN3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0Y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骨架多用紅色的氆氌或布紮成,架上串綴珊瑚、珍珠、綠松石等飾物。其造型因地區而不同,巴珠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近似三角形,用於前藏一帶;另一種近似於方形,流行於後藏一帶。
品階限制
全用珍珠嵌綴的稱為“珍珠巴珠”,最為珍貴,珊瑚巴珠次之,過去佩者有品階限制。
衛嫫巴珠
![衛嫫巴珠](/img/e/d27/wZwpmL0YTN5YTO1QjN3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0Y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前藏婦女頭飾,藏戲中王后、嬪妃等貴族婦女所戴用。以布和鐵絲紮成一個三角形的架子,上面穿綴珍珠、瑪瑙和松耳石,兩長角在前,一長角在後,成大三叉。前面兩角靠近,戴於頭頂。前面兩角上分別吊掛一束頭髮“連子”,耳朵前面再配以碧花精巧的“埃果爾”耳墜,以顯示貴婦人雍容、華貴、典雅的風儀。
目迪巴珠
即珍珠巴珠,在三叉角上串綴以成排密嵌的珍珠,為四品官夫人以上的貴婦人所戴用。
玉齊巴珠
即珊瑚巴珠,在三叉角中心有一顆較大的珊瑚珠,其餘用松耳石和瑪瑙串綴而成。此為比母后、王妃低一等級的女性角色所戴用。
成年儀式
![藏族少女成年儀式](/img/2/c93/wZwpmLwMTM0UDOzUjN3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1Y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按過去的做法,姑娘們從天真爛漫的幼女、少女的生活,長到16、17歲時,就到了成年將要出嫁的美好年華。為了慶祝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人生階段,父母們總是要為心愛的女兒們準備好豐富的裝飾,在眾多裝飾中絕不能缺的是珠冠——— “巴珠”。第一次佩戴巴珠,表示姑娘已經長大成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