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巴山土雞口味獨特、肌纖維彈性好;肉質細嫩,風味清香、營養豐富,其(活雞)青灰腳、(白條雞)青灰腳,皮膚呈灰白或灰黃。
巴山土雞具有很高滋補保健價值,富含黑色素以及人體必需的17種胺基酸以及抗癌元素硒、鐵等礦物質,肉質結實、味香鮮美、口感好,具有滋補肝腎、大補氣血、調經止帶等功效,被譽為“藥雞”,符合“綠色、健康”消費理念,已獲“無公害畜產品認證”。黑土雞所產綠殼雞蛋數量少,質量高,營養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品種分類
巴山土雞共有三個品種,都為肉蛋兼用型。
第一種為“山地梅花雞”,該品種的原產地為通江縣北部山區的空山、河口、諾水河、板橋口、青浴、鐵廠河等鄉鎮和秦巴毗鄰山地,如今分布於秦巴高、中山區的各鄉鎮。
第二種為“紅毛烏皮雞”,原產地為通江縣的涪陽、民勝、廣納、鐵佛、麻石、永安、瓦室等鄉鎮,現已廣泛分布於全市各縣(區)及陝西南鄭、鎮巴等縣的部分鄉鎮。
第三種為“黑羽柴雞”,原產於通江縣、南江縣北部山區,現廣泛分布於巴中市境內及接壤的萬源、鎮巴、南鄭、寧強、旺蒼等地。
甄別選擇
看嘴甲:土雞嘴尖且向上或向下彎,兩邊嘴角寬厚而粗糙,並有較大的結痂。
看顏色:把雞宰殺洗淨後用手摸,土雞的皮薄,肉色偏黃,雜交雞的肉色光潔度較大,顏色偏白。土雞燉好後肉湯透明清澈,脂肪浮在湯汁表面,有特殊的鮮香味,而雜交雞的湯較濁,喝起來比較淡,缺乏濃郁的雞湯香味。
看腳:雜交雞腳的顏色偏黃,雞爪肥大,而土雞爪比較瘦,腳為黑色或者白色。
看體型:雜交雞的體型一般比較大,重量在5斤乃至6斤左右,而土雞的頭較小、體型緊湊,體重一般為三四斤。
產地環境
地質地貌
巴中屬典型的盆周山區,地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傾斜。北部為深切割中山,中切割中山,中部為中切割低山、淺切割低山;南部為丘陵,沿河兩岸及台狀山頂有平壩。丘陵、平壩面積約為1243平方千米,占幅員面積的10%;山地占90%。最高海拔在北西部的南江縣光霧山,為2507.0米;最低海拔在南部的平昌縣黃梅溪,為268.3米,高差2238.7米。中北部山地,低、中山界線明顯。中切割中山一般700—900米,多窄谷;深切割中山切割高達1200米以上,多峽谷;中切割低山切割一般600米,多“V”形谷、平底谷,稱山區平壩。三級階梯狀構造,從北到南逐漸降低。北部深切割中山海拔1500—2000米,中切割中山海拔1300—1500米,中部中切割低山海拔800—1000米。中部低山,大多海拔400—800米;南部丘陵分布在海拔350—600米之間;平壩分布在海拔268.3—400米之間。另外,境內還有流水侵蝕、沉積、扇形地貌和重力堆積、殘積地貌及喀斯特地貌。
山脈植被
巴中全境屬四川盆地盆周山區,全部山脈來自大巴山西段與米倉山複合部的南麓,沿川、陝省界逶迤南下,直接或輾轉從東、東北、北、西、西南五面延伸入境域,分成百餘個走向不一的支脈,綿亘全境,入境主要山脈有36支。
巴中市森林覆蓋率達57.1%。森林植被主要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竹林和灌叢林,植物種類繁多,種子植物近3000種,喬灌木有300多種。
水系水文
巴中市大小河流共有1100多條,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河流有巴河、南江河、恩陽河和通江河等7條,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5條,5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38條,河流總長4342千米,河網密度達0.33千米/平方千米。河流均呈南北流向,樹枝狀分布,水位洪枯變幅大,部分溪河在枯水期有斷流的現象。除南江縣北部的焦家河屬嘉陵江一級支流外,其餘均屬渠江水系巴河流域。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189毫米,平均水資源量71.6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71.68億立方米,地下水10.66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資源量1611立方米。
植物資源
據1982—1984年,巴中市各縣植物資源調查表明,境域植物資源豐富,尤以北部為最。計有喬、灌木308種,草、藤本421種。源於植物的中草藥(含家種、野生,根、莖、葉、花、果)1386種。5萬立方米。根據植物的生長性能及自然環境,廣泛分布在境域各地。喬、灌木林區多分布在北部山地,中部、南部亦零星分布。中藥材資源最多的是通江、南江兩縣;牧草資源遍及境域。境域中部和南部,森林層次結構不明顯,林相單純,林下伴生馬桑、黃荊、沙棘藤蔓、杜鵑等植物;北部森林成片的較多。
