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拉·克魯格

巴巴拉·克魯格,1945年生於美國新澤西,女性主義攝影家,現在洛杉磯和紐約居住。

基本信息

廣告、宣傳和傳教士的祈禱,它們的作用猶如磁鐵一般,如果獲得成功,是因其抓住了大眾所關心問題的要害,將他們吸引住,使其不願離開。巴巴拉·克魯格仿效平常的廣告語言與方式,將這些口號式的語言以藝術的手法表現出來。她常常選用紅色、白色等反差很大的色彩,並將黑白攝影作品與印刷相結合,形成鮮明的個性風格。此外,她還設計許多了招貼畫、T恤衫和購物袋。自從她的第一幅標語式的招貼畫於1983年在紐約時代廣場出現,並引發不同的反響之後,她的作品一直以大眾和政治為主題。例如,她為1989年美國婦女在華盛頓舉行的維權示威活動設計了招貼畫“你的身體是戰場”;她編寫了女權主義宣傳冊“我們不需要新的英雄”,該宣傳冊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此外,她還出版了幾部反對歧視少數民族和愛滋病患者的書籍。90年代以後,深入的思考取代了具體的行動,巴巴拉·克魯格開始專心於對大眾宣傳歷史和攻心策略的研究。她的作品日益多媒體化,文字與聲音相結合,圖片與錄像投影相統一是她新的創作風格。
看巴巴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的作品,想起的卻是早年司空見慣的政治宣傳畫,例如:“批林批孔,立志務農幹革命。”“打倒美帝,打倒蘇修,打倒各國反動派!”還有前蘇聯那幅著名招貼,一個紅軍戰士雙目如炬,指著觀眾的胸膛:“你參加紅軍了嗎?”有人說她的招貼式作品脫胎於商業廣告,讀讀這些句子卻不像:“你消磨時間”,“你們摧毀你們視為異己的”,“你的瘋狂變成科學”。沒有哪個商家會用如此粗魯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潛在顧客。
克魯格1945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設計學院畢業後,長期擔任平面設計師,當她1980年代開始搞藝術的時候,很自然借用了廣告招貼的形式。作品裡的圖片並不是她自己拍攝的,多半取自過期的雜誌和廣告,裁剪加工,添上文字。她描述自己的工作說:“我基本上是拿來一張圖片然後在它上面放上一些什麼詞語。我的創作實際上就是一種替換性的工作。用我自己想出來的某句話來替換本來圖像中的像‘買這件毛線衫’這樣的話。”
挪用現成的圖像,在後現代藝術家中很常見,把流通過的商業圖片借用來抨擊商業社會,更有諷刺意義。典型的克魯格風格,通常是黑白圖片,簡潔的宣傳語被拆成多行詞組,用紅底白字顯示,對比強烈。克魯格是最善於運用文字的藝術家之一。那些凝練的口號仿佛警句,讓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
“你的身體就是戰場。”這是她1989年一幅招貼畫上的宣傳語,印在女人的頭像上,後來廣為傳播,成了女性主義最著名的口號之一。她要揭示的是,在男權社會中,女性身體一直作為男性的戰利品和財產而存在。她的另外一些作品如“我的臉是你的財富” 、 “我們被命令保持不動” 、 “我們正在變成展覽品” ,要表達的都是這樣一種觀點。
她對消費主義文化進行了辛辣的嘲諷。有件作品的口號是 “我購故我在” ,對笛卡兒的名句“我思故我在”進行了顛覆。在我們的時代,物質已經取代思想,成為我們確證自我存在的方式。她的著名口號還有“當聽到文化一詞我掏出支票簿”、“金錢可以替你買來愛情”、“像我們一樣信仰”等。對於權力、金錢、物質和性,她都進行了無情的批判,不妨將她的作品看成一種立場鮮明的政治宣傳。
宣傳招貼也好,商業海報也好,矗立在公共場所時就有了一種強迫性,讓我們無法躲避。克魯格將自己的作品放置在捷運、街道和廣場的廣告牌上,大張旗鼓宣傳自己的觀點;她還將部分作品製成明信片、購物袋,或印在T恤衫上出售,廣泛傳播。這些都是需要金錢的,她還沒有傻到願意為改變這個社會而散盡家財,所以她更經常把自己的招貼畫配上紅色玻璃框,貼上售價標籤,在畫廊里展示。最後這點非常重要,它迫使人們將這些招貼畫當成藝術而不是廣告,同時成就了克魯格作為藝術家而不是設計師的名聲——二者的價位,差別可大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