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臘的奈雅巴特拉村,有一種十分奇特的婦女節日"巴布節"."巴布"就是老婆婆.巴布節是為紀念一位心地善良,大慈大悲的女神而設立的.巴布節這天,一大早婦女們就梳妝打扮好,放下家務和農活,高高興興地離家去遊玩嬉戲.而所有的男子一律禁止外出.他們要做家務,看孩子,當二十小時的"家庭主夫".這天,咖啡館里,廣場上,到處顯現著女性勝利的景象.婦女領袖手舉象徵男性權威的法杖.婦女們插科搭琿,互相戲謔.此時此刻例外地允許在場的唯一男人是被特邀的吹鼓手,但必須蒙住他的雙眼,什麼也不準看,而且事先必須宣誓:保證對當天的一切守口如瓶,決不外傳.下午四點開始遊行,幾百名婦女從廣場出發,浩浩蕩蕩奔向全村最年長的"巴布"家,用飾以鮮花,香草的木車把她接到廣場.歸途中,婦女們警惕地搜尋著街道兩旁,如果發現哪個"家庭主夫"不守本分,竟敢在婦女的神聖節日裡離家到大街上拋頭露面,就要捉拿問罪--將他脫個精光,抬到廣場示眾.夜幕降臨,婦女遊行完畢,再舉行一項特殊的內部秘密慶祝儀式.直到翌日清晨,婦女們才各自回家,全村重新恢復日常的生活方式.
相關詞條
-
巴布[伊朗伊斯蘭教巴布教派創始人]
巴布(the Bab,1819—1850),也譯作巴孛,本名賽義德·阿里·穆罕默德,生於伊朗南部設拉子市(今屬法爾斯省),是19世紀四五十年代伊朗巴布運...
基本原則 起義介紹 歷史狀況 巴布公開宣教 巴布運動開始 -
巴布
(Bab,1819或1820—1850)伊朗巴布教創立者,巴布教徒起義的精神領袖。本名賽義德·阿里·穆罕默德。生於伊朗設拉子城一棉布商人家庭。成年後,經...
基本原則 起義介紹 歷史狀況 巴布公開宣教 巴布運動開始 -
帕雄熱巴節
帕雄是個村名,它位於波密縣境內的帕隆藏布河之源頭曲宗藏布河之東岸,距波密縣城約60公里。該村是只有30多戶、280多人的小村莊,但它卻有一個在當地頗有名...
簡介 歷史 -
巴布亞豬籠草
巴布亞豬籠草是紐幾內亞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它因巴布亞島(Papua)而得名。巴布亞豬籠草是一種藤本植物。莖直徑寬5~7mm,呈圓柱形。節間距約2~5cm...
簡介 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生態學 相關物種 -
布巴
布巴,藏族唇振氣鳴樂器。藏語又稱工東。漢族稱大頭號、布布號。流行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當卡寺和四川省丹巴縣巴底鄉黑經寺等藏傳佛教寺院中。
歷史 形制結構 演奏方法 -
娛驢節
娛驢節,藏語“般古昂”,直譯為“毛驢叫”,意譯有“毛驢撒歡”、“毛驢痛快”的意思,因為毛驢往往在亢奮愉快的時候,才直著脖子“昂昂”大叫。在中國西南邊陲的...
簡介 來源 活動 家譜 不同形象 -
布巴內斯瓦爾
布巴內斯瓦爾,是印度奧里薩邦的首府,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古時它曾是喀林伽帝國的都城。“布巴內斯瓦爾”意指“神的住所”或“乾坤之王”,由於擁有眾多...
概述 朝聖勝地 節日 -
熱巴
熱巴舞是由藏族“熱巴”藝人表演的一種舞蹈形式。熱巴是一種由賣藝為生的流浪藝人班子(一般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組成)表演的,以鈴鼓為主,融說唱、諧(歌舞)、雜技...
基本簡介 歷史溯源 流傳廣泛 傳承意義 藝術特點 -
迎神節
迎神節日是浙南龍慶景地區農村傳統的民俗節日,類似於傳統的廟會。不過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口的流動。迎神民俗節的傳統在很多地方已經消失了。三堆和蘭泥的迎神民俗...
起源 簡介 活動介紹 慶祝方式 義大利迎神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