氣候特徵
巴中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適宜,年降水分布不均,旱澇交替。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廣闊的山地面積,豐沛的水資源和植被,為巴山土雞提供了理想的生長棲息環境。
歷史淵源
巴山土雞是巴山地區特有的中高山區土雞品種,在過去因受到外來肉雞品種的衝擊,幾近消亡,瀕臨滅絕。
1998年,巴山土雞產品開發被列為巴中市重點扶持農業產業項目。
2007年,巴山土雞養殖列為國家工商聯光彩扶貧工程項目。
2008年,四川省政府將“巴山土雞”產業發展納入《支持巴中革命老區特色畜牧業發展規劃》。
2013年,為了保護本地土雞品種,通江縣畜牧食品局畜牧站開始走村串戶,從農戶家裡收購山地梅花雞,進行保種育種。
2016年,為了將山地梅花雞遺傳資源保種擴繁,通江縣引進龍頭農企,在雙泉村流轉土地86畝,投資5500萬元,建起巴山土雞保種育種規模大、標準化程度高的現代產業鏈技術集成研究與產業化示範基地。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服務+回收”的產業模式,發放給30多個鄉鎮農戶進行傳統散養。在提供體術支持的同時,保障銷路,幫助老百姓增收致富。
生產情況
2011年,巴山土雞獲保護後,全市直接從事巴山土雞產業人數達1萬多人,飼養量1220.3萬隻,種雞存籠10餘萬隻,出籠商品巴山土雞1200萬隻,產值約9億元,新增效益約3.78億元,每隻新增收益約16.8元。2011年全年建成家禽孵抱中心5個,示範基地23個,養殖小區80個,新增出欄巴山土雞達到2000萬隻,新增畜牧業人平均收入600元以上。
2013年,巴中市共出欄641萬隻土雞。
2014年1月至9月,巴中土雞共出欄556萬隻,同比增長8.29%。
產品榮譽
1998年,巴山土雞被評為巴中市特色農產品。
2005年,巴山土雞被評為“巴中市名牌產品”。
2011年06月2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巴山土雞”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巴山土雞產地範圍為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南江縣、通江縣、平昌縣等4個區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選用當地土雞。
(二)選種與選配
1.選種:選擇個體發育良好,體質健壯,體格高大雄壯,胸深、胸角寬,雄性強的公雞;產蛋性能好,就巢性弱的母雞作為種雞。
2.選配:自然交配公母比例1:10,人工授精公母比例1:40。
(三)飼養管理
1.育雛期(7周齡內)
(1)溫度:第1至3天28℃至32℃,以後每周下降2℃,直至與自然溫度相同時停止人工加溫。
(2)濕度:55%至65%。
(3)光照:1周齡內23至24小時/天,1周齡後逐漸減少光照時間至自然光照。
(4)飲水:自由飲水。
(5)飼料:配合飼料代謝能12兆焦/千克,粗蛋白20%,鈣0.9%,磷0.65%,食鹽0.3%。
(6)密度:4周齡前30隻/平方米,5至7周齡15隻/平方米。
(7)飼養方式:平養。
2.育成期(7周齡後)
(1)飼養方式:平養與放養相結合。7至9周齡平養,密度8至10隻/平方米。10周齡以後白天放養,密度10至15隻/100平方米,夜間平養。
(2)飲水:自由飲水。
(3)飼料:天然飼料與配合飼料相結合。配合飼料粗蛋白16%,代謝能11.5兆焦/千克。
(4)雞舍:通風良好。
(5)光照:自然光照。
3.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白條雞加工
宰殺→褪毛→開膛→清洗→包裝。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雞:青灰腳。
(2)白條雞:青灰腳,皮膚呈灰白或灰黃。
2.理化指標:
(1)活雞:上市體重:公雞>1.5千克,母雞>1.2千克。
(2)白條雞:體重:公雞>1.1千克,母雞>0.8千克。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巴山土雞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巴中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巴山土雞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